馬嵐
【摘 要】本文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與筆者的教學經驗,從教學視頻資源的涵義、作用及其使用策略三方面論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有效使用視頻資源的策略。
【關鍵詞】視頻資源 高中政治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B-0084-02
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給傳統課堂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教學資源的選用、教學內容的組織隨之發生很大的變化,使今天的課堂呈現數字化的特征。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離不開各種數字化的教學資源,包括文本、聲音、圖片、視頻等,其中視頻是教學中常采用的教學資源,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受到眾多從教者追捧。
一、教學視頻資源的涵義
“教學,是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視頻”泛指將一系列靜態影像以電信號方式加以捕捉、記錄、處理、傳送以及重現的各種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將連續的圖像以每秒超過 24 幀以上的速度持續展示,促使人產生連續的視覺效果。“資源,是生產資料或生活資料的天然來源。”因此,從廣義上講教學視頻資源是指一切在教學活動中能用到的視頻;從狹義上講是教師將要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技能等內容制作成視頻形式用于教學分析或提供給教師自身做教學反思使用。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使用教學視頻資源的作用
(一)有利于教師改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師對視頻資源使用的技巧、理論研究,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素養
視頻素材的長短、開發的途徑、播放的方式、切入課堂的時機都是學問。怎樣做到視頻素材低投入、高產出?這促使教師不斷進行研究,增強教育理論和信息技術學習,提升素養,讓視頻多媒體服務于課堂教學。
(二)有利于豐富教學內涵,拓展學生視野
計劃不如變化快。信息社會瞬息萬變,國家政策、社會生活、民生萬象的更新速度遠快于課本。例如剛剛召開的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圍繞這個會議,可利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各部長對敏感問題的言論做素材,例如國家稅務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軍答行業減稅問題,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談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口要進一步擴大問題以及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降低國際長途電話費等問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生動活潑的視頻素材有助于彌補教材不足,體現課堂的時代性。
(三)有利于提升課堂上的高效性、趣味性,調動學生積極性
講授法古已有之,優點很多,但是缺點也比較明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易被忽視。視頻素材是創設情境的好手段,能使整堂課生動可靠、翔實具體,增強學生體驗感,讓本來較難的重難點變得通俗易懂。例如在“經濟與生活”中播放商品買賣、股票交易等場景,“文化與生活”中展示名山大川、風土人情,“哲學與生活”中展示太空宇宙、歷史情景再現,“政治與生活”中展示國際外交、政要出訪、公民行使權利等,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回課堂,讓學生跟著教師選定的視頻走,進而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了學生的思路。
三、高中思想政治課中教學視頻資源的使用策略
目前廣大中小學基本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已經配備了必要的多媒體設施,相當多的年輕教師具備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設施的技術手段。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采用視頻資源進行教學是具有相當大的可行性的。
(一)課前準備階段:
1.必須具備相應的硬件設備
教室中有必備的投影機、計算機、音響、白板等設備,甚至是有必備的窗簾,以備學生在白天陽光強烈的時候也可以使用。
2.必須具備相應的視頻資源來源以及處理軟件
(1)來源
第一種:時政新聞。精心挑選視頻資源進行下載。如中央電視臺各大新聞欄目以及土豆、酷六等網站實際上都提供了大量的免費視頻資源供下載。教師也可以采取付費的方式向相關網站購買下載服務。
第二種:紀錄片。“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并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并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經濟與生活”可以使用紀錄片《貨幣》《公司的力量》,“政治與生活”可以用《大國崛起》《復興之路》《金磚之國》等,“文化與生活”可以用《舌尖上的中國》《遠方的家》等,“生活與哲學”可以使用《未來的世界》《宇宙》等。
第三種:相關的電影、電視資源。 如《絲綢之路》《首席執行官》《開講啦》等。
第四種:教師自行錄制。政治教師可以使用專業的攝影設備獲得,同時也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機進行拍攝。必要的時候可邀請學生、同事、鄰居、朋友等做演員進行表演。或者利用 Flash 制作技術,自行進行 Flash 制作,這些都是比較容易獲取資源的方式。
(2)軟件—— 網絡資源的獲取
第一步:下載。資源下載是目前最簡單的獲取教學資源的方式。目前網絡上有很多資源獲取的網站,央視新聞、優酷、土豆、騰訊視頻、新浪視頻等網站都會提供一些免費的 WMV 或 FLV 視頻,這些網站大部分有自己的專用下載工具,也可以使用維棠、iDown 和超星學術等視頻下載軟件進行下載。
第二步:截取及合并。大部分視頻資源的時間跨度較長,教學只需要節選其中部分。可以使用維棠FLV視頻下載軟件自帶的視頻資源剪切工具,或者使用比較流行的“視頻合并分割器”,“繪聲繪影”、Adobe Premier,還有 Windows自帶的 Move Maker 等工具,在進行剪輯的同時也可以實現視頻片段合并。
第三步:視頻資源嵌入 PPT。利用PPT 自帶的“插入”功能,插入視頻,或者使用“格式工廠”先將 FLV 格式的視頻資源轉變為 MP3、WMV 等。
3.注重恰當內容篩選
教學視頻需要按照教學內容篩選。一要考慮到視頻資源內容的有效性、趣味性、針對性。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不能總站在教師的角度考慮問題,注意換位思考,內容不要過于理論化、政策化。二要注意是平時為教學服務的良性載體,注意對視頻資料進行后期處理,避免課堂成為“影院”。
其實,針對讓教師個人孤軍奮戰的現狀,相關教育部門可以幫助學校設立數據資源庫,以便于教師使用。
(二)課堂教學階段
1.把握課堂教學中視頻資源使用的度
哲學中認為“度”指的是事物保持自身的質和數量界限。無限制地播放過長的視頻資源不利于教學的展開,使后續教學內容無法開展。反對盲目跟風,不注重教學效果及質量,為了視頻而視頻,喧賓奪主,忽略課堂。一定注意體現視頻素材的輔助教學的身份。一般來說,合適的教學視頻長度最好控制在 2-5 分鐘以內,一節課播放 2-3 個視頻較佳,最多不要超過 5 個。
2.圍繞教學內容結合視頻資料,保持教學與視頻互動
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圍繞視頻通過適當的設問去啟發和引導學生,注意“人機對話”,也要注意師生課堂交流。例如在“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教學中采用視頻《賀敬之—桂林山水》,在悠揚的音樂和朗誦中展現桂林景色的雄、險、奇、秀等特點,創設了一個美麗桂林的詩畫情景,引起學生興趣,然后再用“昨日桂林”、“今日桂林”、“桂林的美好明天”三個視頻片段作為對比進行展示,新舊對比后拋出問題。學生置身于此情境中立刻明確“要將事物看成一個變化發展中的過程,明確事物所處的階段和地位”,在該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教師無須贅言,學生已經將教學內容內化于心。
3.教學過程中對視頻資源的“彈性”利用
課堂教學的彈性主要存在于其生成性的一面。這種生成往往在師生的隨機互動中產生,以動態方式存在,包含有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因此教師在處理預設與生成時注意靈活,考慮到學生的思維變化,順水推舟,使教學過程靈活多樣。
(三)注意視頻切入的時機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課堂雖然是預設的,但并不代表沒有變化,課堂本身就是師生互動的過程,視頻資源的使用要看準時機。
1.視頻在導入階段的使用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導入階段恰到好處的視頻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政治與生活”的“民主監督:守望公共家園”的教學中,導入直接采用央視《焦點訪談》節目開頭音樂,與課堂中馬上要播放的視頻《小李的困惑》(來自《焦點訪談》)遙相呼應,又體現了監督的主體—— 公民與社會,引發學生的興趣。
2.視頻在重難點突破階段的使用
教材的重難點一般都是理論性的語言較多,學生不易理解,或者是理解容易出現偏差。這時通過視頻資源將較為深奧的原理用實例、案例、故事等方式表達出來,直觀、具體,可以實現深入淺出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替代品與互補品”時,播放視頻《文明啟示錄:傳統燃料替代品》《湘品入滬大平臺:兩地優勢的互補》和 Flash 動畫,使學生對難點理解的效率提高。
3.視頻資料在教學的啟思點、銜接點和拓展點的使用
討論法是政治課常常采用的方法,學生一般也愿意展示自己的言論與同學進行交流。照本宣科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啟思點、銜接點和拓展點的視頻展示能給學生創設具象化的情境。直觀的聲音、圖像給學生以強烈的體驗感,激發其發言的欲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利于實現師生、生生互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例如在學習“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時,可切入《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談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口要進一步擴大》以及視頻《非公有制經濟由小到大由弱到強》。
總之,教學視頻資源進入課堂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其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與效果。雖然當前在使用教學視頻資源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如視頻資源匱乏、制作和加工的難度大等,對視頻資源進課堂帶來了一定的困擾,但相信這些問題將通過實踐不斷地被克服,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