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秀梅
【摘 要】本文論述通過對突出語境引導、話題驅動、猜測解釋和構詞生成等教學策略的應用,促進學生在主動嘗試中增強感知體驗,提升英語單詞學習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 詞匯 理解 互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B-0139-02
詞匯是英語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生掌握英語文化和知識的重要基礎。傳統的詞匯教學,多以背記為主,注重從語音、結構等方面深化理解。此種方法在短時期內奏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又容易被遺忘。因此應讓學生結合相應的語境、話題、詞義等深入理解記憶,讓學生在獲得深刻感知中加深印象,在主動識記運用中增強實踐體驗,在主動適應詞匯教學中積淀深厚的認知,滿足提升學生學科綜合素養的需要。
一、結合語境,嵌入文本
呂叔湘曾說過,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依據英語學習的特點,在語境中理解單詞,遠比以單純的背誦識記來得更有現實意義,更利于學生在主動嘗試中獲得深厚感知。打破孤立理解單詞的格局,需要教師在指導學生靈活識記的過程中找到更多有效的信息內容,使學生在主動篩選相關信息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深刻體驗感知,便于學生在不斷梳理相關知識體系中獲得豐富積累。
通過串聯成句、成段、成文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識記,在一定的語言表達情境中捕捉敏銳的信息要點。如,在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的相關詞匯教學中,不妨引導學生對“Greece”“magical”“regular” “athlete”等單詞,就奧林匹克的歷史、傳說以及相關故事等進行描述,幫助他們在主動提出相關意見的基礎上深化感知。圍繞“What did the people get from The Olympic Games?”和“Why do the people like The Olympic Games?”主動摘錄相應的詞匯進行記憶。通過串聯成句的方式,使學生了解“The Olympic Games is very important ,so people all like it.”能夠根據相關的表達內容梳理形成一定的認知素材,幫助他們強化整體理解及感悟。圍繞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引導學生以相應的詞匯信息進行深入閱讀感知,更利于其強化識記及運用。借助文本創設一定的語言表達情境,讓學生在具有情境氛圍的過程中感受詞匯的意義,形成深刻感知,形成更豐富的認知。
結合語境記憶,讓單詞回歸到語句中,給單詞一定的鮮活生命力和豐富意義。在指導學生記憶時,可圍繞單詞表達的意思,結合相應的單詞,在聯結成語句的基礎上讓他們獲得更多的深度理解。從文本中發現更多有價值信息,能使得學生帶著相應的話題內容進行深入拓展,在以點帶面的延伸中找到更豐富的語言表達素材。
二、討論話題,歸納總結
結合一定的話題進行深入討論,鼓勵學生在自我歸納和深入總結中挖掘相應的單詞信息,更利于其強化識記和運用。通過討論話題,讓學生在自我歸納的過程中形成深刻感知印象,從而更好地開闊視野思維。討論話題過程其實也是學生感悟由記憶向理解主動轉化的過程,能進一步增強識記運用能力。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在不斷總結歸納的過程中獲得相應的認知,便于他們在靈活識記中產生一定語感,增強理解的深度和廣度。
通過話題討論讓學生有了更多表現的內容。如,在必修四的 Unit 2 Working the land的“Reading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單詞教學中,針對 sunburnt,disturbing,equip 等單詞,不妨建議學生討論: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Yuan Longping?和Why was Yuan Longping called pioneer?幫助學生從相關的詞匯提示中找到更有意義的內容,讓他們在不斷交流中主動識記單詞。根據這些話題,讓學生圍繞“How do you understand pioneer?”主動從相應的文本素材中摘錄相應的語句,形成更為敏銳的感知。在學生理解相關疑難問題的基礎上,建議他們就“Why do the people need Yuan Longping?”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幫助他們在剖析相關背景資料的基礎上生成豐富感知。學生可結合這些話題內容,針對其中的核心內容嘗試運用不同詞匯進行表達,圍繞相應的話題內容識記其中的單詞。
討論話題的過程是學生借助單詞進行深入理解的過程,讓學生在深入交流總結中發現更多有意義的語意。創設與單詞相應的話題,引導他們在主動陳述中獲得更多感知意義。借助討論話題來識記單詞,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提升對單詞的整體綜合運用能力。圍繞相應的話題建議學生從相關的詞匯短語中篩選相關信息,更能使得學生在形成豐富感知印象的過程中找到與單詞有關的更多的豐富內含,幫助他們更好地歸納總結。
三、猜測解釋,揣摩含義
英語完形填空中有大約 5% 的生詞,是學生必須面對的考查要點。破解生詞的主要方法就是揣測,結合前后語句、表達主題以及自身的詞匯儲備等進行猜測,通過形成一定的語意,得出更多的有效結論。通過猜測來了解詞匯表達的意思,能使得學生走出依賴背誦記憶的單一模式。
猜測解釋,考查學生的語言認知整體綜合運用能力。如,在一篇完形填空中有這樣的一句話:Larry works with Transport Drivers,Inc.One morning in 2009,Larry was along 165 north after delivering to one of his.由前面的Transport Drivers 可以得出:Larry是 travel along(開車)給 customers(客戶)送貨的。基于上述詞匯內容,不妨引導學生就其中相關的素材內容進行整合,建議學生在猜測中發現更多有意義的內容。通過猜測,學生會發現該文主要講述了 Larry 在送貨途中與其他一輛車相碰撞的故事,展示了責任、勇敢、擔當的正能量意義和普通人的不平凡之心。圍繞相應的詞匯,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挖掘其中有價值的信息詞匯,能使學生在主動活化認知和豐富體驗中探尋更為完整的語篇表達主題,利于學生在深入探知過程中帶著問題主動閱讀思考。在教學中,按照詞匯的構成,建議學生從相應的結構中把握相關信息,在掌握語篇整體表達內容的基礎上多拓展延伸。同時多給學生更多的自我調整機會,鼓勵他們結合相應的內容篩選出核心要點,形成一定的語句、語段再拓展意義。
四、新詞擴展,了解構詞
歸納演繹是英語詞匯教學中值得推崇的重要方法,也是學生掌握語言運用規則的有效途徑。教學實踐證明,通過擴展延伸的方法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相關知識點,不僅能起到保持長期記憶的作用,還能讓學生在拓展延伸的過程中熟練運用。新詞擴展過程也是學生單詞識記不斷深化的過程,幫助學生在觸類旁通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認知切入點。
嘗試新詞擴展,能使學生記憶更多的“新詞”。如,在高二英語必修三的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詞匯教學中,結合世界各地文化習俗的不同,可要求學生圍繞其中的相關內容予以整理。如表示“慶祝”的常用詞有celebrate,celebration,前者一般用于動詞,后者則用作名詞居多。但除此而外,還有felicitate、fete、jubilation,只是運用的場合不同。還有如“基督徒”,英語表達為Christian,可用作名詞,也可用作形容詞,不過也可延伸為 Jesus(耶穌),也可拓展為“Christmas(圣誕節)”,再延伸為“平安夜”Christmas Eve等。通過這樣的拓展延伸,能使學生有更多識記單詞的機會,便于他們在提出相應想法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豐富感知體驗。建議學生根據其他的詞匯,像 belief(信仰)、beauty(美人)、admire(贊美)等進行拓展延伸,給他們更多拓展的途徑,讓他們能夠更牢固地識記其中的單詞。
引導學生根據一定的詞根進行記憶,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單詞由“詞根+詞綴”構成外,還應該引導他們掌握合成、轉化和派生三種構詞方法。建議學生從相關的詞根中摘錄篩選出相應信息,引導他們就自己的認知積累進行歸納,熟記前綴、字根、后綴、派生詞、合成詞、轉化詞等的構成規律,遇到生詞時往往就可以猜測出它的意思。
總而言之,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間,使他們在不斷深化理解感悟的基礎上獲得有效信息,訓練他們從相關的語境、話題、詞義中理解熟記單詞,在融會貫通的過程中提煉方法,形成一定的規則,定能幫助學生輕松識記單詞,形成更為完整的認知體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鄭煥華.例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3(12)
[3]黃 琳.淺析高中英語詞匯教學[J].高考,2015(12)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