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姍姍
摘要:文章以廣州市市政污水處理總廠事業單位轉企改革為例,深入分析了轉企前、轉企時和轉企后三個階段職工不同的思想反應和問題,并就如何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改革的順利推進和全面完成做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事業單位;轉企改革;思想政治工作
在事業單位轉企改革過程中,由于經濟關系的調整和利益格局的變化,必然會在職工中產生這樣那樣的思想問題和矛盾。筆者曾親身經歷廣州市市政污水處理總廠(以下簡稱“總廠”)事業單位轉企改革工作,認為: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貫穿于轉企改革的全過程。我們既要做好轉企前的宣傳引導,也要做好轉企時的問題疏導,更要做好轉企后的發展指導,才能真正確保轉企改革的實效。
一、做好轉企前的宣傳引導,幫助職工消除顧慮,為改革實施奠定思想基礎
推動事業單位轉企改革,思想工作必須先行。轉企前思想工作發動得好,才能取得職工對轉企的認同與支持,從而保證改革的順利推進,反之,則影響或阻礙改革的推進。事業單位由于長期以來形成的平均主義“大鍋飯”的分配機制,大部分職工普遍已經習慣和滿足目前的安逸狀態,對轉企會存在一定的心理顧慮和抵觸情緒,思想反應集中表現在:為什么要轉企?轉企是好還是壞?究竟怎么轉?對我又有什么影響等等。我們要找準職工的這些關注點和思考點,有針對性的做好思想工作。
(一)廣泛宣傳轉企的意義,解決職工為什么要轉的問題
推動事業單位轉企改革是激發事業單位活力,謀求單位轉型發展的迫切要求,我們要在職工中廣泛宣傳轉企改革的目的和意義,引導職工充分認識轉企改革的必然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從而理解轉企改革的大環境、大方向和大趨勢,盡早在職工中樹立不改革是死路,早改革早發展的共識。如:總廠事業單位轉企,我們提前兩三年開始宣傳發動,廣泛通過專題會議、宣傳欄、企業內刊等宣傳陣地和平臺,深入講解行業發展趨勢和轉企改革的形勢,并把轉企的迫切性,與單位連年虧損、職工薪酬水平低、晉升渠道狹窄、人才流失嚴重等與職工利益息息相關的現實問題結合起來進行講解,激發職工內心共鳴,營造轉企改革勢在必行的良好輿論氛圍。
(二)分類研究轉企聚焦點,解決職工不敢轉的問題
轉企改革會涉及到哪些方面?哪些人?涉及的方面和涉及的人會產生哪些疑慮?對這些疑慮該如何去化解和解決?職工對未來都有什么樣的期許和要求等等,我們必須提前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有的放矢,化解職工思想問題,使職工卸下心理包袱,從不想轉企、不敢轉企,到要求轉企、支持轉企。如:總廠轉企前,我們通過基層走訪、座談調研、一對一談心等方式,深入征詢職工對轉企改革的意向及意見,基本摸清了職工重點關注的如:養老保險賬戶補建、身份轉換補償、特殊工種提前退休、醫保視同繳費確認等十大核心問題,并就核心問題積極與市相關部門溝通,研究政策文件,做好分類解答,為取得職工對轉企工作的支持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充分保障轉企透明度,解決職工不知道怎么轉的問題
事業單位轉企改革事關每一位職工的切身利益,我們要充分發揚民主原則,保證轉企工作的公開、透明。轉企改革的政策、法規、方案、步驟、措施和未來的保障計劃等等,我們必須讓職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職工才會放心跟著改革走。如:總廠轉企前,就專門成立了宣傳動員組,負責轉企相關事項的宣傳和引導,同時由所屬各黨支部書記包干片區職工的“一對一”思想工作,明確“三個必須”的工作要求:配套政策職工必須知情、轉企方案基層必須公開、職工問題書記必須解答,有效保障了轉企改革目標的實現。
二、做好轉企時的問題疏導,幫助職工正視矛盾,為改革順利推進提供保障
轉企改革是關乎職工利益的重大變革,轉企改革的最大難點就是調解各種利益沖突。在轉企時,職工思想情緒也會集中反映在各種利益問題上,如:哪種人員安置方式對我更有利?經濟補償怎么算?養老和醫保帳戶補建具體補多少?等等。做好這一環節的思想政治工作,決不能一味地板著面孔說教,要注意同關心、解決職工切身利益問題結合起來,把“情、理、法”三字運用起來,盡最大可能地幫助他們解除困惑、掃除灰霾、熬過陣痛,激發他們支持轉企、參與轉企的熱情。
(一)以情感人動其心,打開單位與職工之間的心靈通道
轉企時,單位要更主動地走進職工,對職工的心理疙瘩和實際困難,從關心職工、理解職工的角度出發,真心誠意地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把組織的溫暖送到職工的心坎上,用真情換真心。如:總廠轉企時,有職工在轉換到企業還是拿補償離開之間糾結彷徨,心情一度郁悶低沉,我們主動關心,幫助測算兩種選擇的收入情況和成本付出,分析利弊,并給出建議,建立了與職工之間互通互信的橋梁。
(二)以理服人求其信,構建單位與職工之間的互信平臺
在人員分流過程中,職工總會提出很多有關切身利益的問題,在解決這些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時,我們必須要有理有據,有章有序,才能取得職工的信任。如:總廠轉企時,有不少職工提出應該把清涼飲料費、通訊費等計入工資基數,以提高經濟補償、退休待遇等核算的水平。為了準確掌握政策,做好職工的解釋工作和處理好相關問題,我們多次前往市人社局政策法規處、工資福利處、養老保險處等進行政策咨詢,并就了解到的政策向職工進行反復的解釋,同時給每一位有疑問的職工量身定制一份測算表格,列明政策文件依據、解讀方法、計算范圍、具體明細和金額等,做到有理可依,有據可查,讓職工心服口服。
(三)以法為據定底線,保障單位與員工之間的合法權益
轉企改革是一項政策性、法規性很強的工作,盡管企業和職工兩個角度各不相同,但轉企改革依法依規的原則必須相同,我們既要維護好職工的合法利益,也要保障轉企改革各環節工作的合法進行。如:總廠轉企時,我們曾因測算依據問題,計少了兩名職工的經濟補償金共約2000元人民幣,雖然兩名職工自己并沒有發現且均已辭職離開,但我們還是及時糾正錯誤,主動聯系他們,對計少的費用進行了補發,保障了職工的合法利益。又如:總廠轉企時,我們也曾遇到這樣一名職工,以自己1998年取得高級工技術工種為由,要求企業按高級工身份和待遇為其辦理提前離崗手續,并補償其從1998年至轉企基準日時未按高級工標準發放的薪酬等等。由于職工的要求沒有政策依據,最終我們也是寧愿放慢轉企的步伐,一步步去做思想工作,也不愿意觸碰政策法律的底線。
三、做好轉企后的發展指導,幫助職工理清思路,為改革取得實效掃清障礙
轉企工作的完成不代表思想政治工作的完成。轉企后,新的發展規劃和方向,新的管理模式和機制,新的工作方法和要求等等,都不可避免的給職工帶來新的沖擊,職工思想反映集中在:對企業新的管理方式不適應,存在失落感;對轉企后的各種情況不滿意,認為改革不如預期等等。我們要緊密關注職工的思想波動情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引導和指導他們轉觀念轉方法,適應新環境和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和新矛盾,努力取得新成果和新業績。如:針對部分學歷層次低的老員工對轉企后套定職級不滿意的情況,我們鼓勵他們參加繼續教育,提高自我,縮小差距,參與競爭,并在企業內部建立職工參加高層次學歷教育費用報銷制度、職工輪崗交流培訓制度等等,使他們在學習進取中找到自我,贏得發展。針對職工對企業發展不適應不滿意的情況,我們主動幫助他們分析自己的特長和特點,一起謀劃制定與及企業發展相適應的個人職業發展規劃,樹立職工對自己、對企業在未來發展的信心,并適時在企業內部開展“轉企后我的成長”、“我為企業發展獻言建策”等系列活動,鼓勵職工分享自己轉企后的成長經歷和經驗,促進相互學習借鑒和提高,并充分尊重職工的主人翁地位,激勵和調動職工參與企業建設和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職工的注意力吸引到位單位出力、獻策和創效上來。
總之,事業單位轉企改革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工作,涉及面大、影響范圍廣,既關系著單位的整體轉型發展,也與每一位職工的利益息息相關,無論在哪個階段、哪個步驟、哪個環節,我們都必須付之以過細的思想政治工作。
參考文獻:
[1]齊慧超.試論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過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中外企業文化,2012(10).
[2]楊偉明.淺析企業改革轉制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方法[J].政工論壇,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