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數輝
摘 要:在傳統教學中,數學教學注重多練,學習效果提升比較困難,學生的興趣發展被忽視,數學教學太過注重學生成績的提高,很難真正在新課改時期從學生興趣、能力等方面有突破。數學教育中實施實效性課堂教學法把學習效果和學生的興趣相結合起來成為當前數學改革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策略,思考應該怎么樣開展教學,才能順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教學目標、如何借助教具、教法等將學生興趣引入到自己的講課中,如何讓學生學習之后掌握合作、生存等能力,學生發展數學學習興趣,提升教學的實際效果。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法;興趣;策略
在數學教育中,傳統的數學教學法把練習和知識掌握當作課堂的主題,學習效果和學生的興趣并不統一,沒有把兩者當作密切相關的聯系整體,而今很多教學效果好的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都是借助了新課改推行的新教學法,從而在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等。結合新課改所要求的能力發展內容,教師就要思考自己應該怎么樣開展教學,才能順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教學目標,如何借助教具、教法等將學生興趣引入到自己的講課中,如何讓學生學習之后掌握合作、生存等能力。為此在新課改時期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更多地應用情景教育理念、人本思想改進課堂組織形式,把樂學、趣學等思想引進課堂,激發學生興趣,發展教學。但是在現實數學教學中新課改的推行是不可能完全和教學環境、教學內容協調統一的,這就使得教師需要大膽進行課堂結構或者活動創新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的實際效果。
一、情景教學法對發展學生興趣、提升教學實際效果的分析
在數學教學中有不少教學內容是可以進行現實情景構建的,以真實的情景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其效果是顯著的。這種教學方式以其特有的直觀性特點和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逐漸被教師和學生所接受。學生在教師教具演示的過程中學習知識,通過觀察、自己動手等感知數學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學習中的困惑,每節課后要和學生進行疑點疑惑交流和記錄,引導學習小組長或者科代表等幫助有困難疑惑的同學,介紹學習方法,在這種氛圍中激發學習興趣。這樣的情景化過程中學生、教師避開獨立教和接受式的限制,把學習變成平等交際狀態,個人疑點疑惑和教師的知識教學能順利結合,使得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優化,其交流、表達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其興趣和學習能力也就得到了發展。比如,有些教師在演示三角形穩定性的時候,讓學生分別用木條和圖釘制作了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然后通過實驗,感受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學生上課的時候精神力很集中,完全投入到實驗的情景中來,數學學習興趣大大增加,教學的實際效果很好。
二、多媒體教學法對發展學生數學興趣、提升教學實際效果的分析
在新課改時期,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空間能力是比較關鍵的,但在實際教學時需要經過教師對教學素材加以整合,并結合學生好奇的特性采用恰當的方法進行多媒體展示。比如:數學幾何知識是豐富多樣的且抽象的,它與日常的生活緊密相關,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的教學素材,這些素材并不是完全適用于多媒體教學,而是需要教師手動處理和篩選符合數學課堂需要又能與多媒體特征相吻合的素材。教室空間作為一個正方體,在數學幾何教學時就可以設計空房子照片,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角、線、面等,在舉例的時候可以加以利用。同時多媒體教學能容納很多的教學信息,很多具有時代信息的內容可以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以圖片、視頻等引導學生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升教學的實際效果還要做好細節
基于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課改的現實要求,想要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使實際效率繼續提高,筆者認為應該做這幾個方面的細節工作:
1.鼓勵學生說出困惑,嘗試數學實踐。在數學教學各個環節中,教師只是輔導角色,盡量做到讓學生參與數學探究與學習,使得學生保持數學學習興趣。
2.打破課堂體系,做好教學創新。教師灌輸的課堂模式限制著學生的思維和行動,在新課改時期借助新教法來改變課堂,特別是在進行抽象知識教學時,教師更要設計教具或者多媒體輔助學生理解。比如,學生對幾何圖形的側視圖、俯視圖等知識的教學時就應該借助相應的道具。
3.多元評價學生進步,合理進行目標規劃。按照學生在數學教學課堂中使用教具進行學習和表演等綜合情況,為學生鼓勁,實時對學生做得好的地方進行表揚,對其理解不到位的地方進行輔導,為其制定合理的目標計劃。
總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需要使課堂更活躍,用參與式教學法有效減少了師生的擔子,整個教與學的過程趨于和諧,學生興趣就會越來越強,有助于教學的實際效果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小峰.構建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數學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4(28).
[2]黃劍鋒.調動學生感官 活躍數學課堂[J].文理導航(上旬),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