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林
摘 要:隨著數學新課程改革的施行,初中數學教學越來越強調“課堂與生活的聯系”,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也越發注重生活化與實用性,鍛煉學生運用數學思維去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將數學教學生活化,也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其不斷形成邏輯思維和創新精神。文章從幾個方面淺要闡述了生活化策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策略
一、初中數學生活化的內涵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過“生活即教育”的著名教育理論。從定義上來說,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進行教育,為了向前、向上的需要而進行教育。生活教育強調生活與教育的一致性,突出生活的教育意義。而初中數學生活化是指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實際生活中收集素材,并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將枯燥艱澀的理論知識與通俗易懂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實現數學生活化的效果。
二、初中數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睂⒊踔袛祵W生活化可以把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還能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另外,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數學生活化教學可以改變教師傳統的灌輸性學習的教育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和主導者,實現自身個性的發展。同時,將數學生活化,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探究的精神的培養,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創新性思維,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和諧交流與發展;同時,還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時刻督促教師緊跟教育改革方針,與時俱進,提高自身教學技能與改善教學方式,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三、初中數學生活化的策略
1.將數學教學引入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生活中也處處蘊藏著數學。數學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尋找學生與生活的恰當結合點,使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事先收集生活中的相應教學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將其加以整合,內化成絕佳的數學素材,并將其運用在課堂上,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同時,新課標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所以,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平時多多觀察生活,啟發學生自主用數學的思維和眼光去看待事物、體驗生活。
例如,在教利率計算的相關知識時,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了解下各大銀行的利率和定期利息。在收集素材的基礎上,再進行理論計算,通過比較,得出收益最高的存款方式,同時還可以將計算出來的結果告訴家人,使數學再一次與生活結合起來。通過這樣的鍛煉,學生會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從而也會更加喜歡數學,對數學充滿興趣。
2.實現作業練習的生活化
荷蘭數學教育家漢斯·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初中數學知識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原型,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由于課堂時間的有限,作業便成為課堂教學有效延伸的方面,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印證、一種補充,有利于幫助學生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同時將生活中的例子結合起來。
例如,在八年級上冊的“軸對稱”圖形學完后,結合課本中優美的剪紙圖案,給學生布置作業:請你設計一款剪紙,可以請家長幫忙,但必須自己動手,并符合軸對稱的原則和要求,同時還要用簡要的語言描述這個軸對稱圖形。學生們看到這個題目后,興趣高漲,回家收集各種材料,查詢剪紙步驟等,還和家人協作,自己動手做軸對稱圖形,不亦樂乎。來到學校后,教師針對這次作業,當著班上學生進行點評,并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最受歡迎的作品,并請作品的設計者上臺發表感想。在這樣的生活化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熱情被點燃了,并且在與同學和老師、家長的交流中,促進了彼此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還對學生進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
四、總結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初中數學教學不能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傳統模式了,教師應該結合生活實際,將數學知識融入現實生活中,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將數學知識生活化,創建生動有趣的生活化課堂,讓數學問題生活化、學生生活經驗課堂化,真正實現從數學課本走向生活的教學目標。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數學學習的生活化策略探索之路,還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縣安沙鎮楊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