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昌倫
【摘 要】英語是一種以表達交際和閱讀寫作為主的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它本身是一門語言,有著其獨有的教學特點。而如何借助豐富的多媒體技術手段優化課程組織形式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已成為廣大英語教學工作者積極探討的課題。多媒體技術正不斷地應用到日常教學中,為課堂帶來了無限活力。尤其是它將英語知識變得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到,讓老師能把英語學習的情景設計得生動活潑,富有創意,使學生置身于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讓他們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運用語言。這不僅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提高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使學生學會自主和合作探究學習,使教師能有效地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多媒體技術;高效課堂;表達能力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已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也推動了教育教學的改革。多媒體技術進課堂,使學生置身聲光電營造的影像世界,感受知識形象化、形式多樣化課堂帶來愉悅的同時,也調動自身感官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提高了學習效率。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獨具優勢的平臺。
一、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高效課堂要求學生合作學習,采取“兵教兵”,“兵練兵”,“兵正兵”,人人參與,氣氛濃厚,人人交際,但學生交際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進行的,而且語言形式所表示的意義也是由情景決定的,由此可知,要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力,就必須創設和模擬各種生動活潑的情景,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因此,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是外語教學改革的客觀要求和有效途徑。多媒體以其特有的聲、光、形、色的特點,能創造豐富多彩的語境,使課堂教學情景化、交際化,引導學生在接近真實的語境中開展聽、說、讀、寫的練習,使學生的各方面綜合能力得到訓練。同時,由于多媒體傳播教學信息時有生動形象性、直觀趣味性等特點,適應了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滿足了他們旺盛的求知欲和強烈的獵奇心理,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生日、看病、就餐等特殊情景,要想創設真實情景就得準備大量的實物、道具,費時又費力。但是如果運用多媒體來展示色彩鮮明的人物畫面、對話、音樂等情景對話,效果就會大不一樣。如教學七年級新教材數字時,播放“Ten little Indian boys”這首歌,再對重要數字進行加亮、加粗、閃爍、放大,并結合電話撥打等方式,這樣就形成了栩栩如生、鮮明靈活的教學情景,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數字就不枯燥無味了。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真實的語言環境。英美等國家的孩子在純英語或英語作為第一官方語言的環境中能輕松自然地學會英語,在這些國家出生的華人孩子語言學習方面亦無區別。而國內的孩子卻不可能擁有如此自然的英語環境,英語課堂自然而然就成為他們學習英語的主要獲得方式。因此,教師和學生都需要走出緊閉的教室,而功能強大、能夠創造無限可能的多媒體技術可以營造趨于真實的英語學習環境。教師在開始上課前或教學過程中插播一些流行的英文歌曲,盡量選取那些唱詞簡單、旋律優美的,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會不自覺跟著哼唱,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另外,Walt Disney Pictures也是學生所喜愛的,其活潑詼諧的氛圍也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習英語。
三、激發求知欲望
我曾在自己所教班的學生中進行過調查,一些學生不愿學英語的原因有:覺得學英語單詞、語法枯燥乏味,沒有興趣;基礎差、學習吃力、成績不好,傷了自尊心因而厭煩上英語課;對老師的批評產生對立情緒,以致放棄學習。此時,需要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常教常新。如果單從正面大談學英語的種種好處,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這些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興趣遷移到學英語中來,則可事半功倍。我有次把班上常逃學玩電腦游戲的學生叫到辦公室,打開電腦,讓他們見識“紅色警戒”等游戲。震撼于那音效、動畫、人性化的交互式操作,他們很快就融人游戲之中。而就在他們指揮著千軍萬馬,實現心中夢想時,屏幕上屢屢出現數行的英文提示.他們全傻眼了,這時我在旁邊輕描淡寫予以解釋。學生頓悟:下世紀,就是玩也要懂英語。事后,在英語課堂上,這幾名學生“舊貌換新顏”了。可見,巧妙地遷移學生的興趣,對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大有裨益。
四、實行因材施教
隨著教學過程的進行,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幫助教師實施因材施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水平、學習興趣來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和所要做的練習。這樣,既能幫助優秀學生向更高層次邁進,又能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供自由寬松的學習空間,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例如,在講解The Olympics一課時,可以先放映介紹歷屆奧運會的精彩片段,在屏幕上設置“彈跳”、“溶解”、“飛入”等動畫效果,可以邊呈現每屆奧運會的精彩片段邊提問:“Have you ever watched the Olympics on TV? Whats your favourite Olympic sport? How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sent athletes to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并給出提示,基礎差一些的學生可以只要求做這些與課文相關的練習;中等及以上的學生可以在此基礎上再做課文內容的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優秀的學生則要求用英語介紹或復述課文內容并談談自己對奧運會的感想。這樣,學生就會處在一個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中,以飽滿的熱情、活躍的思維進行學習,其主動參與性就為其積極性、創新性的發揮創造有利條件,從而也體現了教學過程初中生的認知主體作用。
總之,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不是萬能的,只是在教學中起輔助、促進的作用,我們決不能片面夸大它的功能,也不能抹殺它的作用。在使用時要注意適度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實用性原則和師生互動等原則,還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營造良好情境,結合多種教學方法,開展各種活動,以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和效果。
參考文獻:
[1]丁金葉.如何實現多媒體教學下的英語高效課堂[N].光明日報,2004.
[2]何克抗.多媒體教育應用的重大意義及發展趨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