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蒙
摘要: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今天,社會各界對特殊教育事業的重視度也逐漸增強,優化特殊教育師資培訓是提升特殊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基于均衡發展的原則,新時期各地區應逐步加大和健全對特殊教育師資培訓的支持,為特殊教育的快速發展注入更多新鮮血液。以下本文將就均衡發展下特殊教育師資培訓模式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均衡發展 特殊教育 師資培訓 方法
特殊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專業性較強的特殊教育環境建設及人員配置,殘疾兒童也可獲得公平的教育機會,這對于社會的和諧及穩定極具意義。但是相較于普通教育而言,特殊教育師資培訓的重視度稍顯不足,無法很好的滿足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新時期,各院校應加大對特殊教育師資的培訓,為特殊兒童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學習生活環境。
一、校企結合,構建以專業院校為基礎的培訓模式
(一)職業教育與特教相結合。即在專業的師范院校中增加一些特殊教育內容,讓學生具備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雙重能力,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在尊重學生選擇的前提下增設特殊教育心理學等選修課程,讓學生明白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一樣重要,鼓勵學生參與特殊教育,為祖國未來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在經過檢驗和考核的前提下,師范院校可為學生頒發專業資格證、教師從業資格證及特教證書,讓更多專業素養較高的大學生能夠順利的進入地方特教院校工作,改善區域特教的人員不足的現狀。
(二)重點培養特教人才。該模式主要致力于提升特教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這類人才需具備系統性的特教理論知識,同時具備扎實的專業課程基礎。在面對不同的特教對象時能夠積極應對,滿足多種特教工作的要求。
二、強化職后培訓,促進特教職工全面發展
(一)形成以高校為核心的特教培訓。特殊教師的職后培訓需要專業理論的指導,高校作為學術研究的核心具備充足的師資與實力進行特教人員的職后培訓。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高校進行特教的職后培訓可以在既定的時間內提升培訓的質量,但是以理論培訓為核心的職后培訓活動無法與實踐密切結合,形式化、理論化問題突出。為了保障高校特教職后培訓的可行性及科學性,在進行各階段的培訓工作前,組織人員應做到深入一線,了解特教教學中的問題與短板,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將先進的特教理論知識與實踐中存在的不足相結合,制定更加科學、嚴謹、合理的培訓計劃,真正發揮出高校特教職后培訓的優勢作用,強化特教人員的綜合素養。
(二)彰顯學校辦學特點,強化特教學校辦學質量。特教學校是特教教師的成長搖籃,強化特教學校的辦學特點及質量關系到學生自身的長遠發展。在特殊教育愈發引起社會重視的今天,特教院校應加大實踐教學的重視度,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進行實踐教學,訓練一支綜合素養較強、專業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師隊伍,因地因時對青年教師進行各種形式的培訓,使青年教師在實踐中掌握特殊教育的知識和技能,提升能力、提高素質,只有做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才能更好的進行日常的專業教學,培養出更多優質的特教人才。
(三)特殊教育專家巡回指導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選派若干特殊教育的資深專家,在特殊學校或有隨班就讀殘疾學生的普通學校之間巡回,就教師在教學時遇到的各種問題,如特殊學生的心理、個別化教育計劃的制定、如何與家長合作開展教育等,開展各種形式的指導和幫助。
(四)遠程培訓模式。“遠程教育模式是利用現代網絡手段和信息技術,以多媒體、交互式為特征,遠距離、快速度、高質量傳送教學聲像、圖文和數據,是一種跨越時空的教育方式。”在以往的特殊教育教師培訓中,大多采取集中培訓的形式,經常出現工作和培訓相矛盾或是不能同時進行大面積統一培訓的情況,例如不是學校的每一位教師都能統一參加培訓、地處偏遠的鄉鎮教師統一集中有困難等等,這使得集中統一培訓的效果受到一定限制。采取遠程培訓模式則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決此類問題,教師可以“足不出戶”,參加培訓又不離崗,靈活地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自己需要的學習內容,這樣在不耽誤工作的情況下,培訓的人數增加了,培訓的內容更適合教師的需要,培訓的質量也就會落到實處
三、整合資源,以點帶面優化特教師資培訓
特殊教育的優化及建設關系到了社會的長遠發展,創新特殊教育師資培訓模式需要通過政府引導來逐步落實。針對特殊教育師資的培訓需要加大對特教培訓院校及機構的扶持,在新課改背景下,各培訓機構應致力于培養出更多專業素養較高、責任心較強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并針對不同專業類別的特教教師實施多元化的訓練及培訓,在培訓期間加大實訓力度,幫助學生建立起強烈的職業信仰。與地方教育機構進行密切的溝通,合理利用現有資源來改善特教培訓的發展現狀,將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結合起來,同步發展。
特殊教育應貫穿于各階段的教學中,拓寬特教培訓的渠道與輻射面,從學前教育到初高中教學階段,盡早的使每一位特教學生接受到專業的教學,從心理、肢體等方面來加強鍛煉,減輕特教家庭的壓力。地方政府可充分發揮自身的帶頭作用,將各地區的特教培訓及特教院校聯系起來,集中進行新理念、新方法的學習與探討,從整體上優化區域特教培訓的質量。重視特教教材的編制及教學環境改善,從物質上優化特教的條件,讓每一位特教老師都能夠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去開展日常教學,加速特教信息化的發展。
四、結語
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特殊教育也應得到尊重和滿足,基于均衡發展的理念,新時期應加快落實對特殊教育師資的培訓,將更多新理念、新方法應用到實踐中,為特殊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同時,應保障特殊教育師資培訓的質量及效率,并結合區域特殊教育的發展現象進行培訓模式的創新,確保和促進區域特殊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霞.湖南省特殊兒童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2.
[2]馮建軍.優質均衡: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目標[J].教育發展研究,2011,(06).
(作者單位: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