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杰
【摘 要】 高校擴招,高校畢業生迅速增加,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復雜嚴峻,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社會問題不可忽視的部分。高等院校在開展職業指導課程過程中,還有很多不足,為了更好的貼近大學生就業現狀,我院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職業指導課程的開展模式。
【關鍵詞】 就業壓力 職業指導 課程建設
1999年我國高校擴招以來,高校畢業生迅速增加,教育部于2014年12月召開網絡視頻會議,指出: 2015年應屆畢業生達到749萬,畢業人數再創新高;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在765萬;2017年預計將達到795萬人。本文簡述了高等院校中職業指導課程的重要性,分析了其現狀和不足,并結合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職業指導課程建設和其改革特色,探討大學生職業指導課程的實施途徑,以切實提高大學生職業指導課程的實效性。
一、開展職業指導課程在高等院校的必要性
1.幫助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通過職業指導課程的學習,引導學生發掘自我潛能,增強個人實力,重新對自己的價值定位,從而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
2.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提升應對競爭的能力
當今社會處在變革的時代,到處充滿著激烈的競爭。要想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并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而每個畢業生都是學校的代言人,通過學生使學校被社會認可,使學校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從而更有利于人才的輸送,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好的職業指導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同時為學校在社會上創建出品牌效應。
3.促進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
大學生在制定職業規劃時,對自己所處專業的外界環境和學科發展不是很清楚,在專業發展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這就需要學校的專業老師來進行指導。學校將針對這些變化對學生進行因地制宜的課程計劃和教學安排,并動態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確保人才培養的目標、內容與外界環境、社會需求的變化同步, 使人才培養體系更加完善。
二、職業指導課程的現狀和不足
職業指導課程最早起源于美國,也是最早開設就業指導課程的國家,在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地區,職業指導課程較國內相對領先。我院于2005年建院,2007年正式將職業指導課程作為一門必修課,在職業指導建設中積極開展相關的實踐和研究,雖取得一定進展,但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1.學校教育與職業指導脫節,缺乏行之有效的置業觀念的教育。學校教育與生產實踐、勞動就業相脫離的現象仍然存在。只管學生培養,不管市場需求,只管畢業,不管學生去向的情況還是很普遍的。
2.師資力量薄弱
我院授課教師數量較少,專業化、職業化程度較低。全院一萬五千名學生,專職就業指導課程老師僅有2人,其余全部為兼職,不具備就業指導所需的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知識背景,且大多數沒有職場工作經驗。同時這些老師中參加培訓的經歷較少,持有資格證的就更少了,師資隊伍總體水平不高,這成為了該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制約因素。
3.授課缺少專業針對性,與學生需求有些脫節
針對不同專業的職業需求,職業指導課程設計缺少區分,教學內容統一化、形式化,變為各個專業的 “萬金油”,使得教學過程中沒有效果。
4.學生對該課程的認識不夠
當前學校的職業指導工作沒有完全到位,學校教育在幫助學生獲取職業信息,形成正確的擇業觀方面的主渠道作用還沒有真正發揮出來。
三、職業指導課程的改革
1.高等院校職業指導課程的分層改革
高等院校的職業指導貫穿于高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要真正地將職業指導教育融入管理育人、教書育人和服務育人的具體工作中。根據學生知識和技能積累情況的特點,學校應分別在每學年安排不同的職業指導內容,認真組織實施。要堅持長期職業發展規劃與短期擇業指導相結合,建立一個涵蓋低年級學生到高年級學生的職業指導體系,使職業指導成為一個科學化、系統化的輔導過程。同時,學校配套建立了職業心理輔導室,關注畢業生的就業心理問題,組織職業指導教師和心理咨詢教師對學生的就業心理困惑進行及時答疑。
2.師資隊伍建設
我院為了響應教育部盡快提高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的整體業務素質,把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擺到整個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業指導隊伍的專業化和職業化水平的號召,有步驟、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職業指導人員的再教育、再培訓工作,使職業指導逐步向專業化高端化方向發展。
3.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
學校組織了一批職業指導老師及專業特色帶頭人共同編寫了高等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和《畢業生就業與創業實用手冊》等教材。之后與時俱進,編寫了高等院校“十二五規劃”教材《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和《畢業生就業與創業實用手冊》,同時更新職業環境和提高就業競爭力相關內容,強化其專業知識、基本技能和職業素養,從而豐富課程內容。
4.就業制度的完善
當前大學生課外實踐的活動很多都是在搞學生活動,這些實踐活動往往和所學專業、職業內容沒有實質聯系,缺乏專業性和職業針對性。“校企合作”使這個問題得以很好的解決,通過企業與學校的深入融合,建立就業實習基地等途徑,單位來我院做專場招聘等形式,學生自主選擇實習就業機會,得到了專業性的職業實踐,同時還能動態掌握該職業的發展情況。提高就業指導的服務水平,保證就業指導的成效通過以上改革,使職業指導能結合學生個性化特色而快速發展,支持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實現,使大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動機和質量,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王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山西太原:山西財經大學 .
[2] 高翔:《淺析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山西太原:太原煤氣化煤氣公司.
[3] 林琳:《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江蘇南通:南通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