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冬梅
摘 要:隨著我國的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當前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也逐漸的向全面發展思維及素質全面提升方向進行改革。為了促進初中數學的進一步的開展,需要積極的進行教學改革,為學生制定更加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和計劃,促使教學效果能得到提升。本文主要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了分析,希望為初中數學教學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
初中數學是教育基礎內容之一,其教學效果將直接的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發展和學校的整體教育質量。因此,在當前階段的初中數學當中,教師需要積極的改革創新,從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角度出發制定出更加適合學生的方法。這不僅對滿足學生的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也是促使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現將對提供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詳細分析。
一、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
當前階段在初中的數學活動當中,教師只有善于利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進行結合,才能真正的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實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效果的提升。隨著近年來我國的素質教育快速發展,當前階段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成績已經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教師不僅要看學生的成績如何,同時也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評價[1]。數學本身是一門系統性和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起來經常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和麻煩,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更加要積極的提升教學有效性,促使教學在目標上實現全面的轉換,這也更加的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需求。因此,可以說當前階段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的數學教學改革創新還是十分必要的,廣大教育者還需要對此引起重視。
二、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一)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教師的準備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師需要在課前了解到自己所教授的課程的準確方向和研究內容,要對教材進行深入性的研究和分析,從而了解到其中的重點和難點,為教學課堂奠定基礎[2]。同時,教師在課前還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因為學生的基礎能力有所不同,因此他們的個體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的教學安排。只有教師在了解到學生的根本狀態以后,才能更好的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并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計劃,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保障,為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做出貢獻。
(二)進行合理的教學環境創設
在數學教學當中教師所進行的環境創設對于學生的積極性提升能產生重要的作用。對此,教師應當在教學當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置出更加合理的教學情境。初中數學本身有著一定的乏味性和難度,學生經常會出現厭學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改善,那么將會對后期的學習造成更加嚴重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一定要對教學方式來進行充分的研究,采取不同的方式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大膽的參與其中,激發學習的熱情。同時,教師還可以積極的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之間聯系起來,這樣的方式學生由于更加的熟悉,因此也更加愿意接受。這對于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和合作能力的提升也能產生重要的意義,最終促使教學效率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三)科學的選擇教學方式
教育理論當前階段已經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在初中的教學當中能夠看到各種教學方式的影子,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也顯得更加的有意義。在初中的數學教學當中,教師應當認識到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影響。教師可以選擇探究式教學、合作教學或者主體教學等方式來為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但教師也要注意在進行不同的教學方法應用的過程中也需要進一步分析了解學生情況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什么,從實際出發找到既能適合學生又能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教學方法,從而促使教學方式的效果能得到進一步的體現[3]。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通過圖像和視頻的方式來引起學生注意,然后再來進行進一步的知識點轉換教學,促使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設置舉一反三的數學問題
所謂在教學中設置出舉一反三的數學問題,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的一種方式。在數學教學當中有著很多不同的數學概念和數學公式,這些內容是學生比較難以記憶和理解的部分,雖然數學問題是各自不同的,但要想讓學生得到思維上的鍛煉,僅僅依靠習題的練習仍然是遠遠不夠的。傳統數學教學當中教師普遍采取的是灌輸式的方法,一些典型的題目教師也只是進行講解和不斷的練習,導致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嚴重的限制[4]。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問題的設置過程中不僅要講解怎樣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同時還要在講解中加入問題的設置理由和考察的重點等內容,促使教學能得到轉換,為學生的思維拓展提供幫助。這樣一來學生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就能從多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從而走出盲目的學習誤區。
(五)科學設置考評機制
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對于他人的評價是比較看重的,但傳統教學中往往只看重學生的成績,將分數放在重點位置上而導致很多成績并不好的學生出現了沮喪或者失去信心的現象。因此在教學評價中教師應當采取更加多層次的方式,從全面的角度上給予學生評價。可以在教學中設置學分考評機制,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平時表現和成績等多個方面進行學生評價,然后在期末對學生進行數學的綜合素質評比。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進行數學的重新審視,了解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從而及時的進行自我調整,達到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結語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當前階段開展初中數學教學,要想得到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教師還需要不斷的總結經驗和教訓。要在教學中不斷的納入新的理念和方法,讓教學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為數學的教學效率提升和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做出貢獻,也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和素質的提升做出根本性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靜.論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J].學周刊,2016,(03):77-80.
[2]張堯前.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5,(26):123-155.
[3]況達,余靜.淺談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4,(02):471-478.
[4]陸遠英.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J].學周刊,2014,(04):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