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娟



摘要:“調光臺燈的制作與調試”課題是中職校電子專業《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的教學內容之一。該課題以任務驅動、理實一體化教學為模式,從內容、學情、目標、教學法、教學過程等方面詳細敘述了教學設計的流程,并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不足提出了改進措施。
關鍵詞:任務驅動;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6)10C-0035-04
當前,以適應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加強實踐教學,著力促進知識傳授與生產實踐的緊密銜接,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教學過程中如何讓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達到有效學習的目標,已經成為課程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核心問題。筆者以教學分析、教學程序及教學反思為著力點,以“調光臺燈的制作與調試”課題為例,采用任務驅動、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有效嘗試,優化了教學過程,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
一、教學分析
(一)析內容
本課題是中職電氣運行與控制專業的必修內容,作為教學單元的總結與提高,既融入理論教學要求,又讓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習、鞏固和深化知識。通過采用以任務驅動、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更能夠讓學生掌握晶閘管的控制過程,學會電路制作和調試的方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講學情
本次授課對象為中職電氣運行與控制專業一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他們已經學過電工基礎知識,能熟練使用常用的儀器儀表,具備電子裝配的基本技能。學生理論基礎薄弱,對純理論學習不感興趣,但是他們喜歡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對未來的工作崗位有一定的了解和向往,這為本次課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礎。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性格的差異、實踐能力差異,采取互補方式分組搭配,加強引導。
(三)定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認知水平,設置了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識別與檢測元器件,學會調光臺燈的組裝與調試步驟,學會它典型故障排除的方法。
2.通過觀看動畫把握調光臺燈的組裝步驟,元器件測試方法。
3.通過積極參與課堂小組討論,把所學知識點轉換為實際運用的能力。
(四)談方法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學習,突出重點,化解難點,達到本次課所設定的教學目標。筆者主要采用以任務驅動,理實一體為主,情境教學、講解演示、啟發誘導為輔的多種教學方法。
結合學生的特點及所設計的教學方法,筆者指導學生采用實踐操作、觀摩領悟、自主探究、歸納小結相結合的學習方法。
二、教學程序
本課題教學過程,筆者采用了以任務驅動為主線,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通過創設情境任務引入、任務分解制定計劃、任務實施具體操作、任務總結評價、任務拓展等環節完成4個課時的組織教學(如圖1)。
(一)創設情境任務引入
首先,通過模擬一個企業訂單的情景,讓學生圍繞完成訂單展開學習,明確學習的目的,引入創設情境,營造職業氛圍。接著,設疑啟發:在調光臺燈里究竟有什么玄機,讓燈光有亮暗變化呢?然后通過實物展示調光臺燈實物,同時老師直觀地向學生演示制作好的調光臺燈,明確本次課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生自己嘗試的愿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任務分解制定計劃
首先展示電路原理圖(如圖2),引導學生觀看電路的組成,從原理圖上讓學生分析電路的組成結構,再根據平時制作電路的一般工藝流程,小組討論,教師引導,將本課題分解為三個任務來實施。任務一:元器件的選擇與測試任務;任務二:調光臺燈電路的焊接與裝配;任務三:調光臺燈電路的調試與測量。任務分解的過程中,同時學生分組制定計劃并引導學生在各階段任務中角色扮演。質檢工負責檢測和識別元器件及檢查各階段任務情況;插件工、焊接工負責進行電路的焊接與裝配;調試工負責調試與測量,使得學生上學如上班、上課如上崗,創設了工學結合企業情境。
(三)任務實施具體操作
任務實施是實踐技能能力提升的重要環節,也是本次教學內容的重點。具體完成3個任務,從元器件的選擇與測試,電路的焊接與裝配,到電路的調試與測量,層層推進展開教學,并在每個任務完成后及時進行過程評價。
任務一:電路元器件的選擇與測試
第一步:常用元器件的選擇與測試
老師給學生提供元器件的套裝,質檢工根據任務書中的元器件清單正確選擇合適的元器件,同時檢測元器件的質量,查找與測量元器件是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也是學生中級工考證的考量指標之一,能夠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學生在檢測過程中發現存在沒有見過的元器件——晶閘管,向老師提出問題。老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如何選擇與檢測晶閘管。
第二步:晶閘管的識別與檢測
本環節通過“看(看外形)—識(識電極)—畫(畫符號)—探(探特性)—測(測電極)”流程,根據認知規律完成晶閘管的識別與檢測。
首先,老師引導學生看晶閘管的外形圖片,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對晶閘管有深刻的感性認識。接著識別單向晶閘管的三個電極,在任務書上學生自行畫出它的圖形符號。在探究單向晶閘管的導通特性時,學生通過做實驗——記錄數據——總結歸納單向晶閘管的導通特性,同時聯系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比較學習,加深理解。最后用萬用表測量單向晶閘管的電極。老師先通過仿真實驗,示范測量如何判別單向晶閘管的三個電極,這種仿真教學方式判別方法更直觀,學生觀看后再模仿自行測量,教師巡回指導,這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任務二:電路的焊接與裝配
本環節通過“理—試—議—看—比—裝”流程,完成電路的焊接與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