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王穎+趙建花

摘要:目的 在我院急診科實習的護士進行循證護理的研究體會。方法 選擇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急診實習的48名護士為研究對象。按照到急診科報道的時間先后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4名。對照組實施傳統護理模式管理,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模式管理,就兩組實習生的業務水平和實習質量進行比較。結果 實習后,觀察組實習護士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評分分別為(92.16±3.86)分和(85.27±3.17)分,顯著高于實習前和對照組實習后(P<0.05)。結論 循證護理對提高急診科實習護士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效果顯著。
關鍵詞:循證護理;急診科;實習護士;臨床研究
每個醫學院校的學生都要經歷從學校學習到進入臨床的實習階段,合理的護理管理對實習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相結合有重要作用。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循證護理理論逐漸應運而生,其是一種全新的護理理念和模式,通過在最佳證據形式下,在遵循循證問題、循證支持、循證觀察、循證應用的護理行為,可有效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現將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急診實習護士進行循證護理管理,就其在業務水平和實習質量進行研究,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急診實習的48名護士為研究對象。按照到急診科報道的時間先后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4名。對照組中,男6名,女18名,年齡17~21歲,平均年齡(22.6±1.3)歲;本科學歷9名,專科學歷15名;急診工作時間1~6個月,平均(3.2±0.6)個月。實驗組中,男5名,女19名,年齡19~21歲,平均年齡(19.5±0.9)歲;本科學歷7名,專科學歷17名;急診工作時間1~7個月,平均(3.6±0.4)個月。所有患者實習期間均未接受過循證護理。
1.2管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模式進行管理,當實習護士進入急診科后,為每護士安排帶教老師,向其介紹科室的規章制度,科室的常見病多發病,工作流程等。按學校的需求對護士進行指導。實驗組采用循證護理管理方式,在完成學校對護士的任務同時,還要組織實習護士定期進行講座和培訓,使護士對循證護理知識有全面了解,根據循證護理方法給每位護士安排2~3名患者。患者來到急診后安排實習護士進行護理,首先需要對患者病情完全掌握,對患者病因、癥狀、查體、診斷都要掌握,抓住護理重點的同時,使用循證護理方法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在循證問題提出后,安排實習護士到圖書館進行文獻資料查詢,通過查詢大量的臨床資料,找到本病例的支持證據,通過分析得出結論,獲得理論支持;對特殊病例進行個性化護理,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完成,并逐步完成能夠獨自完成。每日下班后需要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總結,分析工作中的可取和失誤情況,從而提高自己。
1.3統計學方法 對兩組實習生護士進行數據總結,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6.0進行統計學分析和處理,對計量資料采用方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計數資料就性別、年齡、學歷、工作時間等進行統計學比較,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實習生護士管理結束后,對兩組實習生護士就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水平進行比較,觀察組實習后顯著高于實習前及對照組實習后(P<0.05),見表1、表2。
3 討論
1992年加拿大人David教授等提出了循證醫學,隨著循證醫學的產生和發展,循證護理應運而生。所謂循證護理就是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工作時需要有計劃的護理方式,同時需要將臨床實踐理論和科研成果結論相結合,得到臨床證據,進而以后護理決策的依據。尤其是美國和歐洲各國,很多醫院的護理人員都按照循證護理觀念進行護理。1996年,英國成立了全球第一個循證護理中心。1998年,英國創辦了《循證護理》雜志。目前在我國,華西醫院和復旦大學護理學院都成立了循證護理培訓中心,為推動我國臨床護理實踐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循證護理通過科研理論和臨床實踐相結合,其通過根據護士的自身素質和專業技能、患者的病情情況相結合起來,將得到的研究理論應用到臨床,不僅可以提高護士的專業技能,還可以提高護患滿意度。孫文娟等[1]通過對70名實習護士進行研究,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前者采用循證護理帶教模式,后者采用傳統模式帶教,經過對護士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進行比較,觀察組優良率為88.5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57%。
在我科的臨床研究中,實驗組的24名實習生護士在急診科實習期間使用循證護理管理方法,專業理論知識為(92.16±3.86)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23±2.96)分;實踐操作為(93.06±3.23)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28±3.16)分。以往對實習護士采用傳統帶教方式,帶教老師對入科護士介紹本科基本情況,完成帶教任務,對實習護士的教學比較單一,經過研究,雖然實習前后其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水平都有提高,但是對最新的護理信息和護理理論不能及時應用到臨床,具有明顯的滯后性[2],同時實習護士對在臨床只是被動學習,缺乏主動學習能力,缺乏臨床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饒艷等[3]通過三甲醫院163名實習護士進行問卷調查,護士循證護理素質初步具備,臨床中要重視護士循證素質教育,優化課程。通過循證護理管理實習生,在其進入急診科時就進行培訓,使其對循證護理有基本了解,在臨床工作中結合在學校學習的護理知識,對明顯提高實習護士的整體水平,例如提高文獻檢索的能力,聯系對研究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過程中還可鍛煉其創新能力。胡靜等[4]對2008級護士生進行調查研究指出,循證護理帶教的觀察組明顯高對傳統護理帶教的對照組,能夠提高護士生的創造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循證護理還可以提高護士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劉玲只[5]對224名實習護士研究指出,循證護理可以有效提高護士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對急診實習護士施行循證護理管理可有效提高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取得滿意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孫文娟,夏瑜青,王莉.循證護理對急診科實習護士業務技能及實習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3):130-132.
[2]蔡鵬.運用教育心理學培養護理本科生在臨床實習中解決問題的能力[J].貴州醫藥,2013,37(10):957-958.
[3]饒艷,黃麗華,張玲芝,等.實習護生循證護理素質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29):3572-3575.
[4]胡靜,吳濤,劉蕾.循證護理帶教對本科護生創造力傾向的影響研究[J].中國臨床護理,2013,5(2):146-148.
[5]劉玲只.在臨床護理帶教中應用循證護理帶教對護生評判性思維的培養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7):20-21.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