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武
摘 要:數學概念是數學思維的細胞,是形成數學知識體系的基本要素,是建立學生認知結構的著眼點和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關鍵點。數學概念教學既是數學學習的基礎,更是數學學習的核心。因此,概念教學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概念;教學方法;有效性
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的基礎,是數學教材結構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數學思想與方法的載體。正確理解數學概念,是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前提。學生如果不能正確地理解數學中的各種概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種法則、公式、定理,也就不能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抓好數學概念的教學,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數學概念比較抽象,初中學生由于年齡、生活經驗和智力發展等方面的限制,要接受教材中的所有概念是不容易的。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地提出概念的正確定義,缺乏生動的講解和形象的比喻,對某些概念講解不夠透徹,使得一些學生對概念常常是一知半解、模糊不清,也就無法對概念正確理解、記憶和應用。下面就如何做好數學概念的教學工作談幾點體會。
一、注重利用生活實例引入概念
概念屬于理性認識,它的形成依賴于感性認識,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體的感性認識。教學過程中,各種形式的直觀教學是提供豐富、正確的感性認識的主要途徑。所以在講述新概念時,從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有關具體實物人手,比較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質和特征。例如,在講解“梯形”的概念時,教師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梯形的典型實例(如梯子、堤壩的橫截面等),再畫出梯形的標準圖形,讓學生獲得梯形的感性知識。再如,講“數軸”的概念時,教師可模仿秤桿上用點表示物體的重量。秤桿具有三個要素:①度量的起點;②度量的單位;③明確的增減方向,這樣以實物啟發人們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數,從而引出了數軸的概念。這種形象的講述符合認識規律,學生容易理解,給學生留下的印象也比較深刻。
二、注重概念的形成過程
許多數學概念都是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來的。講清它們的來源,既會讓學生感到不抽象,而且有利于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一般說來,概念的形成過程包括: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對一些感性材料的認識、分析、抽象和概括,注重概念形成過程,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忽視概念的形成過程,把形成概念的生動過程變為簡單的“條文加例題”,就不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因此,注重概念的形成過程,可以完整地、本質地、內在地揭示概念的本質屬性,使學生對理解概念具備思想基礎,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方法。例如,負數概念的建立,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如下:①讓學生總結小學學過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用自然數1,2,3……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就用自然數0表示:測量和計算有時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就用分數;②觀察兩個溫度計,零上3度:記作+3°,零下3度:記作-3°,這里出現了一種新的數——負數;③讓學生說出所給問題的意義,讓學生觀察所給問題有何特征;④引導學生抽象概括正、負數的概念。
三、注重剖析,揭示概念的本質
數學概念是數學思維的基礎,要使學生對數學概念有透徹清晰的理解,教師首先要深入剖析概念的實質,幫助學生弄清一個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也就是從質和量兩個方面來明確概念所反映的對象。如,掌握垂線的概念包括三個方面:①了解引進垂線的背景:兩條相交直線構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是直角時,其余三個也是直角,這反映了概念的內涵;②知道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是兩條直線相交的一個重要的特殊情形,這反映了概念的外延;③會利用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定義進行推理,知道定義具有判定和性質兩方面的功能。
另外,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概念解決問題,加深對概念本質的理解。如,講授函數概念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函數概念,我們必須揭示其本質特征,進行逐層剖析:①“存在某個變化過程”——說明變量的存在性;②“在某個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量x和y”——說明函數是研究兩個變量之間的依存關系;③“對于x在某一范圍內的每一個確定的值”——說明變量x的取值是有范圍限制的,即允許值范圍;④“y有唯一確定的值和它對應”——說明有唯一確定的對應規律。
四、注重通過比較鞏固對概念的理解
鞏固是概念教學的重要環節。心理學原理認為:概念一旦獲得,如不及時鞏固,就會被遺忘。鞏固概念,首先應在初步形成概念后,引導學生正確復述。這里絕不是簡單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讓學生在復述過程中把握概念的重點、要點、本質特征,同時,應注重應用概念的變式練習。恰當運用變式,能使思維不受消極定勢的束縛,實現思維方向的靈活轉換,使思維呈發散狀態。如“有理數”與“無理數”的概念教學中,可舉出如“π與3.14159”為例,通過這樣的訓練,能有效地排除外在形式的干擾,對“有理數”與“無理數”的理解更加深刻。最后,鞏固時還要通過適當的正反例子比較,把所教概念同類似的、相關的概念比較,分清它們的異同點,并注意適用范圍,小心隱含“陷阱”,幫助學生從中反省。
五、針對概念的特點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對不同概念的教學,在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上下工夫。概念教學主要是要完成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這兩個環節。新知識的概念是學生初次接觸或較難理解的,所以在教學時應先列舉大量具體的例子,從學生實際經驗的肯定例證中,歸納出這一類事物的特征,并與已有的概念加以區別和聯系,形成對這一特性的一種陳述性的定義,這就是形成一種概念的過程。
在教學實踐中我認識到,在數學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形成數學概念,正確的理解和掌握概念是極為重要的,這是學好數學的基礎之一。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概念,要把握好以下三點:一要注重聯系生活原型,對概念作通俗解釋,體驗探究數學問題的樂趣;二要注重揭示概念的本質,準確理解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三要注重概念的實際應用,實現知識的升華。
總之,數學概念教學對整個數學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數學概念教學中應努力通過揭示概念的形成、發展、鞏固和應用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