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拉美地區的城市化程度十分高,2011年達到了79.1%,僅次于北美的82.2%。平均起來,4 個人中就有3個人居住在城市。本文首先概述了拉美地區的城市化進程,開始于19世紀70年代開始現代化,結束于20實際末。其次,重點剖析了拉美城市化過程中呈現出的城市問題:住房、失業、社會保障制度覆蓋率低、貧困化、兩極分化嚴重、社會治安、環保問題。最后,介紹了拉美的城市治理經驗以及對于中國城市化問題的啟示。
【關鍵詞】 拉美地區 過度城市化 城市問題 啟示
20世紀30到70年代,拉丁美洲地區ISI進程迅速推進,引起了鄉村人口向城市瘋狂涌入,城市化加速發展。盡管拉美的城市化率已經超越歐洲國家,甚至超過了美國,但是與拉美的經濟發展水平脫節,并且不匹配,這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一、20世紀以來拉美城市化的進程
關于拉美城市化的進程,國內外學術界有著不同的看法,并且自有其道理。其中,我比較同意程洪學者的看法。他的看法是城市化是現代化的重要指標,是現代化的啟動和推進造就的一種必然的社會變遷過程與現象。因此,城市化進程的研究必須放在現代化進程的視域內進行。拉美國家的城市化進程開始于19世紀70年代現代化,結束于20實際末。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拉美城市化的起步時期:19世紀70年代-20世紀30年代
拉美城市化的輝煌時期:20世紀30年代-20世紀70年代
拉美城市化的新發展時期:20世紀80年代-20世紀末
二、拉美城市化帶來的問題
拉美國家的城市化進程中,城市人口過度增長,城市化程度顯著地超過了經濟水平,招致過度城市化,以及嚴重的城市病。過度城市化給拉美社會帶來了諸多重大的問題,亟待解決。
1.住房問題
隨著鄉村人口大批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急劇增長,建設正規住宅速度跟不上城市人口的增長速度。很多貧困家庭采取非法手段強占公用土地,自行搭建住宅,貧困人口利用此手段來解決住房問題,但同時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些非正規住宅逐步形成了大規模的貧民窟,缺乏自來水、電、公共衛生設施、垃圾回收設施等公共基礎設施,導致貧民窟環境惡劣,成為過度城市化帶來的最嚴重問題之一。
2.失業問題
由于經濟發展緩慢,城市人口急劇膨脹,導致了嚴重的失業問題。失業問題就逼迫人們不得不從事非正規經濟,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非正規經濟為拉美的失業人口提供了大批就業機會。非正規部門雖然為失業人口提供了就業機會,但又導致更多的鄉村人口涌入城市,加劇了城市化。同時,非正規部門的就業人口權利無法保障,工作條件低下,勞動者權利得不到應有的保障,收入水平也無法保證。
3.貧困化問題以及社會保障制度覆蓋率低
拉美地區貧困化問題十分嚴重,貧困率高。由于過度城市化的問題,大量鄉村人口涌入城市,在非正規部門工作,但是工作條件無法保障,也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人民生活十分貧困。同時,人口爆炸導致國家沒有足夠的經濟財務能力實行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一大批人沒有被社會保障制度輻射到。
4.兩極分化嚴重,貧富差距過大
由于歷史上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時期,土地主要集中于少數人手中,土地分配不公平,財產分配也自然就不平衡。經過世世代代的發展,收入分配出現了嚴重的不平衡現象,同時也是貧困化加劇的重要原因。
5.社會治安差
過度城市化導致了非正規住宅的數量增加,出現了很多的貧民窟。人們的生活條件、基礎設施得不到保障,人口密度很大,衛生環境差,居住于此的居民多是缺乏教育。從事非正規部門的工作,經常發生暴力事件,或者成為販毒的藏污納垢之地,社會治安條件很差。社會治安狀況惡化。貧富差距拉大,兩極分化嚴重。同時,拉美地區的毒品暴力問題也層出不窮,難以遏制,毒品暴力依然很嚴重。
三.拉美城市化問題的治理經驗以及對中國的啟示
我國正處于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時期,應該借鑒拉美地區的經驗和教訓,避免出現拉美國家犯過的錯誤,對于其采取的正確措施可以加以借鑒,根據我國國情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在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許多農民工從鄉村進入城市打工,尋找工作機會,但是逢年過節又回到家鄉,我國城市人口流動性比較大。為了防止出現拉美國家的問題,我國需要協調城市化發展和工業化發展的進程,這才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正確道路。同時,行政力量要和市場力量共同施加,不能一味的使用行政力量,比如拆遷問題。應該根據各個地區的特殊情況來制定城市化發展戰略,不能脫離實際。
要統籌城鄉發展,縮小貧富差距,提高人民的幸福感。避免農民涌入城市尋找工作機會,而農間耕地無人耕種的情況。同時,要加強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醫療衛生水平,加強農民工子女的教育。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大力解決交通擁堵等問題。在城市化的發展過程中,加強環境保護,要實行可持續發展。大力建設經濟、社會與自然協調發展,人與人、人與自然和睦共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從而使我國的城市化能夠健康協調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萊斯利·貝塞爾主編.劍橋拉丁美洲史.第四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 鄭秉文. 拉美城市化的教訓與中國城市化的問題—“過度城市化”與“淺度城市化”的比較.
[3] 蘇振興:《拉美經濟:在復蘇路上蹣跚而行》。載《拉丁美洲研究》,2004年第1期.
[4] 杜鳳姣、寧越敏.《拉美地區的城市化、城市問題及治理經驗》. 載《國際城市規劃》1671-9493(2015)S1-0001-06.
[5] César Vap?arsky. Población urbana y población metropolitana. 1969.
[6] I.E. del Acebo. La ciudad: su esencia. su historia, sus patologías. 1984.
[7] CEPAL. De la urbanización acelerada a la consolidación de los asentamientos humanos en Amérialatina y el caribe: el espacio regional[R].Santiago: CEPAL, 2000.
[8] Urb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e-industrial areas. K Davis,HH Gold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1954.
作者簡介:李月(1995—),女,漢族,山東省濱州市,研究生在讀,天津外國語大學,研究方向[西班牙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