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振奎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課堂導入環節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課堂導入環節起到了不容小覷的作用。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過程時,需要重視對課堂導入法的運用,使之為高效課堂服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有效導入法 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課堂導入環節,不僅可以起到引入課堂教學主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同時也是每個優秀教師最擅長運用的環節。學生在課堂導入環節的引導下,會對所學的科學文化知識產生極大的興趣,并且在此環節的引導下,營造出一種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本文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導入法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一、運用課堂導入環節的重要性
(一)課堂導入環節的運用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必要內容
隨著時代的發展,世間萬物也在不斷地進行著變化,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著,從前的應試教育法已經不再適合當代小學生的發展了,當代的小學生性格活潑開朗,喜愛與人交流,不再拘泥于死板的教條主義,喜歡自由、民主、歡快的教學方式,所以課堂導入環節的引入正符合當代小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要求,通過課堂教學的導入可以讓學生能夠更加自然地融入到課堂教學的情境當中,能夠讓小學生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進行數學課堂的學習。
(二)課堂導入環節的引入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充分體現出了興趣在一個人的人生當中的重要性。課堂教學導入環節的運用,主要就是為了更好地引導小學生走進數學課堂的學習情境當中,讓小學生能夠在心理上建立起一種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探索求知欲望,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夠自然地過度到數學的學習情境當中。通過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激發起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進行數學的學習,充分發揮其創造力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
(三)課堂導入環節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不僅僅需要教師對知識的講解深刻而細致,最重要的是需要學生與教師的配合,共同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只有學生自主地與教師配合,教師才能夠更加順利地開展教學內容,這樣才會讓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提高。而課堂教學導入環節的引入正是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推出的教學環節,通過課堂導入環節的引導,能夠讓學生從各個方面對課堂所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且建立起科學文化知識與學生思維之間的橋梁,更便于學生順利地學習。
(四)課堂導入環節的引入豐富了教學模式
新課改的推行,不斷強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多樣性,要求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以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以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培養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發展成為全面的、多才多藝的人,這就需要課堂教學模式采用多樣化的手段,從各個方面、多角度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其中課堂導入環節就是其中比較關鍵的教學環節,通過課堂導入環節的引入,不僅可以讓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從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中開闊小學生的思維,豐富課堂教學模式。
二、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環節的教學策略
(一)通過聯系實際,引入課堂教學內容
現代教育越來越強調教育的實效性以及教學內容對學生生活的必要性,向著越來越實際的方向發展。尤其是在理科性質的科目當中,更加注重教育教學的實際作用,為培養技術型人才做準備。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就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以實際型的教學內容為重點,努力培養適應社會型的人才。例如,可以從教學導入環節入手,通過聯系實際,引入課堂教學內容。如在學習《觀察物體》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盲人摸象的故事,并且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他們的說法不一致呢?學生會回答:原因在于他們摸大象的部位不同,有的摸的是鼻子,有的摸的是尾巴,有的摸的是象腿。然后教師可以以此來引入餅干盒的觀察,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講臺上的餅干盒,講臺正下方的學生所看到的餅干盒圖形與兩側學生所觀察到的圖形也是不一致的,由此教師可以再次引入對稱和鏡像的概念,引導學生分析對稱的特點。這樣地引入課堂,會讓課堂教學和更加實際化,也更加有效化。
(二)創設教學情境,有效導入課堂
小學生的思維比較開放,沒有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教育限制,所以在教學模式上也應當注意多樣性,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而課堂導入環節的方式就具有多樣性,這就要求任課教師能夠掌握多種教學導入環節的方法,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運用教學導入環節,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學導入環節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通過創設課堂教學情境,進行課堂導入。具體的實施策略如下:學習《時、分、秒的計算》時,教師可以引入時鐘來進行課堂教學。例如,可以通過制作時鐘,讓各個指針進行旋轉來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時鐘各個指針的旋轉來進行單位換算:時針走一格(從1指向2)分針轉過一圈,所以1小時等于60分。通過類似的方法進行課堂導入,會讓課堂教學效率更高。
(三)拋出問題,用問答形式進行課堂導入
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然少不了師生之間的問答互動,只有師生互動交流的課堂才是最有效的課堂,才是真正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及時了解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反饋,才能夠更好地、更加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成績和學習能力。所以,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問答的方式,通過向學生拋出問題來進行課堂教學的導入。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出這樣的題目:6÷3=2,10÷5=2,那么3÷2等于多少呢?由于沒有學過小數,學生會陷入困境中,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入分數來引導學生解決上述問題,3÷2=3/2這樣就會讓學生恍然大悟,產生對分數的興趣,認為分數的學習也很重要,建立起對分數學習的正確態度。通過這種拋出問題的課堂導入方法,會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高。
(四)多媒體動畫導入,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是現代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將抽象問題具體化,通過多媒體的使用,來展示更加形象的課堂知識教學。例如,可以通過動畫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的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習一年級下冊《圖形的組拼》時,教師可以制作動畫:一只猴子正在開心地進行圖形組拼的游戲,它通過自己的努力組拼出了各種美麗的圖案。用這個動畫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小學生像小猴子學習,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組拼各種喜歡的圖案,并且可以與其他的同學進行交流互動,共同分享自己組拼的圖案,相互交流心得體會,體驗數學學習當中的快樂,讓數學課堂成為學生快樂的學習園地。
三、結束語
數學與小學生最初接受的語文類知識不同,數學具有抽象的特點,并且更加注重對小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加深了小學生學習上的難度,所以通過課堂導入環節的運用,可以有效地引導小學生自然地過度到數學的學習情境當中,通過數學課堂導入環節的引入,既可以激發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可以有效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各個數學教師應當充分、合理地運用課堂導入環節,讓每一位小學生都融入到數學的學習情境當中。
參考文獻:
[1]朱菊香.讓提問成為有效教學的橋梁——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分析與思考[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06).
[2]李冬霞.試論新課標下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策略[J].中華少年,2016,(16).
[3]袁輝.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1,(72).
[4]王曉琴,王永松,王新民.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原則與策略[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