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萬地
摘 要 根據筆者研究來看,煤礦企業安全工作上大多通過一些列嚴格的管理制度及規范來實現,但它們屬于一種被動性的舉措,員工之所以遵守是由于其強制性以及懲罰性。隨著當前以文化建設引導安全生產在各大煤礦行業中的盛行,其實踐表明通過文化建設這一軟途徑可以在提升員工安全意識情況下促進煤礦實現安全生產之目的。對此,下文將基于筆者研究與實踐,重點圍繞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促進煤礦安全生產展開探究,以供有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 煤礦 企業文化 建設 安全生產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6-000-01
一、以人為本,建立完全文化主體
根據筆者研究來看,要想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促進煤礦安全生產,筆者認為在企業文化建設上將全體職工和他們家人作為安全教育工作的切入點,以此使其能夠將“安全第一”思想予以牢固樹立起來,為此煤礦企業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采取多樣化的教育方式。為了切實有效地提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成效,將以往“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向多樣化轉變就顯得十分必要。對此,煤礦企業首先可以采取事故案例交流分析座談會的方式組織,讓員工能夠在親自參與情況下了解安全事故帶來的危害以及學習到相應的安全知識。其次,也可以采取“以老帶新”、“師徒搭檔”等形式讓新員工接受老員工的安全文化培訓,另外可以在理論結合實踐情況下提升新員工安全意識。最后,還可以采取員工家屬置信的方式,讓他們能夠牢牢謹記“安全第一”的思想;第二,凝練安全理念。在形成與提煉安全文化理念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自我教育的過程。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企業可廣泛征集企業員工關于開展安全文化理念的活動,并從中挑選出較具代表性的安全寄語,并將其張貼于作業場所以及文化宣傳欄中,以時刻提醒工作人員時刻履行安全生產責任,營造一個安全生產環境;第三,推廣親情文化。通過親情教育法對工作人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通過家庭的幸福感來讓員工更深入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讓安全文化深深扎根于員工心理,提高其安全生產意識。
二、健全“五大機制”,為安全文化培育提供土壤
第一,應當建立起安全文化建設小組,定期組織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探討會,由企業各個部門崗位對其安全管理進行交流和總結,以保證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獲得實效。尤其是企業黨政領導要對安全文化建設予以充分重視并給予大力支持,以形成黨委統一牽頭、黨政工團齊抓共管,任務逐級分解,壓力層層傳遞的局面。第二,構建起合理的運行機制,正確認識到安全文化建設的直接責任者在于各單位部門,并有效落實各崗位工作責任,確保安全職責落實到個人,以形成職責明確,事事有人管、有人抓的工作運行機制。第三,構建起科學的激勵約束體制。在實際管理中可以設置專門的安全文化獎勵基金,推行安全風險抵押金制度,來提高企業員工安全生產積極性。不僅如此,還應層層細分安全教育任務,不斷深化安全教育“五項制度”。并對每月安全考核工作進行有效落實,通過實行一日一題制度,并將其列入考核獎懲范圍內,以將企業員工的安全管理與生產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第四,構建起健全的監督檢查體制。在實際工作中應當要切實執行安全宣傳教育工作以及各項活動內容。詳細統計基層管理人員以及礦班子成員下井次數抓“三違”人數和罰款等情況,定期將該情況公布于公開欄中,讓全體企業員工來共同監督,這樣不但能夠及時查處安全隱患問題,并且還有利于企業領導作風的轉變。不僅如此,還應當做好井下管理人員以及區隊值班跟班巡查工作,重點做好薄弱人物,地點以及時間的查處工作,以實現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第五,構建起從嚴從快的隱患分析處理機制。為了確保制度的有效性與權威性,應當嚴格考核獎懲,一旦發現存在安全隱患,則務必要在第一時間內進行整改,并落實相關責任人,整改時間以及復核人。
三、建立起安全質量管理文化
基層是開展安全生產工作的關鍵所在,班組是安全生產工作重點所在,其吸收了我國先進的安全管理經驗,通過構建起正激勵體制,將基層班組長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示范作用發揮出來,以起到帶頭的作用。首先,通過開展定期的輪訓與培訓工作,將班組長的基本安全素質與深層安全素質有效提高。其次,構建起合理的班組長獎勵制度,并根據各班組的表現來給予其相應的獎勵。再者,可以設立“安全基金”,“安全伙伴”以及“安全誠信單元”等激勵制度,來將班組長的安全生產積極性有效激發起來,并切實提升礦井的安全生產執行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以人為本,建立完全文化主體、健全“五大機制”,為安全文化培育提供土壤、建立起安全質量管理文化等文化建設方式來切實提高煤礦企業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與責任,以促進企業得以安全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敏.加強安全文化建設 促進煤礦安全生產[J].內江科技,2013,34(9):31-32.
[2] 聶磊.煤礦企業如何做好安全文化建設[J].商品與質量:房地產研究,2014(7):49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