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藝
摘要:大學生創業具有明顯的示范效應,開拓了新的就業渠道。創業教育體系是引導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保障因素,是有效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核心。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存在的問題,結合大慶市域內高校特點和實際情況,提出大慶市域內高校創業教育共享體系設計思路及建議。
關鍵詞:創業;創業教育;創業體系設計
一、研究背景
2014年9月10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的開幕式上,李克強總理表示,要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掀起一個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鼓勵創業,尤其是引導具有高素質、經過系統高等教育培訓的大學生創業,是保持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舉措和有效途徑,是真正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轉變的現實需要。大學生創業,不但可以穩定就業環境、開拓新的就業渠道,而且對畢業生具有明顯的示范帶動效應,可以引導更多的大學生創業,激起大學生創業的熱潮。
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是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核心關鍵環節,是創業教育從抽象理論轉化為具體教育實踐的紐帶,能夠更有效地實現創業教育的預期目標。但是,我國高校大學生的創業率還較低,據統計,發達國家大學生畢業3年內創業率高達20%左右,而我國不到2%。從創業教育的形式和規模來看,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尚未形成規范化體系,創業教育各環節嚴重脫節,大部分院校沒有開展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難以滿足畢業生創業的需求。
二、文獻回顧
1.創業的內涵
創業是個人或團體對市場信息、技術與資源進行有機的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多的財富與價值的活動和行為。創業的本質是發現市場機會并實現盈利。創業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主動性、發展性,同時創業伴隨風險。
2.創業教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創業教育是培養開拓性、創造性思維的個體的過程。創業教育對企業家創業影響巨大,系統的高等學校創業教育體制會幫助創業者掌握企業經營管理的知識,促進其分析技能,提升創業的想象力,增加創業成功的概率。大學生創業教育要從教育事業的全局著眼、從社會經濟發展實際入手,采用“優化職業教育,普及謀生教育,提升創業教育”三位一體的思路,廣泛開展創業教育,積極營造創業教育的良好氛圍。
3.創業教育體系設計
高校的創業教育與普通的通識教育不同,與職業教育、崗位教育、單一技能教育也差異巨大,高校的創業教育具有明顯的綜合性、系統性,要以培養卓越人才為目標,通過搭建全面、系統、動態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培養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創業教育體系設計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開拓精神、滿足現代經濟發展要求的創業人才。因此,創業教育體系不是高校獨立完成的,而是由政府、高校、企業和學生多方參與建設的生態體系。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框架結構包括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體系、過程體系、保障體系和評價體系,創業教育教學體系的構建要適應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融合專業教育和適應崗位需求、注重學生個性的同時體現學生主體性,并在教育體系設計時充分利用校內外的軟性硬性資源。
三、目前大學創業教育體系建設存在問題
1.創業教育開展時間較短,缺乏成熟的經驗
世界上很多國家非常重視大學生創業教育,目前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大學均開設有創業教育項目,專門為在校大學生設計了創業教育體系。如今,在美國有超過400所大學和學院開設創業課程,尤其是哈佛大學,其作為創業教育的發源地,開發了一系列創業教育課程,通過多元創業體驗學習平臺、協作型創業教育共同體等策略,已成為全球高校創業教育的標桿??梢哉f,國外發達國家的創業教育體系已經成型,并在創業教育實踐中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而我國直到近十年左右才真正在大學里開始創業教育,在課程體系建設、創業課程設置、創業教育內容、創業教育方法、創業效果評估等方面都缺乏成熟的經驗,甚至很多高校沒有專門的創業教育院系、教研室,也沒有專業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2.創業理論研究滯后
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基礎。以“創業教育”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進行搜索,從2010-2016年間,共可以搜索到相關期刊文獻15512條。表面上看,數量不小,但是,這些文獻中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檢索到的僅有1358條,僅有1篇相關學術論文被SCI和EI等國際權威檢索引擎檢索到。這說明,我國創業教育理論研究水平不高,在創業教育理論、創業課程設計、創業培訓流程、創業教育關鍵控制點、創業教育效果評價等方面的研究不夠深入,在創業實踐上難以發揮理論的指導作用。
3.創業教育評價體系缺失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開設了創業基礎等創業相關課程,但是我國創新教育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在教育方式、教育資源等方面還不完善,缺乏對學生畢業后創業實踐的跟蹤指導。從已有的文獻來看,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研究主要關注設立哪些培訓科目和培訓內容,而實際上,創業教育體系的構成,不僅包括具體的培訓科目、課程設置和培訓內容,更應該包括培訓的目標設計(培訓何人做何事)、培訓過程和方法(誰用什么手段培訓誰)、培訓績效評價(如何衡量培訓結果)等,尤其是目前的創業教育評價體系缺失,無法對創業教育過程、創業教育效果等進行量化衡量。
4.創業師資匱乏、保障體系不完善
開展創業教育,師資力量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目前,國內高校創業教育師資整體水平不高、專業師資匱乏已成為制約高校創業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建立數量充足、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已成為我國開展創業教育的當務之急。目前,我國創業培訓教師(機構)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來自高校的在職教師;二是經過相關部門(如農業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等)培訓的政府和事業單位職員;三是有經驗的企業經理人;四是致力于創業知識傳播的社會培訓機構。但無論哪種師資作為創業教師,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們難以從整體上把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特殊性,缺乏整體協調能力,綜合性的培訓機構和優秀的師資組合嚴重匱乏。
四、大慶市域內高校創業教育共享體系設計思路及建議
1.建立大慶市域內高校創業教育共享體系領導機構
大慶市域內共有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大慶師范學院、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大慶職業學院、大慶醫學高等??频?所大中專院校,年畢業生2萬余人。筆者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5-2017年市場營銷專業的應屆畢業生調查顯示,約14.6%的大學生在畢業或畢業3年內有創業意向,這樣估算下來,每年大慶域內有創業意向的大中專畢業生達到近3000人。若想對如此大規模的畢業生開展系統、高效地創業教育培訓,每個學校單獨組織,不但耗時費力、效率低下,培訓效果也很難保證,因此需要集域內高校合力,有必要設立大慶市域內高校創業教育共享體系領導機構,負責指導、協調高校間的創業教育相關事宜,共同開展創業教育培訓。該領導機構成員主要應包括政府相關部門、各高校就業管理部門、學生處、教務處等,可以設立正式機構,也可以以聯誼會的非正式組織形式開展工作。
2.創業教育培訓過程體系一致化
(1)培訓目標一致化。大慶市域內高校創業教育共享體系的培訓目標,是以各高校專業特色、行業專有知識為基礎,按照市場需求為指引,旨在培養高標準、高層次、高起點、正規化的創業人才。
(2)培訓內容系統化。創業教育的主要培訓內容以企業創立、成長的基本過程;企業經營的基本準則;日常經營管理;市場開拓;客戶溝通;財務處理等知識為主,而不是進行單一的專業知識的講授和訓練。
(3)培訓方法多樣化。一是案例教學,即引用典型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進行理論抽象,使學員掌握理論知識,進而指導實際的創業實踐。需要說明的是,案例分析不局限于解剖成功的案例,對失敗案例的分析,將經驗和教訓上升到理性層面,可能對學員未來的創業實踐幫助更大。二是沙盤模擬,如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和用友新道公司共同創建的“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實訓平臺,通過軟件模擬和引入虛擬經營的企業,引領學生進入模擬的競爭性環境,由學生自由分組,通過招聘應聘等環節建立若干相互競爭的公司,模擬演練企業的經營管理與市場競爭過程,對大學生今后的創業和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有很好的指導意義。三是參觀訪問成功企業,與職業經理人舉行定期、不定期的對話交流,適時就創業和企業經營問題進行交流互動。
(4)培訓績效評價科學化。建立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包含培訓人次、創業成功率、三年內持續經營率、解決就業人數、企業年銷售額、年納稅額等多個指標。
3.師資共享
高校教師是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中堅力量,培養社會需要的創新人才、培養優秀的創業者是新形勢下高校的新使命。前文已經分析,由于各高校創業師資來源單一、“分割化”,加之各高校由于受專業設置、師資數量等的限制,每個高校內部的創業師資都難以滿足大學生創業培訓的需要。將稀缺的高水平創業師資資源進行有效配置,是解決高校創業教育發展的重要課題。建立大慶域內高校教師資源共享的新機制,就是將各高校的優秀師資進行有效整合、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不為所有、但為所用”,各高校間、培訓機構間創業教育工作相互協調互補、共同發展。各高??梢栽诖髴c市域內高校創業教育共享體系領導機構的指導下,將有意愿參與創業教育的教師建立師資庫,并吸引企業家、職業經理人等合適的社會力量也進入創業教育師資庫。在開展創業教育時,針對創業培訓內容和創業環節的特點,在師資庫中擇優選配師資,也可以按照“項目招標”的方式確定師資構成??梢哉f,創業師資共享是盡快提升大慶域內高校創業教育水平的可行方式和重要保障。
4.協作建設創業園區和成果孵化基地
大學創業園區和成果孵化基地是大學生創業的有效支撐載體,是集中展示大學生創業成果的支持平臺。創業園區和成果孵化基地堅持高校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優勢和政府的支持政策,廣泛吸引社會資源,通過項目展示、政策宣講、創業咨詢、新聞發布等活動,激發和引導大學生創業。入駐大學創業園區和成果孵化基地的初創企業,對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也具有直觀、現實的示范帶動作用,增強大學生創業決心。大慶域內各高校協作建設大學生創業園區和成果孵化基地,不但有利于優秀創業導師集中指導致力于創業的大學生群體、集中各種資源協助初創企業成長,也可以促進創業者相互交流、學習,提升大學生創業成功率。
參考文獻:
[1]高振強.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構建芻議[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03):85-88.
[2]王賢芳,孟克.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之重構[J].教育教學論壇,2012(02):118-119.
[3]韓曉東.西部欠發達地區大學生創業教育思路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1(02):100-101.
[4]趙麗,陳曦.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8(5):114-118.
[5]沈孟康等.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2(03):75-78.
[6]徐小洲,倪好.社會創業教育:哈佛大學的經驗與啟示[J].教育研究,2016(01):14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