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潔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深化常規教學成了教育改革的任務之一。以音樂課堂教學為例,將常規教學和教學改革的關系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常規教學;教學改革;基礎
深化常規教學就是要深化常規教學的幾個主要環節,探究常規教學與教學改革的關系,逐步實施目標教學。幾年來,我的基本做法是:
一、深化常規教學的主要環節
1.備課:在備課時要做到“四心相通”,即教材編著者的心、課文作者的心、教者的心和學生的心,這樣教師才能熟練駕馭教材,做到因材施教。
2.講課:講課要做到“三講相融”,即講精、講深和講透。講精,就是講文中重點,揭示規律,講思想方法;講深,就是把知識講到位,講夠程度;講透,就是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以上三講互相照應,融會貫通。
3.作業:布置作業要求做到“四練相連”,即設計四種題讓學生練習,即模仿型、變式型、實踐型、獨創型。作業、練習做到精心選擇,巧妙搭配,互相聯系。
二、探究常規教學與教學改革的關系
經過摸索、鉆研,我認為常規是基礎,教改是發展,常規教學和教學改革構成了教學工作運行機制的兩個重要方面,要使教學適應我國的培養目標和要求,提高教學效率和水平,就不能僅僅滿足于傳統的教學觀念、模式、機制和層次,必須不斷地進行實驗、改革和更新,不斷地吸收教學改革中成功的經驗,成功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教學成果使原有的常規教學內容和要求得到進一步的充實和發展。如,加強素質教育的思想、發展學生智力的思想、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思想、學法指導的思想、加強美育的思想等,使常規教學發展成為新標準、新水平、新起點的新的常規教學模式。
為了使常規教學與教學改革更好地相互促進,我利用自己所任教的音樂這門學科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實驗,重點進行“教唱與器樂訓練相結合”,“簡單的說教與適時的正確思想引導相結合”的教改實驗。在音樂這門課的教學中,音樂教學是一門看似簡單而實際操作難度大的一門課程,在原來的老式常規教學中,教師往往課前備好課,然后按照備課的程序循規蹈矩地在課堂上先教后唱,遇到一些音樂理論上的知識,也只是做些簡單的說教,因此課堂上要么是鴉雀無聲、氣氛沉重,要么是學生之間耳語多、課堂秩序混亂。怎樣才能既使課堂氣氛活躍,又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接受音樂理論知識,這就需要對原有的音樂教學進行改革,探索出一條音樂教學的新路子,并制定出一些有效的新的教學方法。為此,我制定出了四項措施:
(一)在音樂課中強化訓練
在常規教學中,音樂課中的音樂理論和綜合訓練是課中的主要內容,然而不少學生對音樂理論難以消化,課后就忘,怎么辦?針對這一問題,我大膽采用視唱補漏法。所謂“視唱補漏”便是在音樂教學中,加強視唱練習,并適時滲入音樂理論知識以求加深理解和記憶,以達到融會貫通、課后不忘的效果。
(二)提高學生思想認識,樹立提高綜合素質的學生觀
音樂課在各門學科中屬于副課,在學生的頭腦中普遍認為是一門無足輕重的課程,上不上、學不學沒關系,針對這一問題,我采取了先學后幫的方法,就是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輕視音樂課的思想進行適時的引導和糾正,幫助學生真正樹立起認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學習觀。
(三)幫助學生克服懶惰心性和畏難情緒
無論是深化常規教學或是改革音樂教學,目的就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學好各門課程,聽懂弄懂各門課程中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達到認真吸收消化的效果。而懶惰貪玩、不求上進卻是各年級或班級中學困生的一種弊病。特別是對待音樂這門副課,連一些在班級中成績較好的學生也或多或少的存在這些弊病,不肯多做努力。針對這種情況,我加強了課堂訓練,并挑選了一些進步快的學生上講臺做現場表演示范,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性格和心理,促使學生加強比、學、趕、超的勁頭,珍惜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在課堂上改掉懶惰的行為和缺點,培養刻苦上進的精神,以達到提高學習質量的目的。
(四)以優帶劣,帶動全校
在課堂中,營造你幫我學音樂,我幫你學文化,互幫、互教、互補的學習氛圍。在各年級各班,通過以優帶劣、以點帶面的方式提高教學效率,活躍了全校學習氛圍的同時,也帶動了各年級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都愛上音樂課。
參考文獻:
[1]陳晶.探析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5(14).
[2]張勇.如何提高高年級學生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J].小學教學參考,2015(30).
[3]姜紅.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