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平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現在的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和運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也是為了小學生能更早地了解信息和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及其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但是如何能夠上好這門課程是現在教師所面臨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微課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教學中,微課是用簡短的小視頻來完成教學,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對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中的應用進行探討,以期能給廣大教師帶來一點幫助。
關鍵詞:微課;小學信息技術;應用
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還處于一個初級階段,也沒什么耐心,如果信息技術比較難,則學生會感覺沒有信心,久而久之也不愿意學習這門課程。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微課這種簡短視頻的方式進行教學,合理設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展學生的能力。
一、合理運用微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外界事物充滿著好奇心,因此,很多學生都比較喜歡信息技術課程。對于學生這種比較高漲的學習熱情,教師要能夠合理利用,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運用微課進行教學,可以給學生帶來新鮮感,讓學生更容易融入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有趣味性的內容和圖形制成動畫,在微課中展現出來,讓學生欣賞,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或者在微課的制作中,找一些與課程比較接近的事物進行講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容易理解所講解的內容。例如,在講到“生活與網絡”一課的時候,由于網絡在我們生活中經常用到,很多學生并不陌生,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網絡的概念及作用,以及計算機網絡的概念及接入網絡的方式,體會計算機網絡給生活帶來的便利。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將網絡的概念和接入方式進行分視頻講解,一個小視頻大概6分鐘左右就可以,介紹網絡的時候,可以運用公交車的例子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公交車走的路線圖就是公交網絡,從而更好地理解網絡的概念,這樣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激情。
二、精心制作微課,引導學生思考
小學信息技術的開展,不僅要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啟發學生的探究思維。因此,教師在利用多媒體制作微課的時候,要能合理安排微課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在有興趣學習的時候,也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講到“瀏覽器的使用”一課的時候,瀏覽器是人們上網查找東西的引擎,所以在上網的過程中,它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這節課的學習目的是通過嘗試打開不同的瀏覽器,感受瀏覽器的多樣性,學會使用瀏覽器的基本功能。首先,教師在制作微課的時候,要考慮學生的原有基礎,可以按照“開始→Internet Explorer→介紹瀏覽器窗口”的順序。這個過程中教師給學生進行了很好的演示,接下來,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較常用的瀏覽器名稱,然后提問:同學們介紹一下你們平時都聽說過什么瀏覽器?此時,教師再繼續另一個微課的制作,就是通過不同瀏覽器的操作,出現的搜索結果。這時候學生會聯想到自己平時上網時的情況,也會迫不及待地想回家上網看看,是否跟教師講的一樣。如果學生驗證后結果一樣,那么信心會大增,如果不一樣,教師要能夠在視頻中提到,讓學生思考為什么不一樣,都是哪兒不一樣,自己的操作跟老師的有哪些不同點。這樣學生會隨著教師的思路去思考,引發學生的探究。所以在微視頻的制作中,教師要能充分把握學生學習和感知事物的心理,讓學生不僅有興趣繼續學習,也可以在跟教師的結果不一樣的時候,不失落,繼續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
三、運用微課,鼓勵學生自主創作,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課上,教師運用微課為學生講解課程上的內容,可以進一步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創新,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例如,在講到“虛擬旅游”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搜索一些景點圖片,然后再通過游覽三維仿真景點,體驗虛擬現實的優勢,讓學生了解簡單的虛擬現實技術。這時候,有的學生會感覺這個難度比較低,可以將這些圖片的三維景點連接起來,形成動態的旅行短片。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所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微視頻的錄制,有效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具有短暫精煉的特點,教師要能根據學生的心里特點,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聽課,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余一梅.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5(8).
[2]鄭賢.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應用的實踐[J].教育信息技術,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