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芬
摘 要: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可以借助多種游戲活動的組織來改變傳統的死記硬背、多抄多寫的識字教學方法,要通過鼓勵學生參與游戲來識字、認字,進而在給枯燥的語文課堂注入生機的同時,也為識字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好保障性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教學法;識字能力
游戲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多種游戲的開展和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眾所周知,小學階段的學生不論是從認知上還是從閱歷上來說都比較欠缺,多抄多寫的教學方式只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增加課業壓力,并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而游戲教學法的應用恰能彌補這一點。所以,教師要通過多種游戲的組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游戲中提高識字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大幅度提升。因此,本文就以以下幾種游戲的組織為例進行研討,以期能為識字教學提供一些幫助。
一、“開火車”游戲
所謂的開火車游戲是多媒體輔助的游戲,該游戲是讓學生通過認識火車出現的漢字來進行識字訓練。具體的游戲過程如下:
游戲教具:多媒體。
學生活動:學生讀出小火車上的漢字,并說出對應的圖片。比如,恐龍,圖片是第二個。青蛙,圖片是第三個。
教師活動:教師通過鼠標的點擊,將學生的答案放在一起。
在組織該游戲的時候,我將三名學生分成一組進行游戲,因為只有三名學生全部答對,小火車才能再次開動,下一組學生才能進行游戲。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小組的學生不能互相溝通,要獨立思考。1分鐘沒有全部回答正確的小組算作失敗,要接受懲罰,則由教師給出答案,下一組進行。而且除了參與游戲的小組外,其他的學生要在草稿紙上記下自己的答案。
【設計意圖】在這樣的開火車游戲中,每次火車的運動都會出現新的詞匯,不僅能夠讓參與的小組進行學習,而且其他學生也能在觀看中認字。當然,這樣的游戲開展也能將學生帶入這一氛圍中,咔嚓咔嚓的火車音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造輕松、和諧的識字環境,進而使全體學生在積極的識字游戲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二、“摘蘋果”游戲
“摘蘋果”游戲是指讓學生通過認字來摘掉樹上的蘋果。該游戲既符合學生的認知,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而且還能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也能給枯燥的識字課堂增加生機,提高效率。
游戲教具:蘋果圖案的漢字照片。
教師活動:在黑板上畫上一個大大的樹形,并將蘋果的圖案掛在樹干上。
學生活動:學生自己到黑板上將樹上的蘋果摘下,并讀出蘋果上的漢字。比如,“兩岸”,讓學生摘下屬于自己的蘋果。
在該游戲活動中,教師要準備足夠多的“蘋果”,要給學生更多的游戲機會。而且,在進行第二次游戲時,教師要重新洗牌,重新進行“掛果”,之前,學生不能重復讀自己上一次的漢字。而且,每位學生在摘到自己的“果實”后都要與其他學生進行分享,要帶領大家一起認讀。最后,教師不在局限于蘋果樹上,把所有的蘋果展示在黑板上,由一兩名學生以“小老師”的身份帶領大家重新識字。
【設計意圖】通過“摘蘋果”游戲,學生可以加深印象,也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識字游戲中掌握這些生字,使學生在主動摘果中提高識字能力。而且,最后的重新認讀中,也能幫助一些學生鞏固自己不熟悉或者是不會的漢字,這對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表演”游戲
有效的表演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表演中掌握知識,培養興趣。所以,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要組織有效的表演活動來進行識字活動。
游戲教具:漢字紙片。
教師活動:創設有效的識字情境。
學生活動:學生表演教師創設的情境,并在表演過程中出示自己手里的漢字紙片。
組織學生進行該游戲時,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表演,比如,小明快速地跑到商店,買了一支鉛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出示手里的“快速”“跑”“商店”“鉛筆”四個漢字,這樣的表演不僅活躍了課堂,凸顯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性,而且也能強化學生對漢字的認識,提高學生識字學習的質量。
【設計意圖】有效的“表演”游戲符合現階段小學生的好奇心和表演欲,對學生識字能力的提高、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該游戲中,教師要相信學生,要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引導學生表演,并在出示漢字的過程中進行識字活動。
游戲可以愉悅學生的身心,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能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總之,教師要組織多種識字游戲,要鼓勵學生在積極參與游戲中掌握知識,在玩中識字,在識字中感受到漢字的魅力,進而為高效識字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韓潤奎.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J].讀與寫(上,下旬),2014(24).
[2]鄧衛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