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舒婷
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多少英語單詞并不是最重要的。新的教學理念要求小學英語教師不再將學生能吸收多少知識作為主要教學依據,而是以培養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積極性,讓其自主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并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為基本目標。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英語;自主學習
小學時期是學生各方面能力形成的階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為其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大多數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英語,難免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能力比教會知識更重要。本文就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展開研究。
一、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分析
所謂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就是說學生能積極主動、有目的、有方法地學習英語課程的能力。新課程理念下,要求教師能把學習的方法和意愿帶給學生,建立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其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小學英語的自主學習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著手培養學生自主預習、自主記筆記、自主模仿、自主反思等與自主學習相關的能力。自主預習能力是教師在授課前引導學生通過對英語課本的內容進行歸納、綜合,并發現學習難點或問題,帶著問題來上課的能力,一方面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欲望,培養了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通過克服困難提高學習成就感,增強信心,學習英語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自然會有所增強。在課堂上做課堂筆記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有效過程。學生記筆記時必須把教師講授的內容通過大腦思考,通過大腦對知識的篩選、提煉,進行歸納總結,鍛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英語學習就是一個模仿的過程,教師引導學生多聽英語錄音并進行模仿,強化其語言模仿復述能力的過程就是自主學習能力建立的過程。反思能力的建立可減少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是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突出體現。反思能力的建立能將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由被動變為主動,以達到學生自我發展的目的。
二、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1.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按照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開展小學英語教學,學生會感覺很無聊,課堂效率也低,更遑論自主學習了。要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教師首先要重視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
多媒體教學工具可以配合小學生喜歡看動畫、視頻的特點給學生展示與英語教學有關的視頻動畫,不僅使學生愿意接受教學內容,還會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產生自主學習的愿望。
英語教師通過巧妙創設教學情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產生興趣,激發求知欲。教師通過導演一個真實的生活情境,創設出學習英語的生活化語言情境,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英語教學內容。在情境狀態下,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從單調、緊張的情緒中解脫出來,消除學習疲勞感,體驗學習的樂趣,提高自主學習的熱情。
2.組織學生進行英語競賽
小學生正處于爭強好勝的年齡。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心理特征,通過組織學生學習英語的比賽,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一說到要比賽,幾乎每一位學生都有想爭得榮譽的意愿,這樣,自然就能把學生的思維帶入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來。比賽的形式可使學生的學習狀態更加投入和專注,能更認真、更深層次地開展學習。如,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單詞辨認競賽。規定誰辨認出的單詞多,誰就是獲勝者,會得到表揚或獎品,還能得到“單詞王”這樣的稱號。這種英語教學的比賽可以是學生個體的,也可以是分組進行的。英語競賽,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熱情,還可通過學生間的相互競爭、比賽,營造出活躍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和能力得到有效激發。
3.給學生展示的舞臺
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都有著強烈被重視、被肯定的情緒。教師要因勢利導,利用學生的這一特征,為他們搭建富有個性的展示舞臺。英語課堂上,教師有意給學生留出時間來自我表現,讓學生自己上臺講英語故事、唱英語歌、表演英語小品等。通過英語教師提供的個性展示平臺,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英語學習成果,并獲得強烈的個人成就感。這種成就感能有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上一個新臺階。此外,小學英語教師還可以組織豐富的英語課外活動,延伸課堂到生活中,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使學生能夠真正自主地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饒燕瓊.探析小學英語思維能力培養與積極性調動[J].考試周刊(教師版),2016(54):120.
[2]朱鳳.小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初探[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