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光
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我們面對各種文化的沖擊:傳統的、現代的、外來的、本土的、先進的、落后的、健康的、腐朽的、積極的、頹廢的,等等,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織、相互激蕩之勢。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的德育往往流于形式,而中學生的思想又不成熟,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顯得尤為必要。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原因分析
1.時代進步發展的要求
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了深刻影響。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使我國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電視節目、互聯網等給青年學生帶來了豐富信息的同時,也沖擊著青年學生的思想意識,迫切需要用正確的價值觀體系來引領學生,消除他們在娛樂消遣中形成的不良的價值觀。
2.中學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
當前,應試教育理念還未退出歷史舞臺,在單純追求高考升學率的理念影響下,中學德育已成為基礎教育中的一個十分薄弱的環節。如何結合高中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營造有益于高中學生健康成長的育人環境,完全發揮高中思想政治課主渠道和主陣地的作用,需要從各個角度和多個方面貫穿和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
3.中學生的個性特點要求
高中學生總的來說具有心理不太成熟的特點,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和誘惑,處于社會經濟不斷變革、信息數據大爆炸年代中的他們,人生觀、價值觀還有心理狀態都打上了新時代的烙印,在高中生身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傳統文化及現代經濟條件下一些西方思想的影響,學生們常常遇到現實生活與課本的價值沖突,心中也會產生種種疑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是學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主陣地。廣大一線政治教師應該努力塑造人格魅力,以身作則,在教學實踐中把“24字”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并借助生活主題,以發揮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1.政治教師要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高中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既要依靠價值觀自身具有的真理力量,又要依靠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力量。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教師素質形象的展現。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自己要做到言行一致,給學生做好榜樣,不能根據成績好壞、家庭背景等因素對學生實行差別待遇,這樣必然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產生負面影響。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通過自己的行動、言語給學生樹立起高大形象,對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并能不斷感染、凈化學生的心靈。
2.教師要把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課堂教學
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例如,在教學《文化生活》第七課“永恒的中華民民族精神”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時,可以給學生講岳飛、鄧世昌、錢學森等人的故事,以及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時用身體保護火炬的殘疾人運動員金晶的事跡等。另外,也可以讓學生講自己身邊感到我們的愛國故事。通過這些故事,學生的愛國之情會油然而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深厚源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它們的傳承和升華。政治教師要注意對這些傳統思想文化進行挖掘闡釋,講清其內涵和源流,以及在當代社會中的價值,加深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
3.結合學校主題活動加強核心價值觀教育
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教育,著重培養“真人”“人中人” “真善美的活人”“長久的現代人”的全新的教育目標。他在育才學校三周年紀念晚會上發表演講時強調“每天四問”進德修業,可以顯出“水到渠成”的進步,而有著大大的進步。例如,我在講授《文化生活》第九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時,請學生根據自己平時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說一說身邊的不文明行為。學生立即激烈地議論開了,并爭著發言,其中列舉的不文明行為包括了一些在校學生的校園不文明行為。我將學生的發言要點列在黑板上,在知識點學習結束后,又請學生談了對這些不文明行為的認識,使很多學生對自己一些不經意的不文明行為有了正確的認識。那節課后,我發現學生在校的一些諸如亂丟垃圾、講臟話行為大大減少了。甚至之前天天丟在水池里容易造成堵塞的擦手紙也徹底消失了。可以說,這次授課的結果,也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和感悟,通過生活主題,從而使學生由感而動、由感而通、由感而化,帶給學生從內到外的收獲。
“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思想的影響。因此,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幫助高中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中學政治教學的必經之路。
(作者單位:江西省永新縣禾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