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招娣
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體部分。小學習作教學要緊扣新課改教學模式,積累生活素材,激活學生主動寫作意識,凸顯學生主體作用。微日記是學生日常生活的積累,是學生寫作素材的源泉。教師要幫助學生探究寫作技巧、方法,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可持續發展。
一、精選微日記主題,激活學生寫作興趣
激活學生寫作興趣,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是新課改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要求。很多時候,教師喜歡用自己的思想束縛學生,總認為學生年齡小,無法確定寫作主題。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小學生好奇心強,具有極強的觀察力,體驗獨特,如果能讓學生自主確定寫作主題,一定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當然,寫作主題不能過于寬泛,要讓學生抓住寫作關鍵點,教師要劃定寫作范圍,實現寫作主題的針對性。
在學習完《地震中的父與子》《慈母情深》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三課后,教師總結單元主題,引導學生記錄下學習感受、體會。有的學生在微日記中寫道:“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他們對我們的愛是最無私的,學習完《慈母情深》這篇課文,我更加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學生寫完體驗感悟后,教師引導學生開展習作訓練:“這一單元,我們學習的幾篇課文主題都是父母對我們的愛,然而有時我們難以理解這份愛,很多學生往往誤解、頂撞父母,遇到這樣事情的時候,你會如何面對?”教師確定好寫作范圍后,有的學生借鑒《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課學習感受,并通過事例展現父母之愛。教師根據文本內容確定寫作主題,增強了學生寫作信心。
教師要擬定與學生生活掛鉤的主題,讓學生把心情、學習心得、勞動體會等主題內容寫進微日記,進而利用微日記主題設置寫作訓練主題。這樣的主題訓練方法能增強學生寫作信心,激活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活用微日記內容,拓展學生寫作思維
微日記字數不受限制,學生思維的精華部分被搜集起來,這就為學生習慣養成和思維拓展提供了重要契機。微日記在內容上沒有太多要求和限制,隨意性較強。微日記內容包含眾多方面,小學階段,學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將自己的經歷、感悟、體會寫下來,作為文章寫作素材。受思維發展限制,小學生遺忘速度較快,每次寫作,都會感到無話可說。學生可以借鑒微日記中的事例,豐富寫作內容。
在學習完《燕子》《翠鳥》等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寫微日記:“學習完這些文章,你一定對小動物有了全新的認識,文章是如何對動物開展描寫的?你有什么樣的啟示?”學生紛紛記錄下學習收獲,教師順勢引導學生寫作。在開展寫作前,學生互相討論,有的學生說:“首先要寫清楚動物整體的外形特點,然后分別描述動物各個部分的特點,在分寫的時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不能亂寫。”還有的學生說:“描寫動物的外形是一方面,對動物習性的敘述也很重要,尤其要將自己對動物的感情表達出來,這樣才是正確的寫作方法。”寫作創新有眾多切入點,教師要引導學生找準微日記這一載體,把握好微日記內容,準確理解寫作內涵。教材內容會給學生極大刺激和啟示。學生會產生感悟,萌生寫微日記的沖動。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在微日記中記錄的內容開展寫作活動。
三、優化微日記形式,培養學生寫作個性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具有自身規律,受學生認知水平的限制,寫作形式創新有一定難度。習作教學中凸顯寫作形式,有利于激活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寫作個性。微日記不受內容、主題束縛,采取多樣化的寫作形式,寫出自身獨特感受。微日記寫作形式創新不是一兩次訓練就能做到的,教師要根據文本內容開展微日記訓練,為習作訓練奠定基礎。
講授完《新型玻璃》和《假如沒有灰塵》這兩篇說明文后,教師總結說明文相關內容。有的學生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我學習了一種新型文體——說明文,就是要用說明的表達方式說明事物,在課文《假如沒有灰塵》中,作者首先寫了灰塵是什么,然后重點說明灰塵的作用……”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寫一篇說明文:“說明文看似沒有條理,實則具有很強的條理性和實用性,學習完本單元的說明文,我們更加了解說明方法的作用,試著選擇你最為熟悉的物品,寫一篇說明文。”
為提升學生寫作有效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創新寫作形式,為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做鋪墊。寫作形式雖然不如寫作內容那樣重要,但教師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作文的形式。新穎的作文形式能夠吸引教師注意力,給教師留下好印象。
小學生寫作學習正處于發展關鍵期,將微日記引入習作教學能最大限度發揮微日記優勢和積極作用。教師要精心挑選微日記主題,讓學生樂于參與其中;靈活利用微日記內容,拓寬學生寫作思路;適當開展微日記整合、加工,彰顯微日記特色,培養學生寫作個性。
(作者單位:福建省長汀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