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互聯網時代不僅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也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在今天網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網絡媒體不僅是社會輿論的主要導體,更是社會監督的一把利器,與傳統大眾媒體相比,它的作用更為廣泛。本文闡述了網絡媒體的主要特點,簡要說明了網絡對傳統大眾媒體的作用和影響。
關鍵詞 互聯網;網絡媒體;大眾傳媒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87-0051-02
信息技術代表著先進性與創新性,作為一種新媒體,互聯網以其獨有的優勢進入人們的視野,并在相關行業中加以利用。在互聯網的作用下,網絡媒體應運而生,成為了人們在茶余飯后瀏覽信息的主要方式,同時網絡媒體的誕生壓榨了傳統大眾媒體的生存空間。因此就網絡媒體對大眾媒體的影響進行研究與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 網絡媒體與大眾傳媒區別
1.1 網絡媒體概念
與傳統媒體不同,網絡媒體是一種能夠與傳統媒體共同存在的新媒體,并且突破了傳統媒體的局限性,網絡媒體的信息流動性較強,內容十分豐富,其傳播形式也多種多樣,這些優點和特點都是傳統大眾傳媒所無法比擬的。
1.2 大眾傳媒概念
不同的傳播媒介決定了不同的傳播形式和傳播內容,因此,傳統的大眾傳媒可分為3個階段:首先,在傳統的傳播媒介當中,紙是十分重要的一種呈現載體,由紙衍生而來的媒體,如報紙、雜志、圖書等都屬于第一階段的重要媒體;其次,隨著電波的誕生,我國的廣播事業開始了自己的發展旅途,因此,廣播是第二階段的代表性媒體;最后,數字信號推動了電視機的產生,從而使得電視機一躍而起,成為人們獲取資料信息的重要手段,是第三階段的媒體。
2 網絡媒體的主要特點
2.1 加強輿論溝通
傳統大眾傳媒更多的是官方發表聲明的手段,其傳播的內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壓迫了人們的主觀思維。越來越多的人利用網絡媒體進行新聞查詢、瀏覽書刊以及收看節目等等,與傳統大眾傳媒相比,它的內容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內容深度也是傳統大眾傳媒所不能及的。而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它的作用已經從簡單的觀看轉變為直接參與,人們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交流與溝通,利用文字敘述或者語音溝通也十分的便捷,成為了許多人了解社會、深入社會的主要方式。與網絡媒體相比,傳統大眾媒體雖然也為人們提供陳述和建議的機會,但是制約條件相對較多,壓制了人們的主觀思想。
此外,許多人能夠堅持自己的主要觀點,其觀點是屬于客觀評價范疇內的,并且有一定的負責能力,但是傳統的大眾媒體對個人的言論和評價不夠重視,如報紙、廣播以及電視上很難看到這些人提出的意見與建議,其官方性過強,間接壓榨了人們思想意識的傳播,但是網絡媒體與之不同,它崇尚自由言論,開放性較強,人們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相關事件進行闡述,從而真正實現了人民的話語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言論自由不等于言論泛濫,網絡媒體雖然保持了較為開放的評論空間,但是也并非任何言論、任何評價都是積極的、客觀的,因此許多不恰當的言語是禁止出現在網絡媒體上的,比如影響社會和諧、攻擊黨和人民的話語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因此公民需要提高網絡道德素質,在評價一件事、或是一個人時,要做到客觀嚴謹,不僅政府需要及時辟謠,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積極配合上級領導將不法謠傳扼殺在萌芽之中。
2.2 提高社會監督力
網絡媒體是政府了解民生的重要途徑,它能夠加強人民與政府之間的聯系,提高了政府的辦事效率。在網絡媒體的作用下,人們可以針對社會上出現的實事要聞對政府提出相關的意見與建議,使政府能夠更好地把握民意、民情,時刻提醒政府將工作細化。比如:某車違規行駛釀成重大車禍,車內兩人同時喪生;事件發生后,許多人利用網絡將信息公布于眾,人們就該事件進行評論與探討,相關部門通過仔細調查得出結論,并對民眾進行答疑解惑,基于此網絡媒體是當下十分重要的媒介手段。
3 網絡對大眾傳媒的影響
互聯網的優勢眾所周知,它不僅信息傳播及時,也為人們陳述各自的主張與觀點提供了一個信息平臺。受諸多條件制約,這樣的平臺是傳統大眾傳媒無法做到的。為了走出目前的困境,在互聯網時代搏得一絲發展空間,傳統大眾媒體也應該采取相應的改革措施努力提高傳播效率。在過去傳統大眾媒體占據了主導地位進而成為了“主人”,人們只能被動接受成為“客人”,大眾媒體所提供的內容局限性較高,人們無法看清事件背后的真實內容。再者,傳統大眾媒體多為官方服務,國家需要控制社會輿論導向,媒體是把控導向的關鍵,造成了十分片面的傳播方式。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新媒體的誕生加強了人們對信息完全掌握的強烈意愿,不僅將更多的信息內容傳遞到人們的視野中,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自主選擇”信息的機會,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隨時隨地篩選信息。在網絡媒體的沖擊下,傳統大眾媒體必須與時代接軌,摒棄原本的傳播形式,保證信息服務質量,提高社會地位。
傳統大眾媒體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的應用。從今天的發展來看,互聯網將全世界緊密聯系在一起,網絡媒體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枷鎖來到了新的競爭領域,人們也由此進入了信息含量大、涉及范圍廣的世界當中,使傳統大眾媒體必須面對更多的競爭對手。傳統大眾媒體需要審時度勢,采取相關策略改變以往的運作模式,各家媒體之間需要加強溝通與合作,互相學習、交流,使傳統大眾媒體能夠在互聯網的統治下繼續發展。
網絡媒體代表著自由、平等以及公開等優勢,雖然傳統大眾媒體并不具備或者符合條件較少,但是總體看來:傳統大眾媒體與網絡媒體相結合不是沒有可能的。傳統大眾媒體多以單獨播放為主要形式,這種形式不支持與其他媒體有所連接,但是在互聯網的作用下,網絡媒體能夠將諸多傳播形式進行整合,從而達到各媒體之間交流的目的。網絡媒體十分便利,提供文字、語音等多種交流方式,還可以隨時分享各種社會、新聞信息。比如,CNTV就是網絡上的中央電視臺,CNTV具備所有CCTV的頻道、信息以及相關功能。該情況說明,以網絡為媒介進行發展,是傳統大眾媒體邁向未來的重要手段。
4 結論
互聯網時代下,網絡媒體為傳統大眾傳媒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網絡媒體也為傳統大眾傳媒的發展帶來了眾多契機,相關媒體工作人員必須提高創新意識,解決傳統大眾傳媒的弊病,同時與網絡媒體加強合作與交流,使大眾傳媒能夠與時俱進,為推動我國傳媒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張玉濤.大眾傳媒的現狀分析[J].媒體時代,2015(10).
[2]楊臻臻.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基于唯物主義的大眾傳播模式[J].兵團黨校學報,2016(6):37-40.
[3]林謙.我國電視媒介在網絡時代的傳播現狀與前景[J].新媒體研究,2015(2):21-22.
作者簡介:劉穎惠,講師,研究方向為大眾傳播、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