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娃
班級是一個小集體、小社會,班級工作牽涉方方面面,大的方面有社會、學校環境,小的方面有學生、老師、家長。要想把班級工作做得好,就要把這方方面面的關系協調好。就個人方面而言,我深刻體會到要想做一個好的班主任,管理好班級,需要處理好以下四種關系。
一、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1)了解學生。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孩子的性格也是千差萬別,班主任不光要了解學生的成績,更要了解學生的性格愛好、家庭情況等,只有真正了解學生,才可能走進學生內心,才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尊重學生。尊重是相互的,只有班主任學會尊重學生,學生才可能會尊重班主任,只有尊重并且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揚“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和智力得到充分發展。所以,班主任應該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相處,用真情實意尊重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成長。
(3)信任學生。信任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信任是對學生能力的認可,信任可以促使誤入歧途的人重新發現自身的價值后幡然悔悟、棄舊圖新、痛改前非。在學生純真的心田播種信任,必將生長出充滿生機的無限蔥郁。
(4)熱愛學生。我國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有一段名言:“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這是古今中外教育實踐的一致性結論。班主任,應當是愛的使者。班主任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都應該洋溢著誠摯無私的愛。
二、處理好與科任老師之間的關系
(1)多溝通,統一教育思想。就一個班而言,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角,接觸本班學生多,對學生的情況了解比較全面,因此每個學期初都要找機會與本班科任教師溝通交流。
內容包括:全班學生的思想品德與組織紀律狀況、全班學生學習成績排隊(或摸底排隊)、班干部成員與工作能力、班主任的工作設想與本學期工作計劃等,讓科任教師對全班面貌有個底,同時征求科任教師對本班工作的意見,統一教育思想。只有這樣,一個班才可能成為真正的優秀班集體。
(2)幫助科任老師樹立威信。威信是種力量,班主任要有意識地樹立科任老師的威信。班主任要經常向學生介紹科任老師的長處,使學生對老師產生親近感和敬佩感。教師之間有分歧,班主任要妥善處理,一定不能影響學生。學生與科任老師之間有矛盾,班主任也要及時調解。班主任與學生和科任老師溝通,共同商量解決矛盾,才能讓班級和諧發展。
三、處理好與家長之間的關系
(1)班主任要尊重家長,打好與家長溝通的基礎。尊重學生家長是班主任與家長取得有效溝通的首要條件,尊重家長,讓家長在心理上感覺與教師地位的平等,就為溝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與家長交流,要懂得傾聽。不能以“教育權威”自居,一味講述自己認為的大道理。這種交流只是片面的交流,不利于教師掌握更多的信息,這時教師只有懂得傾聽,才能發現更多,才能更加全面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指導家長適當的家教方法與技巧。很多家長雖然也很想配合班主任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但要么因為方法簡單粗暴,要么因為方法隨心所欲,孩子的教育結果不盡如人意甚至弄巧成拙。而作為懂得一定教育規律和教育理念的班主任,這個時候就應該適當地指導家長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使得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能事半功倍。
四、處理好與學校之間的關系
學校各項方針政策、活動要通過班主任加以落實。班主任在學校和學生之間起著上傳下達的紐帶作用,學校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尤其是為全面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及生活、交往能力,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參與各科學習活動,課余時間參加體育比賽和社會實踐等活動。班主任就必須密切配合,不能因為班級和某種原因而抱應付態度。一名班主任一定要顧全大局,不能僅限于班級的小圈子,要從整體出發,做好工作;還要及時做到下情上達,將學生的想法和要求提供給學校,做好學校領導的參謀作用,為學校的各項工作獻計獻策,真正起到上傳下達的紐帶作用。
總之,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建設者、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帶好一個班,就要處理好與班級相關的各種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給自己創造出和諧的工作環境,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游刃有余、如魚得水。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阿合奇縣華能·托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