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英語是我國各高校的一門基本公共課程,也是我國高等教育課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大學英語在現階段各高校的反應并不太樂觀,因為在傳統英語教學方式下教學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較低,即便是經過了兩個學年的英語學習,也遠遠無法達到社會對英語這門國際的通用語言要求。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亟待探索出更加適合非英語專業學生的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本文也是著重于對大學英語教學方法在未來發展的一個分析研究。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方法;未來發展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2-0-01
引言
現在很多的孩子很小就在開始學習英語了,可以說英語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并不陌生的,從小升初考試到中考,再到后來的高考,甚至考研來說它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由不得我們去忽視。現在的大學英語教學本來是想培養很多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水平,讓他們能夠對十多年來的英語學習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發展。但由于在各高校大學英語都是一門基本公共課程,這樣的公共課對于大學生來說是很難引起他們的注意的,而且公共課程的上課人數一般都比較多,很多時候老師不能去顧及到每一個人,加之老師傳統的一些授課方式等各種因素的存在,導致高校學生對于大學英語課程不喜歡,不想去認真學習,抱有一種得過且過的態度。大學英語教學在未來想要得以發展就必須改變現在這樣一種現狀,讓大學英語成為一門對高校學生真正有用的課程。
一、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與特點
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方面的能力,使高校學生能夠在他們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運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活動同時也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以此來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現在的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都是全方位的,而且英語作為世界上的最大語種來說,它的運用也是最為廣泛的,能夠用英語進行交流是現在高校學生發展的一個趨勢所在。在對于高校學生老說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外,還應該擴展自己的綜合能力,這樣才能符合時代對人才發展的要求,這也正是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所在,不再把英語學習作為應試工具而是一種職業技能。
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大特點就是提出了大學英語教學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契機,利用新的教學模式來改變原來以教師講授為主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在這一要求之下,教育部在全國180所本科院校推行這種多媒體網絡教學新模式。多媒體教學可以最大程度地實現對于英語的個性化學習也保證了對于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加之英語本身也是一種緊跟時代發展的東西,如今在新媒體的發展中能夠較好的對新媒體進行合理的利用也是對于大學英語一個很好的提升契機。這也正是大學英語的特點所在,能夠很快的去容納新事物緊跟時代的發展,善于利用新事物帶來的影響。
二、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與問題
我國現在的大學英語面臨著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教材之間存在著無序競爭,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學英語教材種類較多,如《大學體驗英語》(高等教育出版社)、《新時代交互英語》(清華大學出版社)和《新視野大學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新理念大學英語》(t-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等等各種不同版本的英語教材,這樣豐富性的教材一方面給大學英語教師和學生都提供了更多選擇,但從另外一方面來看也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缺乏一個具體的教材評估體系這種無序競爭也把商業行為帶了進來,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教學質量。第二,大學英語的教材缺乏新意,長期以來大學英語都被視作素質教育課程,這也就決定了教材和教學內容的人文性也因此教材內容與中學教材內容重復現象嚴重,完全不存在創新意識。這樣內容的大篇幅重復容易導致學生學習情緒上的自滿,缺乏對于大學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失去學習動力。第三,大學英語老師的傳統教學方式缺乏創新,老師講課學生聽課的這種傳統方式很多時候都會讓學生無心聽課,對于非英語專業學生來說,英語又不重要,而且老師傳統的講課方式往往是枯燥乏味的,這就讓學生更不愿意去聽課。
以上提到的這三個問題,充分體現出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現狀,老師講課方式陳舊,大學英語課本雜亂,教材內容毫無新意。當這幾個方面重合在一起之后就出現了大學英語發展不理想的一種狀況,甚至可以說是越來越糟。
三、大學英語教學的未來發展方向
大學英語應該朝著實用型的方向去發展,現在很多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都對英語不夠重視,就算有英語課也只是為了去應付老師拿到學分而已。現在必須要改變這樣一種觀念的存在,我們不可能毫無道理的學了十多年的英語,既然在學校花了這么多的時間去學習英語,不能應為經歷完了高考就不重要了。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英語依然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應該讓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也對大學英語這樣一個科目重視起來。
當然大學英語想要在未來有一個好的發展不僅需要學生的努力,還需要老師的努力,只有老師的教學方式更加生動有趣,才能引起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能夠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英語學習上去。高校學生不只是把大學英語當作完成課時得到學分,而是把它當作一門以后工作的工具,當作對于自己語言交流能力的培養。這才能真正體現出大學英語的實用性,當然這也需要老師對于教材的把控。
四、結語
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課程設置、教師隊伍、評估體系和教材編寫等各個方面。但是想要改變如今大學英語不受重視的尷尬局面也是不無可能的,當我們把如今所面臨的問題一一解決之后,大學英語的教學一定可以更上一層樓的,這對于高校學生來說也是極為有利的。
參考文獻:
[1]秦曉晴,文秋芳.中國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發展規律與特點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2]王守仁.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J].外語界,2013(6):9-13.
[3]殷和素,嚴啟剛.淺談大學英語通識教育和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關系——兼論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發展方向[J].外語電化教學,2011(1):9-14.
[4]喬夢鐸,金曉玲,王立欣.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分析與問題解決思路[J].中國外語,2010(5):8-14.
作者簡介:張福群(1967-),女,講師,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學,英語翻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