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朝霞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九十團學校)
摘 要:器樂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琴教學能使學生在讀譜、視唱、聽音、節奏、和聲等知識結構上快速提高,通過演奏電子琴,能培養學生理解音樂、感悟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能充分展示自我。通過電子琴教學的實踐與研究,總結出電子琴教學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助推作用。通過分析電子琴在當下社會音樂文化普及中的作用,揭示出電子琴是少年兒童學習音樂較為理想的工具之一,電子琴教學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相信電子琴在學校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會受到廣泛重視,希望電子琴教學能普及到各個學校,普及到音樂課堂中。
關鍵詞:電子琴;教學方法;作用
一、電子琴教學的目的
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深化的今天,學校尤其重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第五師九十團學校近兩年為學生配備了近40臺便攜式多功能電子琴,為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打下了基礎,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音樂素養的提高可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音樂素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高素質音樂人才必不可少的基礎。從知識結構上說,音樂素養主要包括讀譜、視唱、聽音、節奏、和聲、音樂欣賞等要點;從作用上說,音樂素養重在培養“懂音樂的耳朵和理解音樂的心靈”,直接決定著一個人理解音樂、感悟音樂、表現音樂能力的強弱高低;從培養途徑上說,這是一個漫長、復雜、艱辛的過程,需要專業指導、科學訓練,更需要學習者持之以恒、反思探索。通過電子琴教學可以對青少年提高音樂素養起到事半功倍的助推功效。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我在多年的電子琴教學實踐中,對電子琴教學進行了教學研究,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電子琴設備,通過電子琴美妙的音響,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所以,我認為電子琴是少年兒童學習音樂較為理想的工具之一,應當大力普及。
二、電子琴的教學方法
我是小學音樂老師,針對小學生的電子琴教學方面進行了具體的教學實踐與研究,了解其對電子琴教學的認識及普及的看法。我們使用的是便攜式多功能電子琴,電子琴不僅能輕松自如地模仿大提琴、小提琴、吉他、小號、長笛、單簧管等樂器的聲效,還能演奏出其他樂器難以達成的音樂效果。音樂是美妙動聽的,但是學習音樂的過程卻充滿了枯燥和艱辛,這也是很多學習者難以堅持到底的重要原因。那么在學校的校本課程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對學生進行了電子琴合奏的訓練,先分聲部進行輔導,學生熟練后再練習合奏,這樣的演奏效果讓學生體驗到電子琴具有超強的音樂表現力,它音域寬廣,和聲豐富,可以與一支管弦樂隊的演出效果媲美。同時,在學校經常給學生提供表演的機會,使學生的才能得到了展示,增強了自信心,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就感,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電子琴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
電子琴以固定音高、音色豐富、兼容性強、伴奏功能強,以及簡單易學等個性特色,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受到各階層音樂愛好者的喜愛,特別適合作為青少年學習音樂的入門樂器。通過學習電子琴,可以顯著提高青少年的音樂旋律節奏感,顯著提升他們在音樂欣賞、音樂感受、音樂表現、即興伴奏等方面的能力。電子琴音高穩定,初入音樂之門的青少年如果將電子琴作為入門臺階,則可通過聽辨、模唱等手段快速而準確地幫助他們建起穩定的音感,為進一步學習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電子琴自身儲存有風格多樣的音型和節奏,能夠模擬多種樂器的音響效果,合理利用這些獨特的功能,不僅有助于青少年對音色的認識和聽辨能力的提高,而且還有助于開發他們的音樂想象力,豐富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力和表現力,系統地培養他們對音色、節奏、音效等的整體編排能力,使音樂技能升華為音樂能力。學好了電子琴,對他們進一步學習視唱、練耳、鍵盤等知識都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青少年通過學習電子琴,在有了一定基礎之后,可以相對輕松地學好鋼琴、手風琴等其他鍵盤樂器,感知更為豐富的器樂世界。
四、電子琴教學普及的現狀
學習電子琴的成本較為低廉,普及、提高兩相宜。對于青少年來說,電子琴教育的第一屬性是素質教育,核心在于提高美學素養和綜合素質。普及音樂教育,提高廣大人群的音樂修養,讓更多的青少年從中獲益,關鍵之一是必須找到一種或幾種成本低廉、多數家庭可以承受的載體。電子琴售價較為便宜,中等收入的家庭即可購買得起中高檔電子琴,且搬動方便、占用空間較小,從學齡前兒童到高中生都可以在零基礎上較為快捷地入門,所以電子琴很適合作為音樂教育的載體。同時,電子琴音色優美,表現力強,應用前景廣泛。隨著社會的全面進步,電子琴將會在人類的音樂生活中更為普及,會有更多的青少年借助電子琴而涉足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讓電子琴教學普及到各個學校,普及到音樂課堂中,只有這樣才能讓電子琴教學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