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芬
(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教師進修學校)
摘 要:結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就“小學語文教材教法”的話題從語文學科人文內涵、學習方式的靈活運用、激發學生真情實感、發展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四個方面談了粗淺認識和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程;教材教法
現行小學語文新教材體現了語文學科的諸多特點。結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我們在研究小學語文教材教法時,應關注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挖掘語文學科的人文內涵
語文學科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長期以來,我們注重工具性而忽視人文性,忽視對語文學科人文內涵的挖掘。
那么,如何挖掘人文內涵,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呢?我以一年級的拼音教學為例:我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對拼音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教給學生要團結友愛。在學ǖ與j、q、x拼讀規則時,我啟發學生怎么才能記住,一個男孩回答:“j、q、x小淘氣,見到ǖ眼就挖去。”“挖掉ǖ(魚)眼”太殘忍了!從孩子嘴中說出讓人心靈震撼。還沒等我做評價,就有小朋友說:“小魚那么可愛,挖掉眼睛會死掉的?!蹦泻⒉缓靡馑嫉氐拖铝祟^。我順勢說:“小ǖ有禮貌,見到j、q、x摘小帽。老師相信大家都非常喜愛小魚,都愿意和小動物交朋友。”
二、合理運用多種學習方式
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是對中小學傳統的接受學習方式的有利改革。人的學習活動有三種主要形式:體驗、發現和接受。這三者互為補充、缺一不可,只是在學生的不同學習階段所占的比重不同。比如:小學生在學習課文時通過感悟語言所描繪的生活場景與思想感情進入課文情境,這一過程就需要體驗或發現學習;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時,也需要學生更多地經歷、體驗和發現。但是我們知道:小學生知識少、閱歷淺,需要教師講解的情況也很多,這時就需要適當灌輸,提供背景知識、講解言語規律。
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合理運用多種學習方式。一方面努力踐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另一方面對接受學習也不要完全摒棄。
接下來,我著重談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踐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鼓勵學生敢想、敢說,通過質疑和發現解決疑問。教師要尊重學生,對學生獨到的思維和新穎的見解要大加贊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
2.盡量運用討論、探究的方式解決疑難。我們要鼓勵學生討論,甚至爭論。正所謂“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
3.注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要讓學生真正喜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成為一種習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被激活,就會逐漸成為學習的發現者和研究者。
三、在閱讀中釋放學生的生命活力
在閱讀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盡情釋放生命活力。這是閱讀教學強調“情感體驗”的價值所在。
李吉林老師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語文情境教育的創始人。她把課真正上成了美的教育,將學生的情感體驗發揮得淋漓盡致。比如:在學習古詩《宿新市徐公店》時,她是這么組織的:
在學生初步誦讀之后,引導學生詩意作畫,問學生該畫些什么?1生答:要畫籬笆。師追問:籬笆要畫成什么樣的,密還是???生答:要稀一點。因為“籬落疏疏”。2生答:還要畫小路。師追問:怎樣的小路?3生:狹長的小路,因為是“一徑深”。4生:還要畫樹,樹上只畫些小葉,樹下要有落花,因為是“枝頭花落未成陰”。5生:還要畫蝴蝶,因為“兒童急走追黃蝶”。6生說:“不能要蝴蝶,蝴蝶已經“飛入菜花無處尋”了。李老師提示一句:“是‘追黃蝶,而不是‘追蝴蝶?!?生得到啟發,說:“菜花是黃的,黃蝶也是黃的,所以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了,但還是要畫黃蝶的,要畫在花叢中?!?生補充:“最好是被菜花遮住,只露一點翅膀,這樣才能把‘飛入菜花的‘入表現出來?!薄谝龑W生詩意作畫的過程中,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體驗了詩情畫意的美好意境,讓生命的活力得到了盡情釋放,這是靈魂的自由舒展,因而也最容易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注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語文綜合實踐課是發展小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對此并不夠重視。我個人認為,要提高語文教師對這一課程的認識:
1.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課程內容豐富,綜合了社區服務、信息教育、研究性學習、勞動與技術教育等,這樣的課程就是要促進學生在構建知識、塑造心靈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2.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踐性很強,比如學生可以通過實驗、考察、動手做的形式學習知識、提升能力。
3.綜合實踐活動課無論在教學目標、課程內容,還是學習方式上都是開放的,課堂上、校園中、學校外都可進行。這就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
4.綜合實踐活動課雖然有周密的教學計劃,但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可能隨時出現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如能抓住現場生成的良好契機,靈活調整活動的內容和方式,對學生來說就是最有價值的。
小學語文新課程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很多,每位教師都要認真學習、深鉆細研、積極踐行新課改的諸多理念,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盡到教師最大的職責。
參考文獻:
朱月琴.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J].小學教學參考,2012(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