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鵬+范玉紅
(1.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下雙鎮(zhèn)沙河小學,2.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四壩鎮(zhèn)四壩小學)
摘 要:一段時期以來,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凸顯,孩子們有的被祖父母過分溺愛,有很強的的依賴性;有的因為大人之間不和,家庭關系緊張,父母不管孩子,孩子被扔在祖父母家,成了出氣筒或替罪羊,小小的心靈就承受了莫大的傷害,形成了不夠健全的人格。他們的教育在當前新形勢下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因此,課堂的組織教學至關重要!
關鍵詞:留守兒童;課堂組織教學;技巧手段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城市建設,許多農(nóng)民進城務工,他們的孩子大多數(shù)被留在祖父母身邊。這些孩子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生活和學習上養(yǎng)成了許多不良習慣,給學校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雖然農(nóng)村小學規(guī)模越來越小,小班額越來越多,但留守兒童居多,學生卻越來越難教。課堂組織教學關乎學生習慣的糾偏、關乎教學效率的高低、關乎學校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比以往顯得更為重要。
課堂教學是一項融科學和藝術于一體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在當前新形勢下,要順利實施課堂教學,教師不僅要懂得課堂教學的普遍規(guī)律,掌握教學相關知識,了解孩子們的需求,還需提高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利用科技手段吸引和調(diào)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孩子們熱愛學習的情感,使學生在愉悅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筆者總結(jié)出了一些操作性較強的課堂組織教學的小手段、小技巧。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新法
教師充分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真實情境,并輔以有趣的語言,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為課堂教學做好熱身準備。
二、設計游戲吸引法
每一項游戲都有其很強的趣味性,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并較為持久地集中注意力,加之學生參與面廣,教學效果顯而易見。教師可從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中下載添加或自主設計一些動畫類識字游戲,比如“火車開了”“我是小小搬運工”“小熊識字”等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識字學習的效果。
三、體態(tài)表情暗示法
人的不同表情可以傳達不同的情感。教師的表情可傳達對學生的期待、鼓勵抑或是探詢、疑惑等情感,也可以表達暗示、警告和提示等。教師還可以利用頭部動作、手勢等肢體語言傳遞豐富的信息,隨時調(diào)控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做更有助于強化師生間的溝通交流。
四、照片上墻法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達到目的,教師可利用手機拍攝現(xiàn)場學生照片,投射到大屏幕上,提出任務:讓全班學生觀察圖片,說說他(她)在干什么。如筆者給二年級小學生解釋“全神貫注”一詞時,就拍了一張聽課認真投入的同學的照片,投射到電子白板上,結(jié)合圖片解釋,大家輕松心領神會。這樣做加深了學生對詞語及句子的理解,語言積累方面也增加了范例。如果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走神、做小動作的現(xiàn)象,教師同樣可以抓住時機,使其照片上墻,不用老師多說一句話,在輿論的壓力下,這些小毛病小習慣可能就被悄悄擯棄了,真可謂妙趣橫生、一箭雙雕。
五、多媒體緩解情緒法
低年級小學生有意注意保持的時間本來就短,加之留守兒童學習的專注性更差,在低年級的識字或閱讀過程中,一個不經(jīng)意的動作或一句話,可能就會讓學生注意力被很快轉(zhuǎn)移。此時,教師想組織學生回歸正題,但提醒或警示顯然效果不佳。教師不妨順應孩子們的情緒,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歡快的歌謠或動漫,讓學生放松片刻。這樣做,既能消除學生的疲勞,又能讓他們身心愉悅,對下一環(huán)節(jié)教學的展開有利無弊。
六、闖關活動激勵法
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或?qū)W習積極性不高時,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一些小型的學習闖關活動,如搶答、小組合作走迷宮競賽、個人闖關等。小學生都比較爭強好勝,這種活動氣氛熱烈,學生情緒高漲,注意力高度集中,能讓他們跳出不良的學習狀態(tài),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七、榜樣教育法
孩子們年齡雖小,但擅長模仿,加上小孩子天生對老師有崇拜敬畏的心態(tài),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們的榜樣。所以,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示范孩子們怎么做。還可以樹立孩子們身邊的典型,比如老師通過表揚×××遵守課堂紀律、夸獎××善于思考、回答問題積極、××能用心傾聽別人講話……讓孩子們透過參照感受到差距,從而使他們模仿榜樣,自我完善。
總之,辦法總比困難多。作為教師,一定要以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為終極目標,不斷在實踐中探索,摸索出一系列適合學生的可操作的實用性強的教學方法來。
參考文獻:
[1]尹維淑.淺談低年級語文課堂的組織教學[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1(4):23.
[2]王金成.淺談課堂組織教學[J].教育與職業(yè),2001(8):29-30.
作者簡介:趙子鵬,男,1971年出生于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大專學歷,小學高級教師,一直在涼州區(qū)下雙鎮(zhèn)學區(qū)任教,致力于基礎教育研究。
范玉紅,女,1975年出生于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大專學歷,小學高級教師,任教于涼州區(qū)四壩鎮(zhèn)學區(qū)。研究方向:基礎教育。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