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菁
(福建泉州臺商投資區張坂中心小學)
摘 要: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可見四十分鐘的課堂教學一直以來對語文教學而言非常重要。很多時候,教師花很多時間用練習、考試來鞏固教學效果,而不是通過抓好課堂效率來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我校語文教研組經過多年的有益探索,略有收獲,現就將研究中的一些嘗試、經驗與大家共同交流、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教學目標
一、用心備課,有清晰的教學目標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想要有一節精彩的語文課,前提條件就是要有充分的準備。如何上好一堂語文課,就離不開教師對文本的深入解讀,要熟悉課文,熟悉作者以及創作背景,關注語言的運用,更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有有效性的問題設計,讓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顯得緊湊而條理,也引起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和問題的思考,從而使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
當下的語文課堂非常注重一點,那就是要懂得“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因此,在語文課堂備課的過程中,不僅要鉆研教材,還要備學生這一塊。要根據實際的生情,認真分析學情,充分預設學生可能在哪些問題上出現困惑,思考如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給學生學習帶來新鮮感,同時要注意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有心提問,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有效提問可以使語文課堂成為一個思維不斷發生碰撞的課堂,充滿學生的天真和奇思妙想。但現狀令人擔憂,常見到的是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的提問無效、無序、無章現象較為普遍地存在。如何通過巧妙的課堂提問改變這種低效重復的語文教學呢?
1.營造良好有效的提問氛圍
提問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獲得知識和找到獲得知識的方法。如果教師在提問的時候,能夠適時營造良好的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考回答。如,在《走月亮》的教學中“秋蟲唱著,夜鳥拍打著翅膀,魚兒躍出水面,潑剌一聲,銀光一閃……從果園那邊,飄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還是火把梨?還是紫葡萄?都有。”一開始我讓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聽一段關于夜晚田園的音樂,樂曲動聽委婉,伴有蟲鳴鳥叫,立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營造了良好氛圍,進而激發興趣,啟迪思維。于是就引導學生由文中省略號展開想象,你覺得在這樣的夜晚你還能聽見什么或是看到什么呢?在秋天的田野里還有哪些小動物也來參加聚會呢?問題拋出后,學生紛紛議論起來,有的學生說:“青蛙鼓著腮幫在大聲歌唱”,有的學生說:“知了是個文明的觀眾,它正趴在樹枝上聽秋蟲鳴唱”,有的學生說:“小螞蟻也來參加了,它和伙伴正在跳舞”等,許多學生都展開想象的翅膀,描繪一幅《秋夜田野圖》。我正想表揚大家的時候,卻見平時最安靜的駱某某站了起來說:“我想把他們說的串起來:秋天的夜晚,田野里正在舉行一場音樂會。只見青蛙鼓著腮幫用心歌唱,夜鳥拍打著翅膀翩翩起舞,小螞蟻們也三五成群愉快地載歌載舞,水中的魚兒激動得躍出水面,潑剌一聲,獻出自己的歌聲。這簡直是一場交響樂盛會啊!”她的話音剛落,全班響起熱烈的掌聲,我情不自禁地為他鼓掌。
其實,課堂問題的設計,要針對學生的學齡,設計一些貼近他們實際的問題,這樣更有利于調動每一位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2.把握有效提問的言語
語言與思維的關系最為密切。課堂內師生間交往的主要形式就是言語交往,因此教師提問的語言要特別講究,才有利于啟發學生,提高課堂效率。
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中,要使小學生對文中魯迅先生的事跡有充分的理解,相對而言比較難。究竟該如何引導學生認識魯迅先生呢?我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課前預習狀況,設計了以下導語:魯迅先生是我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這樣評價魯迅先生:“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那么,魯迅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文中的作者又是魯迅的什么人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通過引用名人語句,創設氛圍,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學生的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又通過巧妙提問如“文中作者回憶了魯迅先生哪幾件小事呢?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件呢?”理清文章的脈絡。又如“伯父他們是怎樣救助車夫呢?你能從文中找出動作的詞語,并說說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先生的什么情感呢?你認為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由于問題的提出能抓住人物的特點和品質,因而易于激發學生的思考,調動情感,避免了教師的枯燥講解。同時,通過提問,層層抽絲剝繭,學生對課文、人物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因此,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問題的設計和提問的語言。
總之,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有很多方法,只要教師潛心研究,不斷嘗試,并根據實際情況,大膽去探索,以有效為基準,追求高效,和“重復、低效”說再見,就一定會為語文課堂有效教學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史海英.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方法[J].學周刊,2016(5).
[2]楊玉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10).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