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萬銘
(浙江省上杭縣泮境中心小學)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創新教學中創新教學很有必要。就小學語文閱讀創新教學提出了具體路徑,認為應該將主動權留給學生,善于運用多媒體,組織表演短劇,還應該與家長及時溝通。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施策略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創新開展對于學生閱讀能力和表演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好的作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對于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而言很有必要。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閱讀的路徑和方法
(一)將主動權留給學生
為了在小學語文閱讀創新教學工作的開展更有實效,讓學生能夠更快地融入課堂,著眼于閱讀的教學,教師應該考慮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展示情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五冊第一課《師生情》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組織學生表演一個簡短的課堂劇,以“師生情”為主題,讓學生們表演自己日常與老師相處的場景,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來,提升學生學習和互動的興趣。
然而無論如何,學生的知識儲備畢竟有限,對于語文本身的感知能力大多來自于本能,如果在學生的語文閱讀創新教學課堂上一味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則會讓相當一部分語文感知能力不太強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掉隊,阻斷更多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語文閱讀創新教學課堂上在培養學生語文感受力時,教師還應該深刻認識到學生各自的不同情況,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幫助啟迪學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同時還能教學生掌握更多語文專業知識。
(二)善用多媒體
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下,老師往往秉持著填鴨式教學的理念,圍繞這一理念,多數老師已經形成了與之相關的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在這樣的教學體系下,學生往往無法獲得新教學理念提倡的主體地位,同時也就無法從學習語文的過程當中得到快樂。因此,當務之急是學校和相關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創造條件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和相關的進修,著力破除教師頭腦當中已有的填鴨式的教學理念,幫助老師建立起一個與高效學習和教學相關的、完整成型的教學理論體系。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四冊《葡萄溝》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在上課過程當中向學生展示一段課文的視頻,讓學生通過感知視頻中講述的具體故事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間接創新教學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情景感知能力。此外,為了學生的長遠發展,由此要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一直保持興趣,讓語文閱讀創新教學的學習一方面成為學生文化課學習中間的一個點綴和調劑,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通過語文閱讀創新教學的學習,得到其他方面的成長和進步。
為了提升教師的素質,小學可以考慮與當地師范院校合作,共同開發與教學策略相關的科研項目,讓小學教師參與到項目相關的理論、知識的構建當中,通過與專業的教學理論相關教師的合作,讓小學教師能夠從更高的角度出發,考慮與小學語文閱讀創新教學實踐相關的問題,以此種方法來讓教師的理論修養和教學水平都能有一個提升。
(三)組織表演短劇,創造課堂情景
組織學生表演短劇也是語文閱讀創新教學模式實踐的重要方式和方法。不過應該認識到,由于小學語文閱讀創新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師對多個學生的過程,一個教師的單一判斷不能兼顧學生全體,每個學生個體的特殊情況無法有效反饋到老師那里,這也就決定了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相當一部分的課堂教學實踐是無效的,教學效果并不好,學生也無法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獲得應有的成就感和快樂。
為了使小學生在語文閱讀創新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習效率,老師可以考慮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短劇的元素。讓學生通過語文閱讀上有趣的短劇,來獲得交流的快樂,進而提升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小兒垂釣》這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前排練短劇,讓不同的學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演,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拉近,也樹立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對學生提出僵化死板的要求,經常將分數和排名等話語掛在嘴邊,給學生帶來無形的壓力。這種做法的真正危害在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獲得真正的樂趣,學生的主觀感受是不快樂的,這種不快樂的情緒最終會導致學生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短劇的引入,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有良好的興趣,獲得應有的快樂,更重要的是,短劇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平等交流的過程,學生和老師在進行短劇的過程中往往是一個在地位和角色上相對平等的狀態,在這樣平等的狀態下學生可以輕松地與老師交流,這種交流讓學生有更高的學習效率。
(四)與家長保持溝通,及時了解教學效果
教師為了驗證語文閱讀創新教學模式的效果,應該與家長保持溝通。隨著時代的發展,多種溝通方式的使用,使得人與人之間溝通和交互的方式正在呈現多樣化的態勢發展。這種多樣化具體體現在溝通方式的多元化和溝通內容的多元化兩個方面。但是分析當前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方式可以發現,老師與學生的教學溝通方式還集中在學校內進行面對面的交談,以及一對一和一對多兩種單一形式的簡單應用上。老師常常在學生上課的時候,向學生提出諸如“大家聽懂了嗎?”“或者有沒有問題?”這種其實是缺乏實際意義的。極少有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會主動提出相應的問題,學生在快速的課堂節奏當中也無法證實自己在學習當中出現的問題。
互聯網的使用能夠極大地降低交流成本,在教學的理念之下,使用互聯網工具來幫助學生,與老師進行溝通和交流,一方面能夠減少溝通和交流的成本,同時也能夠加強溝通和交流的效率,使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途徑更加順暢,方式更加多樣,這種平等對話交流機制的建立,能夠盡快地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當中獲得快樂。例如,語文老師可以考慮建立一個語文學習相關的家長群,專門用來與學生和家長探討語文學習的方式方法。非班主任的語文老師也可以考慮建立這樣的群,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和家長能夠更好地溝通和交流,讓學生老師家長能夠在一個平等交互的維度上相互交流、共同合作,以期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應有的快樂。
只有通過現代化溝通交流工具的使用,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時代信息交互速度快的優勢,從而給學生學習語文帶來種種益處。在這個過程當中,小學語文教師是實行這種現代化教學的主體,也是學生和家長在語文閱讀創新教學模式引領下的語文學習過程當中的引導者,在這個過程當中建立起一個溝通交流機制,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通過各種途徑的努力,來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應該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為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語文閱讀創新教學的相關科學理念出發,制定教學計劃,推動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升,幫助學生在今后的人生中有更好的表現。
參考文獻:
[1]謝家成.學生語文創造能力的培養所需要注意的問題[J].哈爾濱師范大學學報,2014(3):72-73.
[2]崔梅.學生語文創造能力的培養的幾個應用途徑[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12-13.
[3]曹章.對小學語文創新教育課堂教學的反思與對策[J].中國教育,2013(35):5-7.
[4]麥梅.探究式學習的相關研究[J].教育從業者,2014(2):15-17.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