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東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紅山小學)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強調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其不僅能夠反映出學生的思維敏捷度,而且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智育發展。著重對目前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策略,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學生;運算能力;興趣;策略
作為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極為重要的能力,計算能力對于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及智力發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小學生正處于學習與成長的初級階段,其各項能力都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傳統單一式、機械式教學法不能夠滿足小學生運算能力提升的需求,因此,必須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特點,明確小學生在運算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給予有效的數學運算能力培養策略,促進小學生運算能力的提升。
一、小學生運算能力的現狀
作為數學學習的重要表現形式,計算在小學數學中占有較大的比重,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內容。新課改強調對小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要求在數學教學中全面貫穿計算教學,促進小學生基本技能的提升。目前,小學生在運算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計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有較大的比重。過多的計算習題量容易導致學生視覺疲勞,喪失對計算習題的興趣。通常,在數學計算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對于常見題型往往是直接寫答案,未進行檢驗,出錯率較高,部分學生對數學運算產生抵觸心理。其次,基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點,部分小學生在數學運算過程中,不夠細心,對于題目往往是一掃而過,粗心大意,導致在抄寫數字或運算符號時出錯,運算正確率不高,長此以往,學生對數學運算會產生反感心理,限制了學生運算能力的發展。
運算是數學學習的基礎,然而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基礎運算缺乏正確的認識,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直接影響到數學學習效果。通常在數學計算過程中,往往會用到數學法則與數學公式,然后再結合具體的題目套入計算,若此類數學公式、法則掌握不牢固,將直接影響到學生運算能力的提升。
小學生普遍具有游戲、貪玩的心理,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且存在一定的惰性心理。部分小學生在數學運算中接觸計算器,好奇心、游戲心理使他們對計算器產生依賴心理,數學計算實際訓練減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運算能力的發展。
二、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策略
1.提升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
小學生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可以抓住這一特點,通過豐富數學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提升學生對數學運算的興趣。首先,可以采用故事主題提問模式。小學生對動畫片、聽故事具有濃厚的興趣,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以此為突破口,將動畫故事與數學運算相結合,對小學生進行提問,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學習一年級上冊《數一數》時,可以為學生播放《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動畫場景,提問學生畫面中共有幾只羊,增強學生對數字的認識。其次,為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可采用搶答模式,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一組由4~5名學生組成,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迅速作答,使每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鍛煉運算能力。
2.加強教學中數學運算的訓練
學生運算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長期的數學計算鍛煉。首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卡片計算、聽算、小黑板等方式,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在筆算訓練環節,則要注重學生對基本定律、性質的理解與掌握,并在此基礎上,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數學運算中。如,在學習除法時,可以通過擺小棒的方式,形象直觀將定律、法則予以反映,加深學生的理解。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給予針對性教學,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掌握數學運算技巧,提升運算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運算習慣
小學生在數學運算過程中往往會由于粗心、馬虎出錯,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運算習慣尤為重要。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書寫規范,字跡工整,避免在運算中由于數字模糊出錯。其次,要鼓勵學生養成審題、檢驗的習慣。在完成一題后,不僅要再次審題,而且要對計算結果進行檢驗,如15÷3=5,在得出結果后,可以結合其法則與定律通過3×5=15進行檢驗,提升數學運算正確率。
基于新課改的要求,必須加強對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明確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心理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小學生運算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蒙春容.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J].儷人(教師),2016,14(7):40.
[2]袁青青.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24(10):182-183.
[3]黃景光.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閱讀感悟能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2):173-17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