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杏

[摘要] 目的 探討保護性機械通氣在小兒膿毒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應用。 方法 對我院42例小兒膿毒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進行保護性機械通氣,定為觀察組,取以往42例同種疾病采取傳統機械通氣方法的患兒的臨床資料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種方法的應用效果。 結果 觀察組患兒PaO2、PEEP數值高于對照組;病死率為4.76%,低于對照組的30.95%;PaCO2數值、24小時和撤機后的降鈣素原水平和C反應蛋白水平也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小兒膿毒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進行保護性機械通氣可以降低降鈣素原水平、C反應蛋白水平和死亡率,利于抑制炎癥反應。
[關鍵詞] 保護性機械通氣;小兒膿毒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2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08-7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protect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application of pediatric sepsi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Methods 42 children with pediatric sepsi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ere given protect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they were se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Clinical data of 42 children with the same disease receiving tradi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Application effect of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PaO2 and 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 of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morta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76%,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0.95%.In addition,PaCO2 values,calcitonin levels of 24 hours and after ventilator weaning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so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rotect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application of pediatric sepsi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can reduce calcitonin level,C-reactive protein level of and the mortality rate,which is helpful to inhibit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Key words] Protect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Pediatric sepsi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pplication effect
膿毒癥屬于一種炎癥反應,如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將引發多種并發癥,其中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小兒患該病后極易引發死亡現象[1]。在小兒膿毒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過程中,保護性機械通氣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4例患兒,通過對照分析方式,探討保護性機械通氣與傳統機械通氣應用于小兒膿毒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中的效果差異,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2例確診為小兒膿毒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進行保護性機械通氣治療,同相同疾病的42例患兒的傳統機械通氣方法的治療資料進行比較,所有患兒家屬均知情同意,符合醫學倫理。其中,對照組中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齡為(5.6±2.3)歲,原發疾病包括化膿性腦膜炎、肺炎和其他,對應例數為13、23和6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齡為(5.8±2.4)歲,原發疾病同上,對應例數為12、22和8例。兩組患兒的外周白細胞均<4×109/L,或者≥12×109/L,其X線胸片結果為雙肺存在彌漫性浸潤影,組間上述內容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所有患兒均治療其原發病,實施營養支持,平衡其機體內的酸堿,適量使用抗生素。對照組患兒進行傳統機械通氣治療,方法如下:設定45~60次/min的呼吸頻率,調整動脈血氧分壓,設定較大潮氣量為10~14mL/kg,將動脈血氣參數控制在正常水平。觀察組采用保護性機械通氣方法,具體如下:設定呼吸頻率為45~60次/min,潮氣量為5~8mL/kg,依照P-V曲線確定PEEP(呼氣末正壓通氣),做好數值檢測,此外,檢測所有患兒的PaCO2和PaO2數值。抽取患兒通氣0、24h和撤機后的靜脈血,檢測其降鈣素原和 C 反應蛋白水平,對比兩組患兒的預后情況。
1.3 觀察指標
PaO2、PEEP、PaCO2、降鈣素原、血清C反應蛋白、死亡率。
1.4 統計學處理
處理本次研究數據應用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不同的呼吸參數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PaO2和PEEP數值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PaCO2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不同時間的降鈣素原水平和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
兩組患兒的降鈣素原水平和C反應蛋白水平在0h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24h和撤機后的水平比較而言,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的病死率比較
兩組預后比較顯示,觀察組患兒死亡2例,病死率為4.76%,對照組患兒死亡13例,病死率為30.95%,組間比較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膿毒癥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患該病后其肺組織會受到一定的損傷,肺泡的毛細血管會受損萎縮,肺部的順應性和容積也將降低,臨床表現為肺水腫和肺不張等[2-5]。小兒患該病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將引發死亡現象[6]。膿毒癥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理基礎為炎癥反應,其影響機制為炎癥因子釋放和合成,經由血液循環影響肺組織,在自身含量大量增加后破壞肺泡上皮細胞和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平衡炎癥因子的能力,最終引發一系列嚴重問題[7-10]。目前,臨床主要的治療方法為機械通氣。由于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是炎癥反應的敏感指標,可以指導疾病轉歸狀況[11]。嚴慧芳等[12]研究內容顯示,通過降鈣素原水平和C反應蛋白水平的結果可以評估肺炎合并膿毒癥患者的病情,臨床價值顯著,所以本文對其水平含量進行了檢測。兩組患兒的降鈣素原水平和C反應蛋白水平在0h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24h和撤機后的水平比較而言,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保護性機械通氣對降鈣素原水平和C反應蛋白水平影響上比傳統方式更佳。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屬于急危重癥,能夠參與通氣的功能性肺泡比例低于30%,而傳統的機械通氣方法的潮氣量相對比較高[13]。由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肺組織的順應性不均一,這樣就會致使正常的肺泡過度牽張和擴張,最終造成正常肺泡功能的失調,從而引發機械通氣相關性肺損傷癥狀[14]。而這種癥狀則會導致膿毒癥的病源在肺部發生移位,從而造成嚴重肺損傷[15]。本研究將肺保護性機械通氣方法引入治療過程中,該方法的潮氣量較低,能夠防止正常肺泡的過度擴張情況,降低了肺損傷情況的發生率,此外,依照P-V曲線還可以明確PEEP,較佳的PEEP能夠降低肺損傷情況,同時抑制炎癥反應,減少膿毒癥病源的移位現象[1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PEEP、PaO2數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其病死率僅為4.7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0.95%,而24h和撤機后的同樣顯著低于對照組,上述數據顯示觀察組患兒的治療效果更佳,死亡率更少。提示保護性機械通氣相比傳統機械通氣對患者的損傷方面的影響更低。
綜上所述,對膿毒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采取保護性機械通氣方法可以改善其血氣結果,同時還能降低降鈣素原水平和C反應蛋白水平,炎癥反應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因此,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高戈,馮喆,常志剛,等.2012國際嚴重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診療指南[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3,25(8):501-505.
[2] 紀明鎖,任新生,徐杰,等.早期腸內營養治療對膿毒癥病人機械通氣脫機的臨床觀察[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6,23(4):216-219.
[3] 呂光宇,王曉源,蔣文芳,等.早期應用神經肌肉阻斷劑治療嚴重膿毒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4,26(5):325-329.
[4] 吳燕燕,趙金川,魯力.連續性高容量血液濾過對膿毒癥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分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5,37(17):1782-1786.
[5] 陳偉,陳右江,丁祥飛,等.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在腹腔膿毒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應用[J].中國急救醫學,2013,33(5):404-407.
[6] 陳少媚,曾凡杰,葉偉華,等.右美托咪啶在膿毒癥ARDS患者機械通氣治療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6,56(2):58-59.
[7] 周游,孫伏喜,吳偉,等.熱毒寧注射液用于膿毒癥致ARDS患者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6,56(12):74-76.
[8] 高敏.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抗感染治療研究進展[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3,38(2):166-171.
[9] 孫小聰,邵義明,黃河,等.烏司他丁對膿毒癥急性腎損傷腎功能的保護作用[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5,32(4):910-912.
[10] 鄭君剛,王俊,王偉飛,等.右美托咪定鎮靜對機械通氣膿毒癥患者腸屏障功能的影響[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6,25(9):1176-1179.
[11] 陳玉紅,鄭明,李斌,等.不同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模式及其劑量對膿毒癥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溶質清除效果的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8):2145-2150.
[12] 嚴慧芳,殷站茹,杜曉寧,等.保護性機械通氣在小兒膿毒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應用[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13(3):49-51.
[13] 黃河,黎清標.脈搏指示連續心排血量監測在治療膿毒癥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4,35(6):883-885.
[14] 張篤飛,馮小偉,林濤,等.小兒膿毒癥并腹內高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3,15(7):530-534.
[15] 張琳,莫寶定,鐘明媚,等.每搏量變異度監測在膿毒血癥休克行機械通氣患者血容量復蘇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3,53(2):73-74.
[16] 俞辰斌,倪海濱,劉克琴,等.EGDT優化方案在膿毒癥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急救醫學,2016,36(4):303-306.
(收稿日期:201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