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怡霞
摘 要:圖書館是社會公益事業,服務是圖書館的永恒主題,也是圖書館的立身之本。圖書館工作的主旋律即“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當今和諧社會圖書館更要加強人性化的管理服務,更應樹立起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和“品牌服務”的理念,令讀者感到被尊重與被理解、信任,充分發揮“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理念。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以人為本 創新服務理念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6-0075-01
一、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
增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圖書館管理的最重要的目的,以此放大圖書館功能,滿足社會和讀者對圖書館所提出的各種需求。針對圖書館自身發展的直接目的就是“放大圖書館功能”,來滿足社會各界不斷發展變化的文獻信息需求。為此圖書館必須轉變管理模式,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和理念。
首先。在圖書館建筑布局上,要從讀者和圖書館員工的實際出發,人文關懷必須放在第一位。以此來達到方便讀者閱讀的目的,又能讓館員在舒適的工作環境下保持工作熱情,充分發揮自身存在的潛力,體現富有個性化的創新精神。當今信息時代,傳統的服務模式“坐等讀者”,是適應不了現在發展的。唯有發揚光大圖書館宗旨,“一切為了讀者。為了讀者的一切,為了一切的讀者”,開展多層次,多元化的服務方式,千方百計的激發和調動讀者使用圖書館的積極性,讓他們依賴圖書館,熱愛圖書館,支持圖書館事業。為此也使圖書館員工增強自信心和責任感,感覺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從而激發她們的主動性和創造力。
其次,網絡時代圖書館要生存發展,僅有的性能優越的計算機等現代化設備而缺乏懂現代化信息技術和圖書館專業知識是滿足不了當今讀者的需求的,讀者即是上帝,為此有正確的人生觀、具備信息素質的圖書館員來擔當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建設者和維護者,來服務好讀者也是十分必要的。好的服務是信息資源與讀者用戶的橋梁和紐帶,如果圖書館的服務質量提高,那么圖書館發展必定是與時俱進的。
第三,圖書館員同樣有各方面需求。圖書館館長應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關心、愛護、幫助他們,充分體現領導者的領導素質和領導藝術,增強親和力,促進圖書館員有想頭、有盼頭、有奔頭的工作,激發員工參與圖書館建設工作的熱情,形成一股共同推動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洪流。
以人為本,提倡人文關懷,提供人性化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手段,是新時期圖書館發展的一個全新方向。當然,圖書館本身對于提升整體水平,充分發揮圖書館服務的潛力,改善圖書館的服務環境,樹立圖書館的嶄新形象,無疑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得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和思路更加明確。成為一種全新的理念和價值取向,令以人為本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體系中,以人為本的根本宗旨就是以讀者為“上帝”,凡是讀者的需求、讀者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體現在人性化之中,尊重每一個讀者的個人自由空間,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一切合理需求。
二、圖書館人性化服務的基本概念
眾所周知,人性化服務的核心就是要“以人為本”。在圖書館服務工作中,不應以墨守成規機械方式來運行圖書館工作的規章制度,應該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采用不同的方式,這就要求服務方式的靈活性和富有人情格調的以人為本的服務方式理念,來滿足滿足讀者的需要,實現其價值。與此同時,圖書館在開展的活動時,要以追求人的發展為趨向,以充滿人文關懷,體現美與和諧的形式來實現。圖書館人性化服務所帶來的益處有:除了加強了圖書館的服務水平,拉近了與每位讀者的距離,消除了以往的距離感。同時可以減輕人們對競爭的壓力,優雅的環境令人們可以更加舒心的獲得一種心理上的愉悅感覺。
牢固樹立“始于讀者需求,止于讀者滿意”的服務理念,因為只有讀者是圖書館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圖書館創新服務的關鍵。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人們的價值觀念急劇變化的背景下,開展好創新服務,樹立這一服務理念,使圖書館不斷提升存在價值,具有更強大的生存競爭能力,促進圖書館事業全面、健康的發展,這其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圖書館以人為本創新服務的實現方式
1.把人性化的服務理念轉變為館員自覺的行為準則
圖書館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著肚子的需要而開展的。在服務過程中應以讀者為中心,籌劃可以預見的讀者需求變化趨勢,整合圖書館各種資源和服務功能,形成一個以服務為指導,以讀者需求變化為動態響應的服務體系,讓人性化服務理念成為館員的自覺行為準則,使人性化服務滲透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服務當中,讓讀者真切感受到來圖書館閱讀是一種快樂、滿足、權利,而不是外在約束。
2.體現環境與人的親和力
圖書館應為讀者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學習環境,因為圖書館的閱覽環境對讀者的閱讀愿望和閱讀效率及學習效率有著直接的影響。這就包含燈光、色彩、等要滿足讀者的各方面需求。圖書館的閱讀環境既要讓讀者感到舒適,又要激發起每一位讀者的閱讀學習興趣。同時也可在圖書館環境中增添一些藝術品和綠植,(舉例如字畫、陶藝、盆栽、雕塑、壁掛等等)來滿足讀者閱讀環境的布局,達到協調統一的全新格局。可以令一走進開放舒適閱覽室內,就能激起讀者美好閱讀欲望,有一種投身書海的強烈感召力。
3.加強館員自身的服務水平
圖書館在人性化服務中應激勵館員不斷“充電”以強化和壯大自我。要以開放、主動、公益性服務的精神,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服務,切實貫徹“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服務宗旨和理念,不斷增強讀者對圖書館的信任度和依賴度。且要對每一位讀者真誠服務。館員的一切活動都要圍繞以讀者為本、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圖書館員更要精通圖書館本專業的知識,掌握廣泛的其他各類學科知識,給讀者提供更好的人性化服務。
以人為本管理模式的構建是圖書館良好的社會聲譽及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點。特別是開展好讀者服務工作和造就一批具有活力的圖書館員工息息相關。圖書館員的創造能力、技術開發能力、服務能力是任何高新技術都無法替代的,他們是構成圖書館最大的隱形資產,形成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巨大而持久的推動力。在網絡信息時代迅猛發展的新環境下,圖書館只有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充分發揮其自身所在的優勢,在競爭中搶占制高點,才能爭取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能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花明.論以人為本理念在圖書館服務中的實施;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5(1)
[2]王海泉.以人為本:現代圖書館發展的性理念;圖書館學報,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