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
摘 要 中高職銜接的核心內容,就是課程銜接,它是促進中高職教育健康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途徑。對于中高職體育課程的銜接而言,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重復設置專業課內容,具有較為突出的文化基礎課脫節現象。本文首先探究了中高職體育課程在銜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針對問題,提出了實現中高職課程銜接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體育銜接 中高職 課程設置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819 文獻標識碼:A
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之一,就是體育教學,它對于全面提升學生職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規避浪費教學資源,應實現中高職的有機銜接。通過對課程教學體系的優化,促進中高職教育的協調發展。
1中高職體育課程銜接存在的問題
高職的生源主要來源于技校、普通高中等,學生具體不同的層次和水平,接受體育教育的差異較大。目前高職院校主要是根據高中體育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而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高中體育課程教學基本上流于形式,在這個階段主要是田徑部分的達標。盡管學生比較歡迎足球和籃球,但卻沒有建立系統的教學體系。體育課程內容的制定和“對口和自主招生”的群體教育具有比較突出的矛盾。造成了中高職體育教學內容脫節的現象,嚴重浪費了教學資源。
在我國一些城市,盡管中高職的教育類型相同。但因為具有不同的層次,而歸屬于不同的管理部門。而各個部門之間又各自為政、有效統籌和協調匱乏。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就業,而忽視公共基礎課的投入,僅僅是在專業技能上,具有很大的投入。即便是同一層次的學校體育課程,其評價體系和課程標準也不統一。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開展,僅僅是依據現有的場地設施和師資力量,導致體育教學內容的重復和交叉,未能真正做好中高職體育教育的有效銜接。
2 實現中高職體育課程有效銜接的策略
2.1統籌規劃、系統設計,實現體育課程標準銜接
中高職體育課程有效銜接的基礎,就是加強統籌。系統設計,統籌規劃。健全政府統一領導,明確中高職人才培養分工,對不同行業中高職生體育教育教學課程標準進行制定。教學內容應圍繞教學目標開展,培養技能型人才,是中職教育的目標。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促進學生身心發育和全面發展,需要強調學生身體素質的增強。在運動項目的安排上,應圍繞耐力、速度、柔韌度等等,對基本的技能和技術進行傳授。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掌握一定的保健知識。通過體育活動的開展,而使自身的體能和素質進一步增強,以更好的滿足生產一線的需求。規避發生職業病,提升工作效率,在教學目標上實現技能、知識的有效銜接。
2.2對中、高職有效銜接機制進行構建
通過中職生招生比例的擴大,而解決生源短缺的矛盾,為中職生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因為中職生平時沒有太大的學習壓力,可對一定的專業技能訓練進行實施。而到了高職后,即可對原有的技術水平進行鞏固,同時,還可對其應用能力和體育知識進行培養。立足于不同的職業崗位,對一些素質拓展訓練有針對性的開展,進而使學生自身的道德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進一步提升。
另外,高職院校在錄取學生時,還可測試一些基本的體育項目。這樣既可以對學生的運動基礎深入了解,同時還能有效銜接中高職體育課程內容。有條件的高職院校還可對高中本科進行開設,對具有更高層次的、工程型和技術型人才進行培養,為國家更好的調整產業結構做出貢獻。
2.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整合教學內容體系
為了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更好的滿足社會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實現終身體育的目標,就必須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此,體育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使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專業知識不斷提升。從專業型轉變為智能型,為職業教育培養更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中高職體育教師間的學習與交流,是中高職體育課程銜接的關鍵。為此,需要將“國培”和“省培”的指導性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成立專門的研究機構,對體育課程體系和標準不斷調整,為實現中高職銜接提供政策支持和組織保障。通過交流研討和繼續教育等多種形式,促進中高職體育教師的交流與合作。確定不同階段和層次的人才培養目標,實現中職生的知識和技能必需。高職院校既要注重訓練學生的運動技能,還應著重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生綜合能力和體育知識的含量進一步提升。凸顯高職提特色,為更好的改革體育教育教學,提供保障。
3結語
中高職教育銜接中的體育課程銜接和職業教育質量息息相關,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新的歷史時期,隨著各項戰略的實施,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提高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機遇。而在中高職體育課程銜接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面臨著諸多困惑,需要不斷的完善各個環節的工作。為此需要各級政府部門和學校共同努力,不斷探索中高職課程銜接的有效途徑,以真正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教體系。
參考文獻
[1] 黃晨華,朱武壽.廣西高職院校飛鏢課程的開設與學生動商開發的研究[J].體育科技, 2016(04).
[2] 徐禮才,蘇醒.物理學知識在高職體育課中的應用[J].體育科技,2016(06).
[3] 毛帥杰.高職體育安全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對策[J].體育世界(學術版), 2017(01).
[4] 王洪.新時期高職體育游戲教學的策略研究[J].運動,2017(01).
[5] 王鳳仙,婁會俊.探討當前高職體育的困境與突破[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