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科學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在教育中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和提升,是目前小學科學教育工作中一項重要環節,而對小學生的創造性能力進行提升和小學科學是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受到傳統教學方式和思維的影響比較大,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小學科學的教育教學水平并不理想,在小學教育工作中處于落后的位置,因此嚴重影響了這門學科的質量和效果。在當前的教育教學環節中,要想對小學科學教學質量進行提升,幫助學生進行全面提升和發展,本文就將對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展開研究,進一步分析對學生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和提升的重要方式,希望對今后這門課程的開展起到更大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小學科學 創造性思維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6-0-01
創造性思維是發散思維中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有助于人們對問題進行詳細研究和掌握。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的全面發展,社會和國家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所以這就要求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小學教育作為最為基礎的教育階段,對學生的思維養成和發展都將起到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用[1] 。但是根據筆者對當前小學科學教育的實際研究,發現小學科學教育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雖然在山東課改中已經對其有了相應關注,但是這項工作在實際落實的環節上還不理想,嚴重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就將針對小學科學課程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展開研究,希望對這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參考價值。
一、當前小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問題
根據筆者的研究,發現在當前的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并沒有引起關注,這就造成其思維上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如:很多科學學科的教育過程中,教師通常都會將科學知識的傳授作為主要環節,而學生的思維能力則是需要自己養成的。同時,很多學生也會錯誤的認為創造性思維應該是優等生的專屬能力,這對于學生的發展和能力提升將起到十分不利的影響。在實際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演示的機會比較多,但是學生實際進行操作和實踐的機會十分有限,這對于其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也將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2] 。
二、科學課程中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在小學科學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應該認識都這門課程是一項以實驗為主的課程,因此在實踐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雖然開展路徑比較多,但是最終的實踐結果都是一致的。所以在對科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還應該適當加強對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這也是當前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對學生創造性進行培養的過程中,要讓其學習過程和社會發展的需求進行有效結合,因為人才是對國家和社會進步產生重要影響的關鍵環節和組成部分,所以對學生的創造力進行培養,也將對祖國的未來發展提供有效幫助[3] 。
三、對學生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的有效策略
在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過程,需要不斷研究和探索相關的教學策略,針對這種情況,下文中將進行詳細論述:
1.讓鼓勵小學生對問題勇于提出質疑
在小學的科學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鼓勵也是對其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的一種重要方式,這對于引導學生走進創造性課堂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幫助。在對課堂活動進行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適當的引導學生和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或是研究,進而為提出質疑奠定基礎。
比如在對科教版三年級中《大樹的觀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周圍的小草進行觀察,之后再對大樹進行觀察,并將二者的差別進行例舉,在這種背景下,提出“大樹的樹皮為什么會裂開?”通過對問題的提問,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也將更加濃厚,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必急于對問題進行解決,而是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通過對答案的找尋,也將有助于學生問題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的提升,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將體會到收獲知識和答案的樂趣[4] 。
2.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導師,在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這樣才能對學生的思維創造性開啟。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備較為濃厚的好奇心理,所以在實際教育的過程中經常會存在對知識不滿足的情況,因此經常希望在學習中收獲更多的知識。針對這種情況,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對這一情況進行掌握,進一步對學生的額好奇心理進行培養和激發,對其求知欲進行激發。比如在對學生進行《大氣壓力》的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實驗對教學情景進行創設[5] 。并向學生展開提問,問學生相不相信一張紙能否托住一杯水,在這種背景下很多學生都認為不相信。在這種前提下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實際實驗操作對事實進行驗證。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的創造意識和思維進行進一步培養和提升。
結束語
通過對上文的研究,發現在我國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并沒有充分引起關注。創造性思維作為發散思維中一種獨特的思維形式,對于學生對問題進行詳細研究和掌握有著重要的幫助和影響。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的全面發展,社會和國家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所以這就要求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小學教育作為最為基礎的教育階段,對學生的思維養成和發展都將起到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用。在當前的教育教學環節中,要想對小學科學教學質量進行提升,幫助學生進行全面提升和發展,本文就將對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展開研究,進一步分析對學生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和提升的重要方式,希望對今后這門課程的開展起到更大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永廣.結合小學生心智特點激活學生創造性思維--小學科學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培養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56(10):102-102.
[2] 肖裕紅.談小學科學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培養[J].文理導航(下旬),2015,312(1):-1--1.
[3] 陳超.小學科學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培養策略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6,15(3):383.
[4] 張煥松.小學科學課教學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研究[J].亞太教育,2016,51(9):20.
[5] 孫曉輝.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創造性思維培養研究[D].寧夏大學,2013,36(2):189-190.
作者簡介:王超,男,(1980-12),山東日照人,日照市金海岸小學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