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學是一門緊密聯系實際的自然科學,物理教師要結合教學工作實際和物理課程改革的趨勢,落實觀念上的求實和方法上的求實。學生是完成學習任務的實體,教師要通過聯系實際、設計實驗、體驗實踐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的興趣,組織必要的學習內容,維持學生積極的思維狀態。
關鍵詞:物理教學;教學觀念;教學方法;設計實驗;體驗實踐
物理教學中要求“實”,是中學物理教師應遵守的一個原則。物理教師要結合教學工作實際和物理課程改革的趨勢,從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的角度賦予新時期物理教學中的求“實”新含義,即觀念上的求實和方法上的求實,使中學物理教學更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一、從教學觀念的角度來看,教師首先要樹立一種求實的教學觀
當我們從“以知識為本”轉向“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念后,我們不能再把學生視為一種容器,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將學生視為空杯子,教師只能進行灌輸,實際上,學生是具有內在知識結構和自我認識的實體。
在課堂教學前,學生的大腦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并建立了一定的知識結構,這些基礎是他們以前經歷的教育或者是社會和家庭環境中吸收信息的結果。隨著社會的開放、媒體的增多,學生的經驗和吸收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而不再是學校教育的唯一結果。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接受來自教師的信息,但同時,他們更多的是在自我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著內在的組織;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之后,學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反思性的工作,使其大腦中的認知結構發生漸變或突變。
在這樣的情境中,如果教師的教仍然是簡單地以自己的主觀愿望為出發點,以教學目標為依據,進行著“很好”的教的工作,那教師還是把學生看成一種“虛”的受教育者,而不是在教學環境中與教師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實體。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要任務應當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組織必要的學習內容,維持學生積極的思維狀態。
二、從教學方法的角度看,物理教學中要做到三個求“實”,即求實際、求實驗、求實踐
1.求實際
學科教學總是基于縮短人類求知的過程、加速人的個體的社會化的目的而出現的,為避免盲目探索,就要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對實際生活情景加以提煉、鍛造,在這樣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求知的時間縮短了,實際的教學情景也漸漸地遠去了。
但物理學本身就是從實際中來的一門自然科學,中學物理教學聯系實際有它的特殊含義。一方面是指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了解理論在實際中的應用;另一方面,它是指在理論講解的過程中抓住一些場景,讓學生了解如何在實際問題中找出科學道理,以深化對于問題的認識并進一步解決問題。
學生把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之中的能力必須以大量的應用性實例為基礎,在課堂教學、課后練習、課外活動中加強這方面的引導是教師要充分考慮的問題,如問題情景的設置,相關學科的聯系等。
2.求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應該突出實驗特點。教學中要重視實驗,包括學生實驗、演示實驗和學生課外小實驗,使其成為培養學生通過實驗探索知識、驗證知識、培養科學態度、提高科學能力的有效工具,并抓住實驗中的主要特征,通過實驗獲得遷移能力。如有目的的實驗觀察、控制變量、因果分析、數據處理、書面報告等能力,同時借助實驗,可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
3.求實踐
學科教學固然承擔著傳授前人積累的知識的任務,但在教學時間有限和欲傳授的知識急劇增多的矛盾解決過程中,我們面臨的不僅是探討怎樣利用重要知識作為載體培養學生的技能和方法的問題,也必須探討怎樣在教學中讓學生體驗到物理學與實踐之間的關系。
我們的物理課一直強調“物理學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但我們課堂上做一兩個實驗,收集三五個數據就得出一個物理規律的教學,單純演繹或簡單歸納得出新的認識的教學,以及大運動量習題訓練,都容易使學生認為物理學其實就是那么一回事兒——教室里做幾個實驗或者紙上推算幾下,這對學生正確認識物理學研究的本質有很大的誤導。
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讓學生有接觸到科學實踐本身真實過程的機會,以增進他們對科學探究與實踐之間關系的理解,從而進一步產生對科學的親和感。例如,新課程標準要求在中學物理教學中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其意圖也就是讓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體驗到探究、質疑的重要性;體驗到初步的科學探究的步驟和方法;體驗到實踐中的技術問題大多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只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需要權衡利弊進行評價;體驗到物理課題往往是與社會、生活問題密切相關的特點;體驗到物理科學前沿發展之迅速以及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綜合,物理學不是一個完全成熟了的封閉系統;體驗到物理學本身是需要不斷探索創新的一門科學等等。
中學物理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物理教師怎樣跟上形勢的發展,在樹立正確教學觀念的同時,注重教學方法的適應,是教師的綜合素質及教學能力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在提倡素質教育、呼喚創新人才的今天,求實將成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
作者簡介:焦玉增(1975—),男,中學一級,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學物理教育。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