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添盛
摘 要:隨著國家加快推進新課改的進程,強調要轉變老師在授課過程中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充分的發揮。少教多學教學模式的主要方式是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為學生以后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少教多學;小組學習;主動性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傳統教學的不足之處漸漸顯露出來,各種各樣新的教學模式也開始涌入學生的課堂,給學生的數學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這就要求老師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學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在自由的環境中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吧俳潭鄬W”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那么如何做到合理的“少教多學”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誘發學習動機,讓學生愿意學
新課改要求老師轉變自身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體,從以前的被老師管著不得不去學習逐漸轉變為自己主動要求學習。少教多學的模式主要是讓學生之間成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學習。既然是小組學習,那么首先老師就要做到合理地分組。
老師對學生的合理分組,是小組學習順利開展的前提。在進行小組分配的時候,老師要注意照顧到每一位學生,使學習資源可以最大優化。在分配小組時,老師要綜合考慮每個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性格差異也不容忽視,老師綜合學生的這些情況然后進行分組,并給所有的小組設定一個編號,以便老師對其進行管理。
分配小組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在成立小組時,每個小組的規模都不能太大,人數要控制在10個之內,其中要包含優等生,也要有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成立小組之后,每個小組選出一名同學來擔任組長。小組內的每個成員都要有明確的分工,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互相監督,互相幫助。老師要告訴每個小組成員,在自己的小組中,自己不再是一個人,每個人的成敗關系到整個小組的榮辱。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不是以個人的成績作為考核標準,而是以整個小組的成績作為考核標準,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會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任何個人都不會愿意拖整個團體的后腿。我們曾進行過多次課外實踐活動,如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測量旗桿的高度,測量時,每八人分為一組,在組長的認真組織下進行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測量相關數據,有的負責做標記,有的負責做記錄,一節課順利完成了測量任務,并且每組成員又按要求寫了實驗報告。這就使學生的學習有了一定的動力,使他們自己主動去學習。
二、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學
少教多學顧名思義就是要讓老師少講,更多的是靠學生自己主動地去學。這就需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少教多學的模式,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自學能力,老師要注意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其中,這樣才能讓學生喜歡學習。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巧設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例如,我在講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時,讓學生對一些方程進行求解時,我只看一眼,就和學生談到方程的解的情況,而學生卻只有做過之后,才知道。學生就好奇了,他們想老師為什么沒有做,就知道了方程解的情況,議論紛紛。這時候再講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的作用,學生就有了極大的興趣。
少教多學模式重在多學,這就意味著學生在課下的時候需要做更多的關于學習方面的工作,特別是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預習工作要做好。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應當自己主動地發現問題,從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要有針對性,所以在學生預習的前期,老師可以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學生可以正確地預習知識,預習知識也是在小組環境下進行,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記錄下知識難點,然后在小組內進行討論與研究,最后讓組長把這些問題統一反饋給老師。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學生在發現難點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可以讓學生喜歡學習。
三、培養學習個性,讓學生善于學習
少教多學這種模式可以使課堂充滿活力,當然,它并不僅僅只適應于課堂,也可以應用于復習階段。這可以讓小組成員之間互相檢查對知識點的理解,加強對知識點的掌握。例如,我教完“平方差公式”,在學生掌握了平方差公式后,我組織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自編應用題,看哪組編得又快又多又好。在編寫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積極主動,編出了不少有特點的題目,但思維角度基本相同,于是便提醒學生從多角度來編題,這樣就使學生在發散思維的過程中,不僅關注流暢性,還關注變通性,更關注獨創性。同時讓不同小組之間互相出復習題,這樣學生在動手編、做考卷的同時更加透徹地掌握知識點。這樣不僅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一些不足,同時也使每個學生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總之,任何一種行為需要反復做才會成為習慣,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它需要每位老師對學生的耐心指導,同時也需要學生對于這種方式持之以恒地運用。在少教多學這種教學模式下,小組合作方式可以讓學生之間交流學習經驗,增強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的進步。在老師的指導下,可以讓學生形成一種初步的自我管理與自我學習的意識,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艷.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24):294.
[2]梁鴻凰.“少教多學”模式下初中數學合作學習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25):21-22.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課題:農村初中數學“少教多學 自主高效”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立項批號:FJJK14-548)研究成果。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