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壽躍
摘 要:寫字教學要從娃娃抓起,如何開展好小學低段寫字教學,從興趣引導、培養習慣、寫好基本筆畫和長遠發展四個方面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嘗試。
關鍵詞:小學低段;寫字教學;方法策略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段作為寫字的初始階段,如何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寫好字,達成課標中的寫字教學目標,筆者就低段寫字教學的具體方法和策略做了一些探索和嘗試。
一、以興趣引導為根本,享受書寫樂趣
講故事對孩子們來說是最具吸引力的,而漫長的書法史上,這方面的故事只要你稍加留意,也有不少,比如有東晉王羲之的“題扇橋”“黃庭換鵝”的故事,有唐代草書大家懷素的“禿筆成冢”“蕉葉作紙”的故事,有漢代書法家師宜官“醉書店墻”的故事等。在書寫練習的同時,穿插一些書法家的小故事,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還有利于幫助孩子認識寫字(書法)的價值和調整好自己的練書心態。
文字簡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讀好記的兒歌也深受一年級學生喜愛,我們把教材中的執筆方法、書寫規律編成兒歌,讓學生樂學,培養了學習興趣。本文引用的兒歌和口訣并非全是筆者原創,來自于書籍、網絡,或是教師間口頭相傳,筆者只是挑揀了一些常用的與大家分享。只要符合學生特點均可拿來為我所用,當然在教學中也可以自己創編口訣激發學習興趣。
二、以培養習慣為核心,養成寫字習慣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一手好字,能給人一種眼前一亮、賞心悅目的感受;一手好字,能透出一個人內在的涵養、氣韻。一手好字成就于良好的寫字習慣,低年級正是習字的起始階段,更是培養孩子良好寫字習慣的最佳時機。那么良好的寫字習慣指的是什么?“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這是課程標準對低段寫字目標提出的具體要求。
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常用的姿勢口訣,就能很好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坐姿: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寫姿:胸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眼離本子一尺遠。
握筆姿勢:老大老二對對齊,手指之間留縫隙,老三下面來幫忙,老四老五往里藏。
另外,明確字寫在田字格或方格上的要求,則能有效保障書寫規范端正。不但要分清田字格的具體位置,還要記住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上不頂天,下不挨地,左不靠,右不依。
三、以基本筆畫為抓手,提高寫字能力
一個基本筆畫由三個部分構成:起筆——筆畫開始的部分;行筆——筆畫進行的部分;收筆——筆畫結束的部分。筆畫的不同,起筆、行筆、收筆的形狀也不同,書寫中應注意各部分的速度和力度變化。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要想寫好漢字,一定要先練好基本筆畫。提升一年級小朋友的寫字能力還得從基本筆畫入手,橫豎撇捺折,筆筆要規范到位。
基本筆畫口訣形象生動,有助于學生記住書寫要領:
小小一點要寫好,學會頓筆很重要。橫要平,豎要直,撇有鋒,捺有腳。提鉤要尖折有角,行筆輕快要記牢。認真練習功夫到,筆畫健美字才好。
學生不一定能理解口訣的含義,教師一定要做好示范書寫,正確規范地書寫基本筆畫,邊書寫邊講解,講、練、評相結合。寫好字是個長期的過程,低段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易分散,寫字中教師要反復要求,不斷指導,要切實開展語文課中不低于十分鐘的寫字教學。
四、以長遠發展為目標,寫好漢字主筆
當學生達到了課標規定的基本要求后,可根據班級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漢字結構方面的教學,做好與下一階段的過渡和銜接工作。筆者以寫好主筆為例談談如何把字寫勻稱,寫美觀。
除了“一”字只有一筆外的其他所有漢字中,筆畫間都有主次之分,主副之別。主筆在一字中主要起著平衡重心、支撐字架的作用。同時也是使字形更加舒展、挺拔的主要角色,主筆以外的筆畫為副筆,它輔助主筆完成整個字的重心平衡,豐滿字形,使整個字的字形伸縮有致,富有韻律美。
在漢字的規范書寫中,一般先要準確判斷出每個漢字的主筆,然后再動筆書寫,即王羲之所說:意在筆先。這樣才能保證書寫時突出主筆,不至于主次不分或喧賓奪主。
如何找準主筆、寫好主筆,很多書法字帖和教程中都有詳細指導,筆者不再引述。教師應先從筆畫少的漢字、主筆明顯的漢字入手,舉一反三,突出主筆,把漢字寫美觀。
總之,寫字是一種基本技能,任何技能都是要經過一系列的訓練才能形成的。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和把握學生的認知特征,遵循教育規律,掌握必要的指導方法,循序漸進,多角度地啟發學生思維,激發興趣,培養良好的習慣,夯實基礎,為日后的寫字訓練做好準備。最后,用一首小詩與學寫漢字的孩子們和教學漢字的老師共勉:
博大精深中國字,欲將寫好非易事。
但得吾輩持以恒,入室登堂百余日。
參考文獻:
[1]李國鋒.書法藝術元素在小學寫字教學中的應用[J].寧夏教育,2016(3).
[2]馬梅.淺談如何提高小學寫字教學質量[J].課程教育研究,2016(3):178-179.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