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曉霞
摘 要:新時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教師應該加強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對小學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陶冶小學生的情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將情感教育融入整個教學過程中,這樣可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情操,同時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結合多種情感教育形式,使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對策
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正在形成各種素質和能力,將情感教育充分融入其中可以促進小學生健康、全面地成長。根據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語文教學要加強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工作,在課堂上的情感教育環節能夠最大限度地培養小學生的道德情操。本文通過分析研究情感教育的積極影響,得出如何更好地在小學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豐富小學生的情感世界
小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任何新鮮的事物都充滿好奇,所以有興趣去探究新知,但是由于經驗不足、對事物認知不全面,使得他們不具有對自身情感的控制能力,可能會對成長產生阻礙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增加情感教育的內容,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這也是小學生形成人文素養的關鍵步驟。
(二)潛移默化中陶冶小學生的情操
情感教育是在潛移默化過程中發揮作用的,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從教材內容出發,將其中情感因素詳細講解讓學生感受,教師的正確引導過程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小學生還處于各項能力不完善的階段,對事物好壞沒有正確的判斷能力,所以教師要特別重視情感教育的內容,使學生養成自我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凈化心靈,培養想象力
小學生的世界是干凈、純潔的,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小學生極易受到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教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抵抗不良現象的誘惑。同時,還要在情感教育中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想象力,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播放優雅的詩歌朗誦,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受到情感體驗的熏陶。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找準文章的抒情點
小學語文書中的內容是非常簡單容易理解的,但是相對小學生掌握其中的核心情感有一定難處,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對其中的抒情點盡量詳細講解,使小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其含義,實現小學生的情感教育。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寫一個小女孩在冬夜里賣火柴的故事,場景非常凄慘,作者使用雪花和環境襯托出小女孩的悲慘命運,要想使學生能夠切身感受到其中的情景,教師講解過程中,首先對小女孩看見的五個情景進行詳細講解和分析,最終過渡到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揭示出資本家的殘忍本性和對兒童的巨大傷害,小女孩是當時社會下人們生活狀態的代表人物,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慘,使小學生能夠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將文章作者的命運同文章內容相聯系,可以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講解真實的道理。學生最終不僅對文章內容有了深入掌握,還能受到一定的感情教育。
(二)創新教學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全程貫穿情感教育的引導,使用多樣化的新型方法完成教學工作,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也受到情感教育。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設備,多媒體設備能夠以更加真實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情感,比如進行《春天在哪里》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春天的音樂、春天的景色等,小學生由此產生對大自然的濃厚熱愛之情;教師也可在教學方法上不斷創新,形成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可以采用表演或者模仿的形式,將語文中那些有趣的片段讓學生表演出來,這樣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學習《少年閏土》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其中的小片段根據自己理解進行表演,使小學生體驗其中的情感。
(三)教師要深入對語文教材進行研究
教學可以看作是一個具有創造力的工作,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小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在語文研究中找到精華的學習材料,教師將其加工成分散的流程,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形成良好的學生情感教育效果。學完《丑小鴨》一課后,進行這篇課文的情感教育讓學生發現其中的真、善、美,最后教師對知識進行拓展,簡單講解其他安徒生童話中的故事,加深學生對作者的認識和童話故事的理解,這也形成了學生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
情感教育成為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情感教育,陶冶小學生情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以教材為基礎,發現其中的情感教學任務,將情感教育融入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不同方式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使小學生擁有豐富的情感體驗,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也取得了越來越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范鳳運.淺談新課程標準實施背景下如何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赤子(中旬),2014(4):238.
[2]李姝穎.寓情于景:情感教育在小學教學應用中的實踐和探索[J].才智,2013(25):40.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