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良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永不變更的基本功能。而讀與寫的結合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質疑的,它是打造高效課堂、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不二選擇,是課堂改革的需要。
關鍵詞:語文閱讀;初中語文;讀寫結合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是與吸收有必定的關系。閱讀與寫作是一貫的,閱讀程度提高了,寫作程度沒有不提高的?!边@就說出了課堂教學讀寫結合的真意。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兩種重要手段,缺一不可。
關于讀與寫的結合,很多學者都做了論述,他們總結出來許許多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仿寫法、縮寫法、擴寫法、續寫法等等不一而足。我認為語文教學要搞好讀寫結合,讀是基礎,只有讀懂了,讀透了才能寫作,因為文本就是最好的寫作范例,讀的側重點應該是寫的對象和重點。寫作是實踐、是運用、是關鍵,因為學的目的就是運用。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搞好讀與寫的結合,找準“結合點”尤為重要。下面就我教學《背影》一課的讀寫結合的方法和實踐與大家探討。
就這一課我做了兩個方面的嘗試,一是學習抓住瞬間作放大描寫,二是學習依情用色,表達情感的寫法。
文章中什么最感人,不是轟轟烈烈的場面,而是細節。面對生活,我們常常有所感悟,有所感受,可是這種感受可能是一瞬間,稍縱即逝,面對這種感受我們應該怎么辦,我們就只有把它定格然后作放大描寫。所謂“放大描寫”就是把生活中最感人的情景和感受最深的場面或細節加以定格和放大,進行細膩的刻畫和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要做到這一點,第一步解讀文本是必不可少的步驟,文本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反復要求學生讀《背影》第六段,并提出以下思考:一是作者抓住了什么特定環境;二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的描寫;三是運用了什么手法進行描寫;四是找出這一段中最富有表現了的詞語(包括修飾的詞語和動作的詞語)。通過解讀文本,讓學生明白了放大描寫的方法和技巧,就是用慢鏡頭回放,作適當的添加,運用恰當的修飾手法,還要錘煉動詞綜合運用多種描寫方法。第二步就可以進行寫作實踐,在寫作中,首先讓學生進行了口頭表述,教師出示“老師生氣了”一個情景讓學生進行放大描寫,讓學生恰當地添加語言、動作、神態、心理、表情、情景等,然后讓學生展示出他們的作品,教師適時地補充提示。
其次,讓學生口頭修改描寫片段,教師用多媒體出示片段作
文,要求學生運用放大描寫把省略處修改完整。“我從爸爸手里接過針,猶豫起來,怎樣挑才好呢?經過一陣忙活,總算把該死的刺挑出來了。”學生展示他們的修改成果,根據情況教師也可以展示修改實例。經過前面的過程準備就可以進行現場作文訓練,要求學生模仿《背影》第六段,以“爸爸的眼神”或“媽媽粗糙的手”為寫作對象寫一篇短文。然后讓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比一比看看誰的作文更感人。
我在教學的具體活動中發覺,用色彩表達人物的情感,在學生的習作中還很少涉及,或者說還沒有引起學生的關注。阿思海姆認為:色彩能有力地表達情感。色彩能喚起人們視覺的第一印象,傳達人物的喜怒哀樂。在寫作中,加入色彩的描寫,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因此,我在《背影》的教學活動中設定了這一讀寫結合的環節。
在完成這個任務前我首先預設了一個片段練習,要求學生寫寫你早上出門上學時看到的景物,并力圖寫得有味,還要表達出總結的某種情緒,寫好后先放在一邊。
然后我就引導學生解讀文本,探求文章依情用色的方法和效果,第一步要求學生跳讀文章,在文中找出使用顏色詞的句子,希望學生用重音強調的方式讀出思考的意味,然后師生共同探討使用顏色詞有什么好處?通過探討交流得出能使內容更具體、畫面更豐富、表達更含蓄的結論。第二步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總結鏈接色彩表達感情的知識,當色彩符合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時就會產生愉悅的情緒,一般用比較明快歡樂的暖色來表現,比如紅、黃、白;而表達哀傷悲痛之情則用莊重樸素單調的冷色,比如藍、綠、灰、黑等,讓人產生一種平和、正定、消沉、悲涼、松弛等情緒。第三步要求同學們回憶《故鄉》《紫藤蘿瀑布》等文章依情用色的精彩片段,并用多媒體顯示出來,讓學生體會文章傳達的情感。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學生基本了解了色彩對表達感情的重要作用,也了解什么色彩能表現什么情感,這樣就可以進行寫的訓練。第四步進入寫作實踐,要求學生依情用色,修改課前的小練筆,至少用一種技巧,要表達出自己的某種情緒。最后學生展示成果,朗讀自己修改后的習作,就基本達到了讀寫結合的目的。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抓住兩點,以寫作為目的,從閱讀入手,閱讀是基礎,把課堂閱讀內容運用到平時的寫作實踐中,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使他們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因此,語文教學閱讀與寫作兩手必須一起抓,必須緊密結合,讀時要想著寫,教師分析課文時,要時刻與學生的寫作實際進行對比,特別提醒學生注意細節描寫、巧妙寫法、特別之處,要進行與所學內容相關的寫作訓練,閱讀與寫作互相足進,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建軍.中學語文課程“讀寫結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2]郭莉.初中作文序列訓練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