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斯
摘 要:幫助學生認識世界、增長見識的有效途徑是閱讀。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語文閱讀教學。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主要分析了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提出相關的方法和對策。
關鍵詞: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學語文教育的基礎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語文教學應當重視閱讀教學,但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閱讀教學沒有足夠重視
語文教學中的新課標提出讓學生多閱讀一些書,少做一些習題。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還沒有受到重視。在一些高年級的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往往關注課本上的文章,以這些文章為中心而忽視閱讀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閱讀過程,根據每個段落的內容設計一些問題,其實很多問題的答案都在文章中,只要有閱讀的過程,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找到。這樣就可以使語文閱讀教學變得生動,在班上活躍起來,讓學生對閱讀充滿興趣。
2.忽視詞匯教學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基本漢語必須建立在學習漢語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尤其是對于一些詞匯的有效學習。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認知水平仍然有限,對一些詞語理解不完全,如果此時教師不進行適當的指導,不對生詞進行系統的講解,那么學生也就無法理解閱讀內容。因此,閱讀教學能否有效開展,關鍵還是在于學生對詞語的理解。
3.不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有些高年級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所以老師在教學時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教師沒有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就會更困難。一般來說,高年級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閱讀的習慣,在他們看來,我只要能填寫問題的答案就可以了。但是,作為閱讀教育者,我們應當教他們把相關句子和社會實際、生活經歷結合起來回答這個問題,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二、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1.注重學生的情感參與能力,以寫促讀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理解書中人物的感受,并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自己真實的感受思考問題,這樣學生就可以同作者和文字中的人物在精神上和情感上達到共振。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引導學生寫作,在寫作的過程中促進閱讀。這是因為在語文教學中,讀與寫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閱讀可以為寫作提供素材。教師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收集寫作材料,并根據寫作主題找到相關文章,讓學生通過寫作促進這個過程,這不僅提高了寫作質量,而且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獲得了快樂,通過寫作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
2.引導學生為寫作積累語言,奠定基礎
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定期做一定數量的閱讀筆記,以這樣的方式,提取感興趣的故事書和良好的名人語錄,通過摘錄名人喜愛的詩歌、詞語、句子等豐富自己的文化素質。教師也可以讓一個或多個學生將他們的閱讀感受寫到黑板上,讓學生通過手寫的形式,將自己積累的內容分享給其他人。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閱讀與寫作的結合來提高閱讀質量,從而為今后的語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重視閱讀教學策略,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1.培養閱讀興趣
語文教學不僅要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目標,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在教學中的興趣。閱讀教學作為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需要重視教學策略,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在小學語文教育中以閱讀教學為核心,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已成為語文教師的共識。因此,教師需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閱讀時間,根據具體的教學計劃可以穿插閱讀,還可以布置作業,使學生能充分利用時間閱讀。引導學生閱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讓學生深刻地感受閱讀的樂趣。
2.創設閱讀情境
教師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還需要為高年級學生創造大量的教學情境。傳統的閱讀教學雖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卻忽視思維的重要性,如此長期下來,學生的思維能力下降,而讀書的能力也僅被自己的興趣所取代,學生只為興趣而讀書,卻無法想到我讀什么。這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能主動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將讀和寫結合,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為將來學習語言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陸榮姝.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2014(12).
[2]楊菊霞.淺議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軟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