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莉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社會經濟環境需要進一步擴大英語人才,同時對英語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時代的發展要求,作為英語學習者,特別是小學生,不僅著眼于打造語言基礎,還要提高英語各方面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養成語言習慣,理解和掌握更多的英語文化知識,以減少在交流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從而更順利地實現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焦慮;探析
一、小學六年級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加速發展,英語作為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在國際社會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全國大部分小學從三年級就開設英語課程。在一些先進的區域,從一年級就開始設立英語課程。我們不難看到當今社會對兒童英語學習的重視。然而,作為一線的小學英語老師,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更加意識到一個常見的問題,那就是當孩子剛剛接觸英語時,熱情度非常高,踴躍發言,非常愿意進行對話,聲音也很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變得越來越沉默。特別是在六年級,在課堂上刺激孩子學習英語的熱情幾乎成了一種奢望。許多孩子不再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反之他們更傾向于聽,不再愿意參加表演,更有甚者對英語測試產生惶恐心理。
二、提高小學英語學習探析
1.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轉換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實現雙向互動。英語課堂學習中的主角應該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教師的任務應該以引導學生為主,讓其主動學會思考,主動表達,而不是單向的“老師說,學生聽”的教學方法。互動英語課堂應該從單向的“一味教”轉向“師生互動”教學模式,讓學生有自己的情感,主動掌握知識點。我們應該建立學生的主導地位,營造一個更自由和輕松的教學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比之下,教師要把學生視為“朋友”,給予學生最大程度的信任和尊重,使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學習興趣點,營造相互尊重、相互鼓勵的教學氛圍,即使學生和教師的意見不同,教師也不要急于否定,應仔細分析是否還有另一個新的解決方案。要鼓勵學生善于提問和如何提問,這才是互動教學的最終目的。
2.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興趣的培養已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當務之急。傳統的小學英語學習模式只注重課堂上英語的學習,讓學生被動地接受,造成英語學習的消極狀態。所以學生總覺得學習英語是無聊的,導致許多學生失去了對英語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如果將英語文化知識滲透到英語學習中,不僅可以豐富小學英語學習的內容,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真正掌握英語文化的內涵,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習興趣可以有效消除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心理障礙,許多學生談及英語就有一種聽之色變的感覺,如果將英語文化知識的多樣性融入英語學習中,英語將會變得生動有趣,所以了解和學習英語文化知識也可以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重建學習英語的信心。
3.實施評價機制
一方面,形成性評價可以使學生全面了解他們自身的英語水平。形成性評價的多樣性(評價主體的多樣性、評價內容的多樣化、評價形式的多樣化和評價標準的多樣化)對減輕學生的壓力非常有效。學生、教師、家長都是參與者,這種評價能使學生從過去的被動評價轉向積極評價,從而觸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這種評價還會使學生從以前的單獨學習轉成合作學習,養成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同時,這種評價使學生從以前的“無聊”到“有意識的思考”,促進了學生的反思和調整,使學生學會了解自己,客觀地給自己定位。形成性評估的實施將幫助學生體驗成功和進取感。此外,形成性評價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和建立自信,它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民主和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享受學習快感。實施形成性評估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的英語能力,讓他們體驗成功,感受進步,讓學生充分獲得成就感,享受收獲的快樂,這不僅將促進學生的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的掌握,而且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和熱情,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到的知識最多,加上合理的教學方式,可以實現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學習英語必須學以致用,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思考、實踐和應用,并在課堂上掌握知識點,真正掌握一門英語學習技能,那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就是一種有效的教學。
參考文獻:
[1]陳冰冰.小學英語文化教學及其變量研究[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9).
[2]師茗.小學英語課堂互動過程中的教師話語分析[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4(2).
[3]李力超,王海平.小學英語文化教學及其變量研究[J].教學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