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鳳霞
【關鍵詞】 數學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9—0103—01
高效課堂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的學習效益的課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構,互動激發,高效生成,愉悅共享”。衡量課堂高效,一看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增長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變化程度;二看教學效果是通過怎樣的投入獲得的,是否實現了少教多學;三看師生是否經歷了一段雙向愉悅的交往過程。下面,筆者就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小學數學課堂低效的原因
首先,由于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性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計算、驗算等環節要求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還很低下,又較為好動,無法集中注意力,這是小學數學教學存在困難的原因之一。其次,傳統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枯燥,無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傳統教學方法是教師在黑板上列出題目,并繼續板書驗算演示給學生看,再讓學生根據課后習題按照教師的演示方法進行驗算練習。此種教學模式不僅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興趣缺失,還嚴重阻礙了小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再次,由于一些學校教學條件落后、教學設備陳舊,使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只能成為一種空想,無法落實,從而無法達到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
二、構建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1.適時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多媒體以其圖文并茂、集音、像、色一體的獨特優勢,迅速進入課堂,發揮了傳統教學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實踐證明,適時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豐富了教學方法,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學時,教師要聯系教學實際,并結合學生的特點,適時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高效課堂真正落到實處。
例如,教學“乘除法運算”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在準備課件時找一些動物圖片,利用ppt軟件制作成一系列反映乘除法的畫面。如,將大象和河馬分為兩組,河馬每三只在一起,大象有九只,問大象是河馬的幾倍?這樣,教師利用圖片的方式使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到了河馬與大象之間的數量關系,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確保了數學學習的有效性。
2.使數學教學生活化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系,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讓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例如,在教學“平均分”時,先談話導入:八月十五中秋節,小文一家4口人在賞月,爸爸分月餅,分得很均勻,每人一樣多。接著讓學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得一樣多,最后引出:人分物品,分一樣多,就叫“平均分”。由于學生對分月餅比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義。
3.利用游戲進行教學
游戲對小學生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它充分滿足了小學生的生理與心理需求。在游戲中,小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都達到最佳狀態。考慮到這一點,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將游戲引入課堂,使學生在游戲中快速地掌握數學知識,以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例如,教學 “長方形的認識”這一課時,先采用了打撲克的游戲。讓四名學生圍著桌子坐好,指導學生觀察:哪兩個學生是“相對”的,哪些學生是“相鄰”的,從而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什么是“相對”,什么是“相鄰”。實踐證明,這個游戲既富有情趣,又為學習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打下了基礎。
總之,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必須先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把課堂時間盡可能多地還給學生,這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個有效措施。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