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秋
(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中學,江蘇 鹽城 224000)
摘 要:核心素養是學科課程的基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實證分析、歷史理解和解釋及價值觀等基本能力。文章就現行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歷史教學經驗,研究歷史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策略。
關鍵詞:中學歷史;核心素養;構成;基本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7-0095-01
為了順應當前社會對人才發展的需求,提升人才教育的質量,教育部于2014年3月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把“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體系”作為今后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以此來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本文主要結合高中歷史教學,就如何在歷史課教學中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進行研究。
一、歷史核心素養的構成
結合中國的國情和學生的特點,北京師范大學提出了中國的基礎教育要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著力培養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的核心素養。具體到歷史學科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實證分析、歷史理解和解釋及歷史價值觀等方面的核心素養。
(1)時空觀念。歷史的時空觀念就是要在特定的歷史時空下分析特定的歷史事件。培養學生良好的時空觀念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懂得將歷史事件放在具體的時空中來分析,學會用辯證的眼光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史料實證。歷史學是以史為鑒,來指導今天的社會發展。史料實證就是要客觀地對待歷史,還原歷史的真相,重現歷史。要通過對史料的分析,讓學生正確地對待歷史的昨天和今天,從眾多的歷史資料中甄別有效信息,從而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
(3)歷史理解。歷史理解是指從歷史的角度正確對待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件和正確評價歷史上的人物。讓學生設身處地地考慮和分析歷史上的人和事,對是非功過做出公正的評價。
(4)歷史解釋。歷史解釋是在歷史理解的基礎上,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客觀的評價。學生首先要理解歷史,才能解釋歷史,這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歷史認知能力。
(5)歷史價值觀。歷史價值觀是核心素養培養中的最高層次。教師在對歷史研究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價值取向,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歷史經驗和歷史哲理,從而幫助學生養成求真務實的精神,樹立積極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歷史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策略
(1)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切忌把歷史課上成故事課,每一堂課都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講解要精練,抓住主題,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討論。例如,在講到“太平天國天朝田畝制度”時,可以設計如下問題:為什么要施行“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制度?這個制度對你有什么啟示呢?學生們回答得很積極,有的從農民的角度闡述這個問題,有的從洪秀全作為領導者的角度闡述這個問題,還有的同學從農民土地問題講到今天的“三農”問題。討論發言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整個課堂氣氛活躍,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科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創造情境教學,提升學生歷史學習興趣。歷史課如果純粹地講歷史無疑是枯燥無味的,因此,教師應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或創設一些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對歷史課感興趣,因為,畢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通過具體的情境,才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將自己置身于當時的環境當中,從而產生思想的共鳴。例如,在講“紅軍創建革命根據地”這節課的時候,可以利用當地的紅色教育資源,如革命烈士紀念館等基地開展現場教學,讓學生穿上紅軍服、背上紅軍杯,穿上紅軍鞋,讓學生與歷史產生碰撞。這樣,遙遠陌生的歷史仿佛就發生在今天,使學生很容易接受歷史知識,理解歷史知識。
(3)倡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歷史核心素養中最重要的素養就是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團隊精神。因此,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使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合作探究學習”是以團隊合作為基礎,通過分工、合作、閱讀、思考、討論、交流等活動形式開展自主學習方式,能夠極大地增強學生的探索能力、創新能力合作精神。例如,在講授“土地政策”一課時,教師可以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活動。其探究步驟如下:首先,學生圍繞“土地政策”這個核心問題進行探究,分組制訂計劃,明確成員分工,研讀史料,梳理中國古代的土地政策、近代的土地政策和今天的土地政策,探究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其次,探討歷史上的土地政策對今天的土地政策的指導意義,并完成研究報告。最后,進行班級匯報,接受同學和教師的提問,根據同學和教師的意見進行修改,成文上交。合作探究的方式,培養了學生們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加深了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歷史的興趣。
三、結束語
總之,歷史核心素養培養已成為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一線的歷史教師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提升業務水平,探索出適合歷史核心素養培養的新方法、新途徑,從而把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高月新.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8).
[2]陳超.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與培養[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