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聰聰++郭彬達
摘 要:視覺傳達設計實踐教學內容改革與創新過程中要不斷研究實踐教學課程的設置以及課程之間的關聯,更新實踐課程設備和滿足學生實踐需求的項目課程,同時設計和實踐課程相一致的課程教材,增強設計性、應用性、綜合性實踐內容的比例,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和創新水平,從而滿足當下社會發展對設計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實踐教學;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改革
一、基于課程目標的視覺傳達設計實踐課程內容創新
視覺傳達設計實踐教學課程內容的創新既要統籌全局也要兼顧細節,應當在一個完整、有效的課程結構指引下進行改革與創新,這樣才更具整合性和系統性。實踐教學課程在授課時實行非單元制,即每門實踐課之間都是相互平行,且貫穿整個學期。這種非單元制授課模式的優點在于:首先保證了實踐課程的教學課時量,由于課程貫穿整個學期,讓學生完全沒有受到填鴨式教學的感受,同時有各種機會來體會與研究老師教授的課程;第二試行探討式教學,該模式產生的前提條件在于有效評價與集體討論,課時分配中合理安排師生相互討論與交流的時間,給學生更多思考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空間,此外也對提升學生的語言交流水平創造了機會。與此同時,學生也能夠在課余時間進行市場調研、收集資料、準備材料直至課程作業的完成。在編制教學大綱及授課內容上注入更多的關于實踐方法與手段、實驗技術、材料的介紹,使學生進入實訓室創作之前就已對本課程所需使用實訓室有一個較全面直觀的了解。
視覺傳達設計的實踐教學的意義在于為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水平做鋪墊,應該著手于下述幾個方面:首先,實踐級別包括幾種類型:基本型、提高型與綜合設計創新型。在這些類型中,實踐教學的知識點逐一深化,從模塊直至綜合項目實訓,從而可以確保提升學生的創新觀念與水平,同時讓創新充分體現在實踐中;基本型實踐主要內容是代表性的設備認知;提高型實踐主要是設計的深入研究;綜合設計創新型實踐就是通過實踐模塊這類先進的手段與實踐方式來提升處理設計問題的水平,培養學生對理想設計和實際操作的理解,在設計時由感性逐步加深至理性認識,實現整體的提升學生實踐操作水平的目標。其次,教學手段:必修實踐—選修實踐—探索實踐。在做好必修實踐前提下,為學生創建一個開放的思維平臺,顯示自身的智慧,簡單輕松的進行操作,不斷提升學生實踐意識與觀念。再次,輔助教學方法:實踐技術培訓、多媒體課件。按照學生的創作思維,將設計理念滿足“以人為本”的需求和實踐相結合變成現實,進而完全的呈現給學生,增強學生實踐熱情。最后,考核方法:實踐操作—實踐報告—實踐成果。如實的對學生的知識、技能與整體修養進行評價,同時對學生知識等方面的提升進行引導。
為了做好視覺傳達設計的實踐教學工作,則需要借助于實驗實訓室,全部的實驗實訓室不能僅僅只在上課時間對學生開放,建立更加合理、人性化的實驗實訓室管理制度,盡可能在課余時間也讓學生使用。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在一般情況下處于思考狀態,他們的藝術構思和作品創作也應該得到持續的提高,所以他們可以在不受時間限制的情況下前往實驗實訓室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同時對其構思進行不斷修正與完善。由此可見,實驗實訓室是視覺傳達設計非單元制實踐教學的最為重要的平臺,開放學生使用實驗實訓室的時間顯得極為重要。
二、視覺傳達設計實踐教學項目創新
要想讓視覺傳達設計實踐教學在滿足市場應用型條件的基礎之上和學生的認知思維形態相一致,同時有助于溝通與監督,從學生的思維活動特點和認知規律考慮,可以認為教學實踐項目是由3種實踐所組成的,即:基礎實踐、綜合設計實踐、研究探索實踐。
(1)基礎實踐,以“熟悉”和“掌握”為認知目的。這項實踐內容的主要意義在于提升學生基本認知水平,了解基本理論、方法、技能,其中涉及到驗證性、認知性與感知性三種實踐。
(2)綜合設計實踐,以“綜合”與“應用”為認知目的。此類型的實踐內容大部分面向的是中年級學生,學生在進行專業分流的基礎之上就步入了學習時期,該時期主要學習的是專業課,同時專業課的內容主要涉及的是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學生會帶著處理問題的想法來找出問題的答案。進行設計實踐一方面應該確保學生通過發散式的思維模式認識問題,另一方面應該讓學生掌握各種材料的加工技術,使學生走進實踐室時就認識到擔負著研究課題的任務,在創作時增強學生的思維與操作水平。
(3)研究探索實踐,主要目標在于深化研究認知。要想不斷提升整體實踐水平,在了解核心理論、方法等方面的前提下,學生帶著處理與鉆研問題的思路,通過在實驗實訓室的自身操作來處理問題。該實踐模式的核心在于課題,學生協助導師研究該課題,或學生積極通過課題與畢業設計等方法對現階段社會一個問題進行反思。
這種通過實踐項目訓練為出發點,按設計定位構思、設計效果表現、方案實施與施工管理的工作過程進行課程設計,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主要體現了突出職業能力的課程標準、實現“做中學,學中做”一體化的教學方法。
三、視覺傳達設計實踐教學教材創新
課程教材在教學內容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教學能力與質量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同時還可以有效表現出教學內容創新意義與課程體系內容。由于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密不可分,因此在教學時占據著關鍵位置,是學生了解理論知識同時實現理論共享的前提支撐。所以,打造出杰出的實踐課程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實踐課程教材的內容除了能夠給予實踐操作帶來一定的幫助,更應該對視覺傳達設計實踐原理的研究給予高度的重視,提出研究與處理問題的基本方法,能夠把部分科研成果運用到實踐中,同時做到同專業相結合。
四、結束語
當代中國市場經濟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已是大勢所趨,針對現階段社會轉型期而言,國家要想實現穩定發展則需要高度重視創新型、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培養。視覺傳達設計實踐教學創新的宗旨在于為社會輸出更多的視覺傳達設計行業的優秀人才,而實踐教學課程內容創新同樣也是完成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展創新的同時,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不管是有關中國藝術設計教育在增強世界地位層面的本土文化理念完善,亦或者是由視覺傳達設計實踐教學體系能否為社會輸出極具創新水平的滿足現代化創新型社會發展需求的杰出人才,都需要我們立足于思想、理念等層面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參考文獻:
[1]吳屹.中國當代藝術設計學科實驗教學體系研究[D].浙江:中國美術學院,2011,5.
[2]于超.阜陽民俗剪紙藝術的造型特征分析[J].北京:裝飾,201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