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軍
【關鍵詞】 語文教學;有效性;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1—0077—01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實現語文課堂教學最優化,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經成為了語文教師所追求的目標。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內容,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并且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合理地應用多媒體技術,以便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高中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由于我國大部分的教師都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片面地認為只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就算完成教學任務,重知識輕技能讓教師成了課堂上的控制者,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從而導致學生的創新思維受到限制,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同時,部分教師還是沿用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只把課程知識進行拆解,小到字詞讀音,大到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得學生只是按照教師的節奏進行學習,只會等待教師的答案,長此以往,學生會對教師產生一種依賴性。除此之外,部分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并沒有真正突顯出語文課程的真正特點,導致課程內容過于枯燥,并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效率逐漸降低,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
二、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1.轉變教學觀念。在語文新課程中明確指出:要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扮演好學生學習中的指導者與引導者的角色,強化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來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自己的權威,嚴重忽略了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剝奪了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與時間,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為了改善高中語文教學現狀,教師應該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多給學生提供一些表現才能的機會,同時還應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從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創設問題情境。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最直接的途徑。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語文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精心設計出合適有效的問題,從而創設出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情境,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譬如,在教學《再別康橋》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先讓學生預習課文,再回答問題。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與研究,并派出一位代表總結出答案。最后,教師再對學生的答案進行分析與整合,以確保答案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這樣,既可以點燃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實現新課程理念下的寓教于樂。
3.教授學習方法。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太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而展開的,這種重知識輕技能的教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卻使學生不會靈活運用所獲得的知識,導致其他教學目標實現不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教授,要明確教學目標,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課文中的字詞、文章主題、作者的表現手法,還應該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從環境、人物、情節入手,以便更好地感悟文章情感,學會寫作構思,知道如何在文章中找到重要知識點,只有讓學生學會聽課、學會學習,掌握合適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
綜上所述,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不斷的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觀念,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創新教學手段。同時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教授合適有效的學習方法,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而使我國高中語文教學可以更好地發展下去。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