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彪
摘 要:天然林保護工程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重點實施的林業生態保護工程,而天然林的管護工作則是天然保護工程中最為重要的部分。本文根據我國目前的森林管護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在我國目前的天然林管護方案實施過程中,存在著缺乏政策性的專項資金支持、管護合同制定不符合規范、人均管護面積過大等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可供參考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天然林;管護;問題分析;對策探討
一、我國現階段的森林管護現狀
1.我國的森林管護相關要求。在我國,天然林管護是指對天然保護區內的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和管理,要求具體實施該工程的單位負責本轄區內的所有的森林資源管護項目,采用有效的措施把森林管理的任務落實到每一片天然林,將守衛林地資源的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相關人員。在森林管護的過程中,始終堅持責任和權利相互統一的原則,采取合同制的管理方式來管理相關的森林管護人員,明確他們的責任和報酬,以多種有效的方式來實現管護責任制和管護承包者的利益相協調,并在承包合同擬定的時候,就同森林承包者協商好森林管護的年限、界限、管護的質量要求、管護的具體措施等內容,并在管護期間嚴格地執行管護合同的要求,及時做好獎懲措施。使得管護人員能夠嚴格地做管護工作,做好巡山紀錄并將相關的資料歸檔管理。
2.我國的森林管護現狀。我國的天然林管護工程于1998年正式啟動,迄今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里,各個天然保護工程區內的單位都對其十分的重視,幾乎所有單位的管護責任落實率都為100%,管護的措施的使用評級也基本都為好,基本落實了森林管護責任制,較好的完成了工程啟動之初所規劃的森林管護任務。各個地區在長期的發展中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方式對轄區內的林地進項管護,表現較好的地區已經形成了多種森林管護模式,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屬于自己的森林管護管理辦法,必要時實行封山禁牧、生態移民等的特殊手段,確保了森林管護的效果,逐漸的緩解了由于我國的歷史原因所導致的林牧矛盾,有效的保護了天然林資源。但是在近年的工作中,陸續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暴露提醒了我們,如果不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辦法來解決矛盾,那么天然林保護工程的發展將嚴重的受到影響。
二、我國的天然林管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政策性的專項資金支持。由于近年來天然林管護工程的靜態投資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的速度嚴重的不協調,而天然林管護工程中相關人員的薪酬標準是按照該工程啟動時的標準來進行制定的,多年以來都沒有什么大的調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物價也飛速上升,各個行業的收入都已經有所調整這使得森林管護人員處于了一種十分尷尬的地位,工資不僅遠遠低于各類企事業單位的水平,甚至低于社會的平均水平,導致了森林管護人員普遍的生活困難,而且針對于他們的社會保障體系并不完善,這樣的現狀讓很多長期從事森林管護工作的工人選擇了離開,導致森林管護隊伍人員流失嚴重,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時常發生,嚴重的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進行,埋下了許多的潛在隱患。
同時由于沒有專項資金的支持,管護工程區內新增的森林資源逐漸增加,按照規定這些新增的森林資源面積應該及時的納入天然林保護工程的管護范圍內,但是由于沒有新增的經費,所以多數地區又將這些新增的林地面積平均的分攤給原有的那些工作人員,又嚴重的加大了他們的工作量,與他們的工資水平嚴重的不相符。
2.管護合同制定不符合規范。盡管多數地區的天然林保護工程主管部門對于森林管護合同比較重視,采取了很多的有效措施進行修訂,但是在一些偏遠的地區,仍然存在一些主管部門和管護人員對于管護合同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森林管護合同被看做為一種表面的形式,在實際的人員考核錄用、工作成果驗收、績效水平考核中幾乎沒有發揮作用,由于管理工作中不重視管護合同的重要性,導致了管護合同不規范的問題長期性的存在。具體有這些表現:第一,合同的期限擬定不合適,許多的條款過于陳舊,合同的格式也不夠標準,缺乏統一的范本;第二,管護合同的簽字人和實際的責任人不是同一個人,導致了最終的責任無法落實到個人,造成了管護人員的態度不端正問題;第三,管護合同的更新不夠及時,多數管護合同到期后沒有及時的進行續簽,大段的“真空期”為管護工作埋下了許多的隱患;第四,管護合同內容有所缺失,許多地區的管護合同中,管護的具體范圍不夠精確,沒有具體的管護地點,造成了管護工作中的許多疏漏。
3.人均管護面積過大。從目前的調查情況中來看,我國的天然林管護工程中目前還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管護人員的人均管護面積過大的問題。導致該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由于天然林管護工程的成果不斷累積,管護工程區內新增的森林資源逐漸增加,按照天然林管護工程的規定,這些新增的面積應該納入新的管護范圍內,分配適當的人員去管理,但是由于沒有新增的經費,所以多數地區又將這些新增的林地面積平均的分攤給原有的那些工作人員,造成了人均管護面積過大的情況;第二,由于社會經濟的進步,物價水平提高,但是天然林管護人員的薪資標準并沒有得到及時的調整,所以很多地區為了提高天然林管護人員的工資水平,不得已采用減員增效的辦法,將原來不屬于某些管護人員的負責的林地加入到他們的工作任務中,造成了他們的工作量進一步上升。
三、我國的天然林管護中存在問題參考對策
1.增加天然林管護工作的專項資金投入。通過天然林管護工作中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政府應該及時的認識到專項資金投入的及時性和必要性,并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針對目前經費不足、管護人員待遇不高、人均管理面積過大的問題,調整相關的政策,加大對天然林管護工程的資金投入標準,確保天然林管護人員能夠享受到合理的薪資待遇,并且合理的分配每個管護人員的工作任務,制定科學合理的人均管護面積,同時保證新增的天然林林地可以及時被納入受保護的范圍內,從而提升林地保護工作的質量水平,切實保證天然林管護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2.規范天然林管護合同的簽訂和執行。森林管護合同的簽訂是森林管護工作的一個基礎,它保證了管護工作的后續執行有評判的標準,發生矛盾糾紛時有解決的依據,因此各個地區的管護部門和管戶人員都要對管護合同保持高度重視。首先,各個地區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按照全省統一制定的管護合同的內容進行修訂,按照合同法中所規定的格式統一的印制管護合同,并且嚴肅對待合同簽訂的過程;其次,在制定天然林的管護條例,驗收標準、績效考核標準時,應該嚴格的執行管護合同中的規定,以提高基層的群眾杜宇管護合同重要性的認識,真正的實現合同制的管理;最后,在進行巡山紀錄的登記工作時,應該明確的記載巡山工作的相關內容,確保巡山工作根據實際的要求開展。
3.加強對天然林管護的監督與監察力度。要保證天然林管護工作的質量,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建立及時健全的監督機制和反饋機制,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加強對天然林管護合同、天然林管護人員以及實際巡山管護工作進行規范的檢查和監督,無論是重點監察還是不定期抽樣調查,各個地區的有關部門需要根據本地區的特點開展工作,通過制定綜合性的業績考核標準和相應的獎懲措施,將天然林管護制度與林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姚文輝.淺析天然林保護工程中森林管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01):105-106.
[2]張密,劉小云,孫雪,張慶.天然林保護工程中森林管護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 中國林業產業,2016,(12):189-190.
[3]扎西偏初.天然林保護工程中森林管護工作面臨困境分析[J].現代園藝,2016,(08):206-207.
[4]李伯周,鄧志平.天然林保護工程中森林管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京農業,2014,(3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