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斷斷
(江蘇省泗洪縣明德學校,江蘇 泗洪 223900)
摘 要:文章從學生運動協調的重要性、體育教學中運動協調能力培養的困境、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運動協調能力的路徑幾方面,研究體育教學中運動協調能力培養的缺失,指出應充分對體育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將學生的運動協調能力培養貫徹于教學的全過程。
關鍵詞:體育教學;運動協調能力;身體素質;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2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8-0041-01
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運動協調能力,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生基本生活活動能力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運動協調能力的培養,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學生運動協調的重要性
運動協調能力是迅速改變身體或某一部分的運動方向的能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體運動的可塑性。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遇到困難和危險時,如果有良好的協調性,就能夠靠自身的協調技能減少運動損傷。在體育中培養學生的運動協調能力有很多優勢:首先,能夠增加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其次,能夠在培養學生協調能力時帶動其綜合能力的提高;再次,學生有了良好的協調能力,就能消除心理緊張情緒,正常進行體育活動。
二、體育教學中運動協調能力培養的困境
體育教材和大綱中規定課程內容偏多,并且有些內容偏難,導致體育教師在規定的課時內很難完成教學大綱的內容。另外,大綱中的課程以競技方面為主要內容,各地的特色內容、新興的時尚內容明顯不足。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體育的重視和全面提高學生體育素質理念的貫徹執行,“健康第一”和“以學生為本”也在新課程改革中得以體現,但競技體育卻無時不在。比如,在一般的小學中,都開設了大球類、小球類、田徑類及武術、健美操、跳繩踢毽子等課程。雖然個別學校開展了街舞、滑輪、瑜伽等體育項目,但是很少列入大綱,只是讓學生作為一種興趣愛好,沒有真正普及。球類與田徑類競技水平要求高,處于發育階段的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與此同時,學校的操場就是打球和跑步的場所,學生除了球類運動和田徑運動,基本上就沒有其他運動了。
雖然教材上是競技類內容,但是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創造性地應用教材培養學生的協調能力。研究證明:7歲~12歲是學生運動協調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從體育教學的視角來看,培養好學生的體育運動協調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難度動作的信心,使他們做起動作來胸有成竹,大大提高了動作的成功率。
三、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運動協調能力的路徑
(1)充分對小學體育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小學生的心理和身體都處于成長期,教師要培養他們運動協調能力,就要區分不同的階段與年齡,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少兒的年齡階段分為:5歲~6歲、6歲~7歲、7歲~10歲和10歲~14歲。體育教師要創新體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有效地利用現有教材開發一些適合培養學生運動協調能力的體育項目。在學校原有體育資源的基礎上,教師要發揮優勢,開展一些有利于學生協調能力發展的項目(如武術、乒乓球、羽毛球、跳繩、街舞、體操等)。同時,教師要在大綱的基礎上深化教學,把這些項目有目的地引入課堂,促進學生運動協調能力的提高。
(2)把培養學生的運動協調能力貫徹于教學的全過程。教師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要把培養學生的運動協調能力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同時,教師要做好培養學生運動協調能力的課案準備工作。這樣,學生熱身準備活動的時間就可以延長,并且有利于參與提高協調能力的體育項目。比如,加入一些活躍氣氛的街舞動作,也可加入踢毽子運動、花樣跳繩運動等。這樣,既豐富了體育課堂內容,又增加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喜歡體育課,愿意上體育課。在深入到基本技能時,教師可以在學生協調性改善的前提下,讓學生對籃球的運球上籃、排球發球墊球等動作反復練習,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運動協調能力,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體育技能水平。
(3)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要努力提高職業素養。學校領導要重視體育,積極組織體育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并及時推廣一些先進的教學經驗。要不定期讓體育教師上公開課,校長、教務主任、年級組長、班主任、其他體育教師都要參與其中。這樣,既有利于學校推廣好的教學方式方法,又有利于增強學生對體育的熱愛。有些體育教師在理論教學和技能教學方面有所放松,對自己的業務提升也不是很重視,這是不對的。體育教師只有注重自身職業理想、職業理念、職業道德的升華,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運動協調能力。當然,教師也要注意不同班級、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運動協調能力較好的班級要以動作技能的學習為主,運動協調能力差一些的就以游戲練習為主。對于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教師也可以這樣區別對待。
四、結束語
總之,培養學生運動協調能力的項目需要體育教師用心去編排和探索。再完整的教材體系,再好的體育資源,如果沒有體育教師的辛勤付出,也就沒有體育課上學生開心滿足的笑容。因此,體育教師只有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才能提高學生的運動協調能力,讓他們在運動中體會到快樂。
參考文獻:
[1]許紅艷.體育活動中學生協調能力的培養[J].現代教育科學,2010(05).
[2]劉俊.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現狀與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12.
[3]周曙.青少年運動協調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