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峰+胡靈



摘 要:配送中心合理的選址方案是物資快速流通的基礎。文章首先運用AHP法建立了配送中心的選址評價指標體系,然后采用模糊評價法來構建選址模型并得到初步選址評價方案,最后通過引入灰色關聯分析理論對評價結果進行精確的優劣評價。結果表明將兩種方法的結合運用可以得到更加精確的評價結果,同時為決策者進行配送中心選址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鍵詞:配送中心選址;模糊層次分析法;灰色關聯分析
中圖分類號:F252.14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e goods's circulation is based on the right choice of distribution center.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fuzzy AHP and gray correlation has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sult of site eval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of fuzzy AHP and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be used in site assessment can make the result more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this also provide a new method to selece the loction of distribution center.
Key words: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fuzzy AHP;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0 引 言
《物流業中長期規劃》的發布,給物流行業帶來了社會各界新一輪的廣泛關注。尤其是隨著城市用地愈發緊張,在城區內建立面積較大的配送中心更會加重企業的經濟壓力,而將配送中心建立到城市外圍又將增加企業的運輸成本,因此配送中心的選址問題將成為企業在未來盈利與否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同時選址結果對于城市規劃、環境保護、客戶服務水平及社會物流系統運作的流暢性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故其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價值及現實意義[1]。目前在選址方面有很多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李蕾運用0-1規劃結合遺傳算法試圖解決變量較多的物流中心選址規劃問題[2];楊文忠將各區地理位置及居民作為參考要素,并建立了基于重心法的配送中心選址模型[3];戴航就規劃問題的不確定性首先采用AHP法建立了物流園區選址評價體系,然后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建立物流園區選址評價模型并求解[4]。由于配送中心的選址具有不確定性及模糊性,故本文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求解,并結合灰色關聯分析來提高評價的準確性。
1 配送中心選址方案評價體系的構建
配送中心選址評價是一個牽扯到諸多影響因素的綜合性決策問題。只有針對所考慮地區或區域的具體自然地理、基礎設施、經濟、交通、環境等特征進行具體分析,才能得到最具合理性和科學性的選址方案。本文在通讀相關文獻并進行實地調研的基礎上,針對配送中心的選址問題建立了3個一級指標和8個二級指標,它們的關系如表1所示,下面對這8個指標進行詳細分析。
(1)氣象條件。在配送中心選址時氣象條件因素的考慮必不可少,主要關心備選點的氣候、溫度、風度及濕度等因素,如在選址時應盡量避開濕度大的區域,濕度大容易使貨物潮濕;盡量避開風口,當貨物堆積在室外的時候,風口會使貨物老化加快,在西部地區風沙較大,同時會使貨物積塵。
(2)地質條件。在選址時應盡量避開地質不好的區域,如果區域下存在流沙層、松土層,貨物的堆積會導致地面下陷,因此選址應盡量考慮地質好的區域。
(3)公共設施。公共設施包括城區的供水、通訊、供電等。配送中心選址要求具備較好的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
(4)市政規劃。開發者應該從政府部門提前了解到政府對于城市整體的規劃方案及所選區域的詳細規劃資料,對城市的整體發展情況有一定了解。
(5)交通條件。交通條件在宏觀上指與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程度,在微觀上指物流中心周圍交通的便利程度。開發者需要了解到規劃地周邊交通條件及交通便利程度,便利的交通也會為開發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6)固定費用因素。固定費用主要指土地價格,物流中心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盈利,故成本是企業看中的因素之一,物流中心一般占地面積較大,因此該區域土地價格的高低是選址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
(7)物流需求因素。物流中心周邊的需求量會直接影響到物流中心的進一步發展,如果需求不足,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效益,同時造成設備的空置。故開發者應在明確了解需求后,再對物流中心進行合理選址規劃。
(8)運行費用。作為物流行業較重要的開支,運行費用也是選址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大多數物流中心都會選擇物流需求較旺盛的地方,這樣可以縮小運輸距離,降低運費。
2 模糊綜合評價法及灰色關聯分析
2.1 層次分析法簡介。層次分析法是美國學者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來的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一種方法,具有思路清晰、系統性較強等特點,現在已經被人們廣泛推廣使用,使問題從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轉化[5]。
(1)構造比較矩陣。矩陣中的數值表示人們對數值重要度的判斷,其判別標準是由Sauty提出來的標度法,如表2所示。
(2)計算層次單排序的權向量。根據以上重要性的比較可以建立兩兩判斷矩陣:
B=■ (1)
其中:m為評價指標數量。
求出矩陣最大特征根λ■,特征向量ξ=■,取a■作為因素u■的重要度系數,必要時對特征向量歸一化處理,以作為因素的模糊權重向量。
(3)一致性檢驗。在計算最大特征根的時候需要對其進行一致性檢驗以確保計算的可靠性。檢驗指標CI=■,檢驗系數c■=■,
i,j,k=1,2,…,n。
2.2 模糊綜合評判法。根據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體系中的指標劃分情況,從而確定各指標的權重;確定評語,然后確定評判集P。評判集P反映的是專家對某一具體供應商某一確定指標的評價,一般定義如下V=■。
利用AHP中各指標組成的權向量,結合專家調查得到的評判矩陣R,進行模糊B=W·R,其中“。”為模糊合成算子,本文采用加權平均型模糊合成算子M·,?茌。
2.3 基于灰色關聯度分析的模糊層次關聯評價法。灰色關聯度是根據事物之間發展的趨勢及態勢來衡量因素之間關聯度的一種方法,基本思想是根據因素之間的關聯度對系統進行排序。
(1)確定參考數列
參考數列第1個時刻值記為x■■1,以此類推,第k個時刻的值記為x■■k。參考數列如下所示,用同樣的方式也可以表示比較數列:
x■■0=x■■0,x■■,…,x■■0 (2)
(2)計算出比較數列值與參考數列差值以及極差
Δ■i,0=x■■i-x■■0 (3)
Δ■=■■x■■i-x■■0 (4)
Δ■=■■x■■i-x■■0 (5)
(3)求出最終關聯度
ζ■0=■■■ (6)
3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配送中心選址實例分析
本文通過對呼和浩特市新城區3個備選點進行評價,來確定最佳選址點。我們通過發放問卷的形式收集了8位專家對備選點影響因素的打分表,并量化兩兩因素的相對重要度形成兩兩判斷矩陣,并對其進行一致性檢驗,最終得出權重匯總表,以目標層A為例,如表3。同理,可得W■=0.305,0.695,W■=0.36,0.43,0.21,W■=0.245,0.623,0.132。
我們另請了10位對物流中心較熟悉的專家對3個備選點進行量化打分,并進行歸一化處理,由此構成模糊評價矩陣,本文以備選點1為例,備選點2和備選點3同理。模糊評價矩陣如下:
R■■=■ R■■=■ R■■=■
備選點1的一級模糊綜合評價向量:B■■i=1,2,3
B■■=W■·R■■=0.305,0.695■=0.37,0.331,0.2,0.1,0
B■■=W■·R■■=0.36,0.43,0.21■=0.192,0.25,0.265,0.186,0.107
B■■=W■·R■■=0.245,0.623,0.132■=0.151,0.126,0.3873,0.236,0.1
在一級模糊綜合評價矩陣的基礎上對備選點進行二級模糊綜合評價。二級評級矩陣:R■■i=1,2,3
R■■=■=■
根據輸入向量W■=0.118,0.272,0.61對備選點進行最終確定。
A■=W■R■■=0.188,0.184,0.332,0.206,0.09,同理,可得:A■=W■R■■=0.131,0.162,0.332,0.164,0.21,A■=W■R■■
=0.187,0.283,0.276,0.183,0.073。
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不難得到結論:備選點1的綜合評價值為中等,備選點2的綜合評價值為中等,備選點3的綜合評價值為中等,雖然運用模糊綜合評判可以對各備選點進行大致排序,但是不能給出清晰的排序方案,所以需要引入灰色關聯理論對其進行改進。
由A■、A■、A■可得綜合評價矩陣:A=■
根據式(3)、式(4)、式(5)、式(6)可計算出關聯度值,結果如下所示:
ζ■=0.663 ζ■=0.621 ζ■=0.667
顯然ζ■>ζ■>ζ■,可以得出最終評價結果:備選點3為最佳備選點,備選點1次之,備選點2最后考慮。
4 結束語
配送中心的選址首先應該滿足顧客的服務要求,在此基礎上考慮企業配送成本及配送時間,確定合理的配送中心的位置。傳統AHP層析分析法與模糊性和評判法相結合求解配送中心的選址方案可行,但是結果表達不清晰,本文在其基礎上又應用了灰色關聯法,將備選方案的評價值清晰的呈現出來,各方案的排序結果一致,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在配送中心選址中的應用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翁心剛. 物流管理基礎[M]. 4版. 北京: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
[2] 李蕾. 基于遺傳算法的城市物流中心選址問題研究[J]. 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73-78.
[3] 楊文忠,路大悅,邢壯壯,等. 京西物流配送中心選址問題探析[J]. 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5(23):18-19.
[4] 戴航,張培林,孫孝文. 基于AHP—模糊綜合評價法的物流園區選址研究[J]. 物流技術,2014(7):98-100.
[5] 汪應洛. 系統工程[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