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評
摘要:內部審計是組成審計體系的重要部分,在市場經濟下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是其他管理及監督不可替代的。審計是獨立的,而其他管理、監督是自我監督,均從屬于管理職能,因而其主動性、驅動力與審計是無可比擬的,加強內部審計至關重要。本文主要探究醫院有效提升內部審計水平的措施,旨在促進內部審計價值的提升與發揮。
關鍵詞:醫院 提升 內部審計
一、前言
內部控制是醫院保障經營的安全性與流動性的一種自我約束、調節及控制機制,它與內部審計都是組成醫院風險管理的關鍵內容。但從當下的情況看,醫院內部控制基礎較薄弱,內部會計控制只停留在表面,缺乏完整性、全面性,導致內部審計部門無法真正發揮職能。因此,醫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內部審計水平是一項重要課題。
二、醫院有效提升內部審計水平的措施
(一)將為相關利益者服務作為工作重點
內部審計工作涉及的面很廣,且醫院內部審計人員的數量有限,很難在工作上面面俱到,應把有限精力投入到重要的領域和環節之上,將為醫院相關利益者服務作為審計重點。
一是服務于醫院管理層,健全醫院內部控制制度。使醫院黨政領導遵法、守法、學法、用法,制定實施重大事項決策機制的細則,涵蓋決策的范圍、責任及程序等,從而依托法治思維與方式規范醫院決策行為,提高治理水平,這是內部審計的首要任務。醫院重大經濟事項決策實行院長負責制,要嚴格遵守“集體討論、民主集中、會議決定”的程序,實行集體議事,并以會議決定形式體現領導班子集體意圖,不得以傳閱會簽或個別征求意見等形式代替集體議事和會議決定。凡研究決定重大經濟事項的會議,黨政一把手和分管領導必須參加,且須有半數以上院領導到會,方可舉行。與此同時,內部審計還要通過制度的形式監督、防控醫院領導層在運行權力時的廉政風險,加強責任追究。
二是服務于醫院重要職能部門,審計監督重大經濟事項。內部審計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參與醫院采購大額物資的招標、比選以及詢價活動,開展審計監督。所以內部審計人員要學習并傳達文件《政府采購目錄及采購限額標準》的精神,指導醫院的總務科、信息科以及設備科按照目標、限額標準科學編制年度采購預算,并嚴格實施。如果是非政府采購目錄,抑或是采購限額標準之外的物資,內部審計人員就要督促醫院采購部門依據《政府采購法》嚴格制定內部采購流程,遴選合格的產品、供應商,盡可能減少采購支出。通過審計監督,醫院的整個采購活動均接受監督,有效防范風險,為醫院發展大局服務。
三是實施財務收支審計。內部審計人員要全面掌握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及其執行情況,測試、評價財務內部控制問題,找到風險點,實施專項審計,抽查各種各樣的會計原始憑證,審計費用、開支是否遵守了統一管理、集中控制與分級負責的基本原則。審計監督支出審批權限與規定的流程相符與否,醫院日常財務支出是否嚴格實行支出預算審批制度,凡1000元及以上開支均應事先由承辦科室編制預算,并填制《大額支出預算審批表》,且預算審批結束后要由承辦科室持《大額支出預算審批表》、《會議紀要便函》、發票按簽字程序簽字報銷,同時審計各項支出、收入及時入賬與否,從而防范財務會計風險。
(二)注重日常審計監督,做到開源節流
內部審計部門及人員要進行醫院物價收費檢查,通過審計規范醫院收費行為。醫院內部審計主要在一收一支上,因為醫院資金運行也主要在一收一支上,因而醫院要做好收支情況監督并非易事。對于審計機構專業不同的人員來說,應通過法律、行政以及經濟等方式監督醫院的各項經濟活動。
一是審計醫院資產負債項目。不僅要審計醫院是否存在資產負債項目,還要進一步審查掛號室、門診收費室及住院收費處這三大窗口的內部會計控制管理。檢查掛號員管理收據、上交現金等情況;認真檢查門診收費窗口收到的現金足額與否,有沒有及時上繳;重點檢查住院收費處的預交金管理。內部審計人員只有認真審查醫院的這三大窗口,才能有效預防發生挪用公款、貪污等行為,才能及時發現不良狀況并向相關部門反映,以防遭受經濟損失。
二是審計醫院低值易耗品、衛生材料等。內部審計人員要重點檢查醫院使用高值高耗材料的情況,審計其購買環節合法與否,是否存在異常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必須及時反映,預防加重病人負擔,對醫院產生消極影響。
三是審查醫院內部存在的敏感問題。就拿醫院內部分配獎金的問題來說,這非常敏感,內部審計部門應組織相關人員開展審計檢查工作,進一步提高醫院分配獎金的透明度、公開化,從而最大限度發揮醫院內部審計的功能與作用。還有針對差旅費的報銷問題,醫院的職工在出差之前均要填寫《公務出差派遣單》或《外出學習、進修派遣及預算審批表》,并按要求審批。因公務需要出差,出差前必須辦理派遣手續;院長、黨委書記出差,需由院長辦公會議等相關會議通過,院領導副職及主任(正職)出差屬行政和業務事宜由院長審批,屬黨務事宜由書記審批,其余人員須經本科室和主管職能科室同意后,由主管院領導批準;未經批準的出差,不予報銷差旅費。
(三)重視醫院內部審計效益與績效掛鉤
醫院效益評估就是通過績效信息與評價標準,全面控制、監測醫院提供的醫療產品及服務的質量與效率,是醫院的全面管理辦法之一。醫院績效評估不僅體現在工作與效益分配上,還體現在內部審計的效益審計上。醫院效益審計主要是綜合評價醫院某個項目資金的效益性、經濟性,依托審計實現對醫院項目支出結構的優化,提高支出效益。效益審計對醫院而言至關重要,是考核醫院經濟活動科學性、效益性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通過審計醫院經濟活動的合法性、真實性以及決策的合理性、科學性,審計經濟活動的投入產出比例,盡可能減少資金的浪費,提高醫院使用資金的效益。考核醫院效益審計的標準是使用資金的最大化效益,通過考核經濟活動效果綜合分析影響醫院經濟效果活動的全部因素,從而深層次分析醫院經濟活動存在的不足,提出解決方案,促使醫院能在今后的經濟活動中建立預警系統、防范措施,提高醫院管理水平。
(四)推動醫院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進程
在當前的網絡信息時代,醫院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推動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進程,以便快速提升內部審計水平。
一是醫院要加大研發內部審計軟件系統的力度。醫院要加大自主研發內部審計軟件的力度,在適應醫院內部現場財務審計需要的同時滿足財務數據、工程數據、審計數據及信息等的搜集、分析等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發揮內部審計信息化在處理數據、分析數據等方面的作用。
二是大力提升醫院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醫院內部審計人員應加強自身職業道德建設,接受專業素質培訓,提高操作計算機的能力,成為既熟悉醫院日常業務又能勝任審計崗位的復合型人才,提高內部審計信息化水平。與此同時,內部審計人員還要采取自學、參加在職培訓等方式,不斷更新自身知識結構、提高自身業務素質,依托新型信息技術更好地適應醫院發展內部審計工作的需要。
三是醫院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要匹配醫院的整體管理。站在醫院內部審計的角度,應重視運用審計方法,做到對全局與主要矛盾的把握,并突出重點,有效解決問題;考慮依托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開展內部審計工作,重視匹配內部審計與醫院管理。
三、結語
在醫院的眾多職能部門中,內部審計部門是獨立的,領導務必高度重視,并創造良好的審計工作氛圍。通過規范化、系統化的方法與措施改善內部審計,這不僅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發展醫療事業的必然。所以醫院要有效提升內部審計水平,確保內部審計部門真正發揮出其為醫院決策層、管理層服務的作用,以達到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云峰.加強醫院內部審計 促進固定資產管理[J].中國市場,2016,(31):180-181.
[2]王憲卿,王玉鳳.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的作用和工作重點[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5,(13):57+59.
[3]劉立善.新醫改下醫院內部控制、內部審計及風險管控的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6,(20):150-151.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市中醫院)